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陈沙沙
摘 要:通过对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剖析发现,二者通过市场调节机制、文化制度机制、合作机制、行政计划机制、财政及金融扶持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创新机制、集约机制八大机制实现协同发展。要有效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就要从八大机制入手,明确政府职责定位,完善基础服务体系,优化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软硬环境,加大对流通业投资,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发展流通业活力,走国际化路线,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快流通业国际化步伐。
关键词:流通业;国民经济;协同发展;机制
中图分类号:F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5)03-0091-06
一、文献综述
协同是指系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个体相互作用和有机整合的过程。国内外对流通业与相关产业协同的研究主要侧重研究了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在流通业与制造业协同的内涵方面,邹筱 等(2012)认为需要一种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来促进流通业专业化的服务与制造业的物流需求之间的融合[1]。陆剑宝和梁琦(2012)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存在着三种协同关系,分别为基于产业集群的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基于价值链的生产性服务业协同以及基于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协同[2]。在流通业对制造业促进作用方面,Gielens et al(2001)提出诸如品牌运营、市场销售等重要流通环节对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会起到重要作用[3]。在流通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机理方面,(Harrington,1995;吕政,2006;庄尚文 等,2008;吴群,2008;高峰 等,2012)、(Hutton,2004;陈宪 等,2004;黄福华 等,2009;Cohen,2013;韦琦,2011)、(Czarnitzki et al,2000;Hauknes et al,2008;陆小成,2009)分别从获取外部规模经济、分工深化的需要、实现互动创新三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在实证研究方面,国内学者(王珍珍 等,2010;刘丹,2012;黄宽,2012;赵霞,2012;孙鹏 等,2012;雷勋平,2012;施国洪 等,2010;韩丹丹,2011;王军 等,2012)主要采用了灰色关联、投入产出、协调成熟度与DEA 这四个模型对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协同性进行了测度与评价,主要结论是两者发展不够协调。在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的研究方面,李丽(2014)研究了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演进的过程,定量分析了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所处的阶段,指出目前我国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4]。至于流通业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赵萍(2007)认为流通业产业与区域经济有较强的关联性,流通产业集群通过集聚产生扩散效应,进而对区域经济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5]。流通业集群形成的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形成巨大的辐射作用,使得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不断增强。国内外关于流通业的研究成果很丰富,但就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机制研究较少,因此,文章首先论述二者协同发展的机理,然后构建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八大机制,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
二、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效应分析
流通业与国民经济的协同发展对双方经济功能的发挥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正相关协同效应、交叉协同效应和多层级协同效应。
(一)流通业与国民经济的正相关协同效应
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流通业承接着生产和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流通业规模及效率提高,国民经济效益和经济运转效率将会明显改善。流通业的发展速度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不一致,甚至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则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瓶颈。反过来,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流通业的成长起到了强大的带动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结构的变化,流通业将逐渐具备相对独立性,并逐步成熟。因此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具有正相关的协同效应。
一方面,流通业通过连接生产和消费对国民经济中的企业生产和各个行业的发展发挥着引领市场、决定生产、促进消费的作用。具体来看,流通业通过发挥其规模优势以及采用先进的流通模式等手段降低产品价格和经济运行成本;通过商品流通交换和为其他产业提供服务把各个不同产业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增强了各个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最终提高优势产品、企业、产业的竞争力,进而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另一方面,国民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对流通业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有利于促进流通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流通模式的不断创新。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越强对流通业正向辐射效应越强大,具体表现在政府及社会加大对流通业的投资力度,流通业的基础设施会更加完善,从而流通业获得较快发展。
(二)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内部交叉协同效应
