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理论的创新与实践

2015-05-28 19:01邓龙奎
重庆行政 2015年1期
关键词:转型期社会转型经济体制

邓龙奎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是传统社会遭到系统解构和现代社会获得生命的历史过程。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模式的转换,主要体现在从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进一步深入认识的结果,是社会主义模式建构中的一个重大突破。从技术社会形态的视角看,当代中国正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并尽可能多的吸收信息革命的成果,加快推进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可见,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的特殊过程之中,也必然是一个充满变数和风险的过程,需要一个科学的、可行的社会发展理论指导。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在新时期、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提出的,对积极应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使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理论在新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一、以人为本与社会转型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生产力落后,物质财富匮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得不到较好地满足,努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物质财富就成为在社会转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在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同时,大力发展生产力,把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一些部门和地区在强调发展经济的时候,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却忽略了环境的保护、生产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这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得不到很好的实现。这种以物为本的社会发展观念在改革开放初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具体表现为一些地区和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片面强调GDP的增长,出现了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思路,甚至出现了为追求GDP的快速增长而损害当代人和后代人发展的情况。但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并不仅仅是实现社会现代化和推进工业化、市场化,更重要的是在社会转型中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从而最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从以物为本的社会发展观念向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转变,将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贯彻到社会转型的各个方面中去,使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呈现出人本性的特征,从而促使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理论在新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进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后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固有的历史局限性就暴露出来了,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对其进行改革,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党的十四大明确地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总体设计,并勾画出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在二十多年的实践中,我国基本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有着本质的区别。我国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进程中,始终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将实现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追求,它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以追求利润、金钱为最高目的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在经济领域,在社会转型中必须要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使家庭财富普遍增加,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在政治领域,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要摒弃封建社会的家长制、一言堂,坚持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使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的尊重和保障。在思想文化领域,由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传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出现了多种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相互交织的局面,甚至出现了一些违背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念的现象,如贪污腐败、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等不同程度地存在,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地阻碍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进程。因此,在社会转型中,必须积极推进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有力地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进程。可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就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需要摒弃封建社会的糟粕,还要纠正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一些思想观念;不仅需要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在社会转型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从技术社会形态的视角看,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走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同时,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正在向信息社会转型,因此当代中国的工业化道路需要尽可能多的吸收世界信息革命的成果,以推进当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1996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环保会议指出,世界各国在发展进程中走了一条严重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结果造成了世界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中国作为后发展国家,绝不能重复西方国家工业化的老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和世界的整体发展趋势,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走的是一条全新的工业化道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它克服了旧式工业化的重大弊端,能够较好地减少环境污染,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从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首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必然出现一批高知识含量、高技术含量、低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的产业,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优先发展这些产业,就会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资源以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其次,在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中充分利用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可以减少传统产业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浪费,从而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三,将高新技术的最新成果直接用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也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因此,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进程中,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路子,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既要在工业化进程中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又要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生态环境;既要在工业化进程中满足当代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总之,在当代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必须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使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呈现出人本性的特征。

二、全面发展与社会转型

从社会转型的整体性角度来看,社会转型应涵盖经济层面的转型、政治层面的转型、文化层面的转型、社会层面的转型、生态层面的转型等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或快或慢地发生变化,共同推进社会转型的进程,使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呈现出整体性的特征,从而促使整个社会向前发展。

从经济层面的转型来看,主要表现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层面的转型是整个社会转型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推动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全面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我国的工业化,是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必然选择。在二十一世纪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因此,在二十一世纪当代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必须要吸收世界现代科学技术所取得的成果,走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旧工业化有所区别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实现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是总结我国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果和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正确认识计划和市场关系的必然结论。可以说,没有经济的市场化,就难以实现社会的现代化。

从政治层面的转型来看,主要表现为民主化和法制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必然要求政治层面的转型与经济层面的转型相适应,为经济层面的转型提供政治保证。实现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基本条件。伴随着当代中国的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我国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程度逐步得到提高。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在市场和交换中,人们拥有自由、平等等基本权利,各种正当的利益诉求要求得到国家的保护,这样就必然要求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维护人民正当的利益诉求,从而促进了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的发展。但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一般来说,处在社会转型期内的民主化和法制化过程都要经历一个从应然走向实然的过程。所以,我们不能操之过急,要从当代中国的国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化和法制化的发展。

从文化层面的转型来看,主要表现为世俗化、理性化、人本化。在农业社会里,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自己难以解释的现象和难以征服的力量,于是就求助于“上帝”或“神灵”,信仰“上帝”或“神灵”就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内容,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彼岸世界。当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时,即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社会转型时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进程中,从依靠彼岸世界的异己力量到相信此岸世界的自身力量,从信奉神灵到相信科学,从忽视人到尊重人,充分体现社会转型期文化的世俗化、理性化和人本化。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构、新型工业化步伐的加快等正广泛地影响着我国文化的发展变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此岸世界自己力量的重要性,越来越注重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认识到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文化发展进程中就表现出世俗化、理性化和人本化倾向。

