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质疑能力,就是指对事物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的能力。质疑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思维形式,能够促进思维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文本质疑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并且在课堂上进行落实,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质疑“题眼”,开启文本探究之旅
“题眼”就是指一篇课文的题目,“题眼”在一篇课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小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把握住了“题眼”,就能够把握这一篇课文的大致内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题目进行质疑,这样,小学生就能够激发起文本阅读的兴趣,他们会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努力寻找答案,从而进入文本探究之旅。
例如,在教学《唯一的听众》(人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这一篇课文时,笔者给学生出示了这一课题以后,然后提问:“同学们,看了这一篇课文的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在这一问题的驱动下,有的学生质疑:“在大型的演出中,听众是很多的。这一篇课文中所写的为什么只有一个听众呢?”有的学生质疑:“这唯一的听众是谁,她为什么要当这个唯一的听众?”有的学生质疑:“这个唯一的听众对作者有什么影响?”……当学生对这一篇课文的题目提出众多的质疑以后,笔者知道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被有效地激发出来了,在接下来的初读环节,我把他们提出的各个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形成生成性导学问题,让他们带着这一些导学问题去阅读文本,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质疑,能够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与激情,这样,他们的文本阅读就有了方向,文本探究就有了指针,从而让文本阅读更高效。
二、质疑“重点”,体验文本语言之妙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录的课文大多都是文字精妙的“美文”,是小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学习的有效素材。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小学生对文本的重点处进行质疑,从而在对比品析的过程中体验文本语言的精妙。
例如,《月光曲》(人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这一篇课文中的第八自然段有这样一个句子:“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在这个句子中,有一个重点词“清幽”,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品读这一句时,学生在感情朗读的过程中把这个句子读得特别轻,并且提出这样的质疑:“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不用‘清静呢?我觉得‘清静比‘清幽更到位。”于是,对学生进行了这样的引领:“同学们,你们觉得在这个句子中的‘清幽这个词换成‘清静可以吗?”由于这两个词语是近义词,刚开始很多学生认为可以,在细细品读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发言了:“在这里作者用‘清幽更好,虽然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差不多,但是‘清幽更能够表现当时的那一种情境,能够起到烘托氛围的作用,用‘清静这个味道就没有了。”
可见,引导小学生在文本的重点处进行质疑,就能够有效地引发他们对文本语言的品读与感悟,从而促进他们在与文本语言对话的过程中提升语感能力。
三、质疑“细节”,品味文本精彩之味
在一些文本中,都有细节描写,这一些细节描写是文本的精彩之处,值得小学生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细细品味,这样,就能够有效地促进小学生各方面语感能力的提高。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小学生对文本细节之处进行质疑,这样,学生就能够与作者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从而提升各方面的语言智慧。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这一篇课文中,有一段关于“鲁迅先生帮助拉车工人”的描写,这一段是这一篇课文的重点段,在教学时,笔者先让小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划出这一段中描写鲁迅先生动作的词语,然后想象当时的情境,从这个过程中体会鲁迅先生的热情。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对于这一处文本细节描写进行质疑,让他们站在作者的立场向鲁迅先生提问。这样,不同的学生从课文的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带着一些问题去深入品读课文。这样,学生在质疑的驱动下,对课文的文本细节进行悉心品读,从而有效地把握了文本的本质内涵,与文本进行了深入解读与交流,从而促成了语言理解能力的提升。
可见,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细节处入手进行质疑,就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产生文本阅读的内在动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有意义的文本品读与悟。这样,《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文本对话的基本理念就能够在课堂上得到有效落实。
斯莲莲,教师,现居浙江诸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