流通业和国民经济内部存在着交叉的影响过程:首先,流通业发展对经济发展贡献较高,流通业产值增长越高,GDP的增长速度就越快。其次,流通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中的就业状况可以产生明显的影响。流通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人力资本要求相对较低等特点决定了流通业在经济发展中成为解决劳动力就业的最主要行业之一,在就业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最后,从流通业与其他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可知,流通业是前向部门,流通业提供的大多数产品属于生产服务型资料,而各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业竞争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有效消费这些生产服务型资料来实现的。
(三)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内部多层次协同效应
由于流通业与国民经济的主体层次性,流通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协同作用依次存在于企业、产业层级上。在企业层次上,流通业整体发展是各类流通企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增长最终亦来源于这些企业产生的贡献。在产业层次上,各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主导产业集群的构成会导致对流通业产生不同的需求,从而影响流通业内部构成以及流通业规模的变化。同样,不同区域流通业的整体发展状况也会影响到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形成,进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流通业内部构成特征在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多层次协同效应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中介作用。一方面,流通业的内部结构是生产力分布特征的表现[6]。因为具有流通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不仅是生产性要素,也是具有内在价值追求的资本性要素。人才的分布在流通业的不同内部结构中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优势。另一方面,流通业的内部结构是资源的蓄水池,流通业的不同结构特征导致了不同区域内资源的分布状况差异,资源的积蓄作为经济运行高效率的重要标志,促进了资源集聚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三、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的构建
(一)框架构建
流通业与国民经济是一个具有多样性的复杂的综合系统,根据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效应,并结合二者的发展现状,本文构建了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机制如图1所示。
(二)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的构建
1. 市场调节机制。流通过程诸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复杂多变的市场关系,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可以维护市场的正常运行,具体包括:(1)价格作用机制。价格机制的运行贯穿流通的整个过程,是市场流通的重要调节机制。具体表现在:首先通过运用价格机制,协调市场供求,合理调节流通中商品的供求关系,实现供求稳定,促使价格与价值的统一,进而实现商品的充分流通,最终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其次,价格机制调节能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和流通中商品的合理比例分配。参与交换的当事人的收入和支出,受流通过程的价格波动信号的影响,生产者会根据成本和利润的变动来重新组合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相对价格的变动促使社会劳动转变为社会紧缺产品,起到调节社会劳动分配的目的,形成流通中商品构成的合理比例结构。最后,调节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购买力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在货币收入一定的条件下,价格水平升降影响消费者购买力进而影响消费水平。当价格水平一定时,相对价格的变化会改变消费构成。(2)利率机制。通过竞争过程中利率的变动,引导资金的流向,加大对流通业的投资,推动流通业的发展。(3)劳动力价格机制。劳动力价格上涨,流通企业成本上升,会阻碍流通企业的发展,劳动力价格下降,流通企业难以留住人才,同样会影响流通企业的发展。
2. 行政计划机制。我国市场秩序不健全,市场在调节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政府在推动流通业发展和提升竞争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行政计划机制包括:(1)制定发展规划机制。政府根据地区的比较优势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利用获取信息便利的优势,制定流通业发展规划,并为促进流通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2)保护与激励企业创新机制。当今时代,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政府需要通过有效的调控机制,保护与激励企业的创新积极性。鼓励各类流通企业不断创新流通方式,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从事网上交易。开展电话、网络和电视购物等交易方式,不断创新网络销售的新模式。(3)引导中介机构发展机制。即政府通过为中介机构创造公平的竞争和发展环境,引导流通业内部中介机构的规范发展,在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作用,使其真正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增强中介机构在流通业发展中的作用,在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同时,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传统商贸流通业,促进商贸流通业的改革和发展。(4)建设跨区域创新体系机制。政府通过跨区域科技合作及创新体系的建设推动本区域流通业融入到更宽更大的区域和全球的产业价值链中,实现流通业与全球市场、全球价值链结合。
3. 市场竞争机制。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是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和谐发展的动力,流通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匹配,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流通业的助推和带动。市场竞争促使流通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不仅能促进流通企业的发展,同时防止竞争对手的模仿。流通业通过两种方式优化要素资源的配置:(1)外部机制——通过包销、兼并收购、参股与控股、代理、连锁经营等多种要素资源的配置方式进行优化。(2)内部机制——通过要素资源的整合、业务重组、优胜劣汰等多种方式进行优化。
4. 财政金融扶持机制。建立财政金融的扶持机制,刺激流通企业增加研发支出,提高流通业竞争力,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二者协同发展。(1)财政支持机制。首先,通过减免税收、加速折旧的方式对投资流通給予补偿,带动对流通业的投资;其次,通过财政补助、补贴等方式来鼓励投资;最后,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实现产业倾斜。(2)金融支持机制。流通业与国民经济的协同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首先,政府对流通业的投资提供低息贷款,并且出面对贷款实行担保。其次,商业银行针对流通企业实行有别于其他行业企业的授信标准,缩短审批流程。再次,银行可对流通业相关企业贷款实行风险补偿机制及贴息,提高风险容忍度。最后,银行创新贷款形式。基于流通行业企业现金流、物流的特点,开发诸如合约、保单和票据贴现等新型抵押产品。