从社会层面的转型来看,主要表现为城镇化和民生化。这里所说的“社会”是狭义的,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而言的“小社会”。首先,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特殊过程之中,也就是正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如果说乡村是农业社会的代表,那么城镇则是工业社会的象征。城镇化水平越高,就意味着工业化和市场化的水平越高,也意味着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因此,当前中国正在加快城镇化步伐,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加快中心小城镇的建设,从而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其次,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就会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因此,在当前中国的社会建设中,就更加强调这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的解决。这些民生问题解决好了,就能够逐步形成社会公平正义、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从生态层面的转型来看,主要表现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农业社会,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偏低,人类对自然的需求并没有超出自然的承载能力,从整体上看人类生活于其中的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进入工业社会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显著增强。随着人类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生态环境的承载负荷也越来越大。而一些国家在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只注重从自然界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却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导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这些国家不得不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去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发展方式落后,对资源的消耗量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已经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型阶段,应改变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曾经走过的工业化路子,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因此,从生态层面的转型来看,我国要转变以前那种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方式,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三、协调发展与社会转型

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发展阶段,出现了一些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不协调因素。为了推动转型期内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将协调发展作为重要的发展理念,正是针对转型期内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的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而提出来的,对更好地化解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制约因素,更好地实现转型期社会的全方位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城乡的协调发展。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实现工业化、市场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早日实现。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快速推进工业化,我国实行了优先发展工业的方针和严格的城乡分割政策,导致了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和先进的城市现代经济部门并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出现,农村的发展速度远远赶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从而延缓了社会转型的进程。为了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必须逐步缩小城市和乡村的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必须要处理好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关系,把农业的现代化放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格局中统筹考虑、谋划,促进农村和城市良性互动,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其次,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区域的协调发展。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中当代中国区域发展是不平衡的,东中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经济发展来看,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的总量和速度上都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又比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要高一些。另外,从教育、文化、科技、医疗卫生等方面看,东中西部的发展水平都存在着差距,东部地区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导致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既有地理因素的影响,又有观念因素的影响;既有政策因素的影响,又有产业布局和人力资本因素的影响。这种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的出现,阻碍了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和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为了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指出其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为解决我国地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因此,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内,我国要通过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逐步解决区域发展的平衡与协调问题。[1]

第三,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地区和部门在工业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出现了片面重视经济建设的情况,导致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滞后现象日益突出,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我国改革和社会转型的逐步深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就更加凸显,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将会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因此,随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逐步深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必须协调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科技、体育事业的投入,扎实推进教育公平,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四,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要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一方面要考虑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如果仅仅从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来考虑中国社会的协调,则不足以体现当代中国社会协调发展的实质。因此,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就显得尤为必要。但是,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以人为中心,过于追求自我满足,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逾越了自然界的承载能力,导致了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在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汲取西方先发型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教训,在社会转型进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党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见,那种片面、畸形的发展观念从根本上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历史实践中,我国必须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转型

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形势严峻,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经严重地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到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之中,提出了一系列在社会转型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理论和措施。

首先,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推进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生态文明建设。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走的是一条大量使用能源和资源、严重污染生态环境的道路。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全面转型时期,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矛盾已凸显出来,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持久永续发展。因此,作为一个后发式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在物质文明建设进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是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大力推进转型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否定工业文明,而是强调先进的工业文明必须建立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基础之上,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其次,加快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内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工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受传统发展观念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产出、低效益,经济的增长是以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代价的,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要解决在中国社会转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胡锦涛指出:“要把转变增长方式作为‘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 [2]可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要按照生态化的要求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充分吸收信息革命的成果,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因此,我们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而促进转型期当代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切实转变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内的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中,随着工业化和市场化的逐步推进,人们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种以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的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已经严重威胁到转型期内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必须改变许多浪费资源和财富、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不健康的生活观念和消费方式,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消费的新消费方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本文系2012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人的发展理论的创新与实践》(批准号:2012QNMK005)的阶段性成果;本研究得到重庆科技学院校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为CK2014B06。

参考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2-23页.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中央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3页.

作者:重庆社会科学院改革杂志社副总编辑,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宋英俊

猜你喜欢
转型期社会转型经济体制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预算改革
商业健康险已到转型期
现象级“老炮儿”折射社会转型之惑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社会转型期人民调解制度面临的挑战与进路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考
社会转型环境对“小产权房”购买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