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的契机

2015-05-26 12:46许春辉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6期
关键词:石拱桥天气创设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会创设近乎真实的教学情境,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容量,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空间和途径,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但是,不是说每一节课的教学都要使用多媒体,也并不是每个教学环节都要使用。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恰当的巧妙的把握好使用多媒体的契机呢?

一、了解课文背景和作者生平时运用多媒体

由于语文教材中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现在的学生对教材中课文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一般不是很了解,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常常感到很茫然。这时,利用互联网就可以很方便轻松的搜索查询相关的信息,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课文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从而提高自主预习的自觉性和预习效果。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运用多媒体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在语文教学中,兴趣的培养需要创设再现真实的教学情境。而教学情景的创设正是多媒体在教学中运用的优势之一。多媒体通过播放逼真的声音,呈现鲜明的画面,创设身临其境的教学氛围,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全方位地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海底世界对学生来说,既神秘又陌生,因此采用播放录像创设情景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看到那色彩鲜艳的海藻,形状各异的珊瑚,在深海里闪烁发光的深海鱼……同时采用加大对比度,降低光度、音量的操作方法,使画面逐渐变暗变黑,音量逐渐从有到无,让学生具体感知海底一片宁静和海底一片黑暗又有光点闪烁其间的奇异景象,学生此时仿佛置身于奇妙的海底世界。再播放模拟的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让学生戴上水中听音器的耳机听一听,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播放有关海参、乌贼、贝类等活动的视频片断,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动物各有各自的活动方式,能让学生很快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

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内存容量大,传播速度快,呈现方式多样化,视频信息的缩放、快放、慢放、回放等特技效果随心所欲,可以把大自然的景象随时呈现给学生,也可以把历史的情景随时还原再现。利用这一优势可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巩固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例如《看云识天气》一课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时,学生不可能从现实中直接观看到课文内容所描述的各种云或光彩的自然现象,只能从课文字里行间和教师的语言表达中体会和想象,这样无法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具体的直观的形象,此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云及光彩现象的视频和图片,学生就很容易得到感性的了解。对学生把握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从而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四、拓展学生知识面时运用多媒体

教材内容虽然比较丰富,但由于教材篇幅的限制,课文内容只能呈现给学生有限的文字内容,或是极少篇幅的补充资料,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积累更多的文学素养和提高认知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此时,运用多媒体既可以加大课堂密度,增加教学容量,又可以拓展教学时空,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学习《中国石拱桥》一课时,单凭教师的讲解势必枯燥无味。教学时,运用教育媒体给学生播放《中国石拱桥》纪录短片,学生不仅仅可以清楚的观看到我国像赵州桥、卢沟桥等各种样式及各种造型的石拱桥,并且对我国石拱桥的不同造型特征和不同结构特征有所认识和了解,而且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石拱桥悠久的发展历史,从而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在这节课教学中,学生不仅借助多媒体掌握了《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通过多媒体播放的视频短片拓展了视野,丰富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五、训练学生写作时运用多媒体

无论是小学生作文还是初中作文,学生最怵头的就是无话可说。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多媒体训练学生言之有物,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特效。教学时,用多媒体将伴着图画、文字、声音、视频等相关的写作素材内容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图画、视频写作素材声像并茂,栩栩如生,刺激着学生的感官,进而形成鲜明、具体、可感的形象感受,激发学生强烈的思维和写作灵感。学生在这种身临其境的写作情境中,仿佛真实的置于此情此景,表达的欲望非常强烈,其效果是不仅有话可说,而且说得真实、具体、感人。

许春辉,教师,现居河北迁安。

猜你喜欢
石拱桥天气创设
天气冷了,就容易抑郁吗?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Weather(天气)
石拱桥维修加固施工方法
石拱桥检测和有限元分析
小跨径石拱桥实用加固方法研究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