5. 合作机制。(1)信息沟通机制。在协同治理过程中,沟通障碍极易引起冲突,而政府可以通过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借助电子政务的优势,建立双向沟通机制,改善协同成员之间的沟通。很多地方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比较落后,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非常严重,给流通业与国民经济的和谐发展无形中设置了障碍。例如很多的物流企业通常在运输、保管和仓储的普通物流服务领域开展低价格竞争,但在专业化的服务领域却很难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二者协同急需相应的平台和桥梁。构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实施信息更新责任制,不断加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促进各类信息资源的充分交换与共享。(2)跨区域协调机制,不同区域之间的有效合作,需要有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以及合理的协调机制。成立职能化的流通业组织协调机构,主要负责统筹规划、指导实施和信息沟通服务等工作,建立有效的流通组织协调机制,推动和引导区域流通业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益全面合作。
6. 文化机制。(1)营造文化氛围机制。加强宣传,改变流通业主体的思想意识观念,做到诚信、守约、合作等,使流通业主体专注于核心业务,从而提高竞争力。对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比较好的区域,通过总结经验,逐步推广,以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消除两者协同发展的障碍,为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流通业人才培养创造有利环境。规范流通业的市场竞争秩序,稳定业内企业规模和管理水平,继续推进企业的信用评级机制,有效防范合同违约、恶意竞争、偷逃税费、债务拖欠等商业欺诈行为。(2)协同治理理念机制。区域政府逐渐转变为以流通业为导向,积极回应流通业发展需求的新型政府,不再是凌驾于流通业之上的机构。具体的可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保障流通主体基本需求;二是努力提高对流通主体的服务水平;三是加强与流通主体的沟通,提高他们的满意度。(3)制度体系机制。在我国目前法制环境下,各种非政府组织缺乏规范的运作进而影响着协同合作。因此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来明确其职责权限、规范运作规则,达到增强非政府组织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的目的,最终为创建新型的社会管理和调控体系创造法制基础,更为流通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7. 集约机制。通过集约机制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流通效率。集约机制包括:(1)物流资源的整合机制。通过对物流资源的合理组织、整合、优化配置和集成,把原来小规模的分散独立的物流资源重新分工和配合,形成物流联盟,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资源的浪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的竞争力。物流资源的整合包括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化、物流企业与功能等资源的整合,进而提供更加专业化的物流服务。(2)信息集约机制。信息化时代,信息不仅决定了流通业的发展方向,而且也决定着现代流通业的运作方式。在流通业发展过程中通过电子商务,流通业主体可充分利用Internet的巨大优势建立信息系统和网络平台,开展客户响应模式,信息传递和处理系统,实现信息集约化,加快流通业与国民经济的协同发展。
8. 创新机制。(1)流通主体创新机制。①加快流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即对原有国有独资企业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引入其他投资者,特别是战略投资者,一方面形成新的利益主体,另一方面充实流通企业资本金和流通资金,在新的竞争中获得资本动力[7]。②加快企业流程再造,重新设计流通企业的作业流程,使流通企业的成本、质量、服务和运转效率等各项指标得以明显改善。(2)流通方式创新机制。即建立现代物流配送系统。通过电脑管理、电视调度和卫星定位等现代物流跟踪系统,实现全天候物流配送。(3)流通空间创新机制。即区域流通与全球性流通紧密结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活动都必须参与国际流通。大多数流通企业都是全球流通链条上的一个环节,要使整个流通链条能够畅通运转,提高流通的整体运转效率,链条上的各个流通企业必须在各方面遵守共同的约定和规则。
四、促进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政府在协调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其他任何市场主体无法替代的重要角色。首先,政府通过政策制定引领着流通业的发展方向。例如政府通过政策性财政金融机制来鼓励和引导流通业的发展方向,同时还可以通过舆论宣传工具,形成良好的协同发展理念。其次,政府能保证各项机制的顺利实施。政府通过制定协同发展规划,并借助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确保各项机制的实施。第三,政府要为流通业与国民经济的协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营造协同发展的文化环境,消除协同发展障碍,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创造有利环境。构建协同发展的制度体系,增强非政府组织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为流通协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四,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传播协同发展成功案例,交流总结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成功经验。
但是只靠政府的作用远不足以实现流通业与国民经济的协同发展,需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政策的相互配合,以及区域政府之间建立跨区域协调机构和协调机制,最终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有效合作。
(二)完善基础服务体系,优化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硬环境
打造更高水平的便民商业体系。在各个社区商业的便民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通过传统和现代商业服务模式的结合,把零售、餐饮等各种便民服务结合起来,并把商业和民政等多种社区服务功能结合在一起,不断加快“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这样一种新的便民商业服务网络建设起来,鼓励多形式发展居民服务业。
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不断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做到农产品零售网络的全面覆盖,使农产品物流配送渠道全面畅通,有效衔接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建成以批发市场为核心、以零售网络为保障、以物流配送中心为支撑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积极推广农产品展销中心、农超对接、农餐对接、农校对接等衔接方式。
(三)优化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软环境
软环境是相对于硬环境的概念,是指除去物质条件外的制度、政策、法律、文化等条件的总称。
