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语文教学的两翼,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二者紧密结合,既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灵动而有活力,又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我是一名从事二十多年的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老师,我一直努力探索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通过句子、段落来仿写
经典美文、诗歌不仅利于朗读、赏析,其写法往往非常典范,很适合高年级学生仿写。在语文课堂上,我要求学生从仿写课文中的句子再到仿写课文中的段落,仿写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样学生就能够接受,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能有所提高。苏教版第十一册《姥姥的剪纸》中有一句话值得仿写。课文中写道: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会下蛋,剪只公鸡会打鸣。学完这句话,我要求学生仿写,学生在本子上写道:你姥姥神了,剪狗像狗,剪鸟像鸟,剪只鸭子能游水,剪只牛儿能犁地。在学习课本《我们爱你啊,中国》一文,我通过让学生反复吟诵,感受诗歌句式的特点。然后我要求学生仿照诗的第二至第六节以“我们爱你——”为开头写一到两节,来歌颂伟大的祖国的诗句。学生在本子上写道:我们爱你——莫高窟的无与伦比,秦兵马俑的惟妙惟肖,故宫的金碧辉煌,十三陵的古老神秘。学生在仿写中既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二、通过合理想象来填补空白
著名语文教师陈铮说过:“善于在教学中留白,给学生通过想象的空白。”作品未经阅读前,藏匿着许许多多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空白”,有待于学生去发现、去想象。“空白”的填补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走近作者,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这样学生对文本内容就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准确地抓住文本中的这些空白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诠释空白,让学生走进课文中的人物,去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教学《轮椅上的霍金》一文中,当一位女记者问:“霍金先生,病魔已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吗?”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当霍金听完女记者的话后,他会想些什么?请你把霍金的想法写出来。一个学生这样写道:我并不认为命运对我不公,我虽然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但是我有一个健全的大脑,全身还有三根手指头能动,我还有三个孩子、许多亲人和朋友。我还要好好感谢上帝给了我这些东西。这样的空白补充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让学生走进了霍金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霍金的伟大的人格魅力。这样,又对学生进行了心理活动描写的训练。在写完之后,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没有把这些写出来呢?从而让学生明白这种“留白”的写法,体会作者语言的精炼。
三、通过升华情感来续写
在学习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续写,对于培养孩子创造性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有许多课文的结尾处,虽意犹未尽却戛然而止,留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爱之链》是一篇歌颂人间真情的文章。它向我们讲述了下岗的乔依无偿地帮助老妇人修好汽车,老妇人在用餐时又得到了乔依妻子的热情服务,也受到了爱的感染,留下一些钱后悄然离开的故事。在教学《爱之链》这篇课文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写一段话。我设计这样的练笔意在让学生懂得故事的连续性,让学生通过想象去描写乔依夫妇的语言、神态、动作等,使“爱”的主题得到升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多为学生创作提供了一个“写”的舞台,让他们写作的才华得到施展。
四、通过学习文本写读后感
小学生的情感相当丰富,当学完一篇文章后,我对于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健康情绪的共鸣的文章,有感染性的文章,就指导学生写读后感,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出自己的感受。在学完《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后,我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有什么感受写什么感受,有感即发,有情就写,只要出自真情就好。读后感的练习,使得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精神得到了又一次洗礼。
五、通过变换文体来写
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文体归属,任何一种文体都有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不同特点。这些特点鲜明地表现在内容的选择、结构的安排、技巧的运用和语言的表达等方面。变换文体练习写,则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多角度进行表达的能力。古诗语言精炼,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古诗教学中,我有选择性地让学生在熟读古诗理解的基础上,把一些古诗改写成记叙文。这样既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大都是非常喜欢的。
如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首诗,理解诗意后,我让学生改写成记叙文。学生想象丰富,感情真挚,把杜甫听到官军收复失地后欣喜若狂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得惟妙惟肖。这种设计让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不失为一个良好的训练契机。
李春红,教师,现居江苏泰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