政策环境。政策支持是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基础。各地区相关部门应该立足于本地区流通业和该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切实需要,针对该区域经济和流通业的特点,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流通基本法的立法进程,做到有法可依,严格执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内需求从中长期来看具有很大潜力,应加快流通业的发展,助推国内消费,国务院应尽快出台各种法律法规,诸如针对批发市场、商业网点、网络销售、典当等出台相应的管理条例,以及针对大型商业设施(批发、零售)审批和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以法治商。为规范交易行为,应尽快出台公平交易和市场竞争法,为流通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和市场竞争环境。
市场环境。具备健康的市场环境,市场才可能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依靠市场来解决资金流、劳动力、商品流运动的方向,减少了资源配置中的无序甚至是不合理情况。实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建立综合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的搜集、公布和分享平台,实现食品安全全程追溯。通过实行联合监管,加大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检测力度;严厉查处操控价格、垄断等破坏市场竞争的行为,严厉惩戒违法经营主体。在流通领域通过搭建失信企业数据库,加强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协同监管,进一步深化诚信体系建设。
(四)加大对流通业的投资,激发全社会发展流通业的活力
政府在不断加大对流通企业投资的同时,放宽流通企业的准入条件和领域,引入社会资本,拓宽投融资的渠道,不断带动整个社会发展流通产业的积极性,不断巩固流通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成为整个社会愿意投资并能够产生高投资回报的产业。努力解决融资困难,不断引导创新发展,支持银行、保险、担保、典当、小贷公司、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融资机构开发出符合流通行业特点的融资产品,加强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增值服务。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发展针对流通企业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商圈及供应链融资等业务,加大对流通企业的支持力度。
针对流通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政府需要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电子商务业务、物流配送业务、商品批发零售业、生活服务业等与流通业相关业务的发展,在遵循非均衡原则的同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品牌建设、政银企合作。
(五)走国际化路线,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快流通业国际化步伐
流通业应当定位于国际化、现代化、低碳化的流通发展方向,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较强的国际化优势、坚实的经济基础等条件,抓住目前流通业日益国际化的机遇,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从而提升流通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增强国际流通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的枢纽作用为目的,吸引知名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国际采购分拨配送中心,支持跨国企业将研发和经营总部设立在我国,鼓励将诸如采购中心、分配中心、投资中心、运营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落户中国。积极落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政策,“零距离”对接国际市场,拓展海外营销渠道。鼓励外贸企业逐步将出口贸易链延伸至国外批零终端,同时延伸进口贸易链至国外上游生产供应商。继续完善口岸通关环境,进一步提升国际流通便利化水平。
参考文献:
[1]丁云,张昕.财税政策选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2):21-26.
[2]荆林波,王雪峰.我国流通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2,(2):15-20.
[3]韩丹丹.我国批发零售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11.
[4]李丽.我国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协同演进分析[J].财贸经济,2014,(1):105-114.
[5]马强文.中国流通业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2.
[6]孙金秀,林晓炜.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研究进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4-58.
[7]孙鹏,罗新星.区域现代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协同度评价——基于湖南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12,30(7):112-116.
[8]杨莉莉.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
[9]张祖妮.服务业集聚与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实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
[10]赵霞.我国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产业关联分析与动态比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11):5-14.
[11]王晓东,谢莉娟.论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增长——基于中部地区流通业对就业吸纳的贡献分析[J].财贸经济,2010,(2):98-103.
[12]王军,曹丽新.基于DEA分析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协调度提升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前沿,2012,(22):90-92.
[13]张志刚.加强流通经济理论建设——在2012中国商业经济国际论坛上的发言[J].商业研究,2013,(1):1-3.
[14]Martin P,Ottaviano,G. I. P. Growth and agglomeration[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2001,(4):947-968.
[15]Swann. 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clustering[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567-610.
[16]Young A.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J].The Economic Journal,1928,(38):527-542.
责任编辑:高钟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