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音乐厅

2015-05-26 22:38:20
艺术评鉴 2015年6期
关键词:管风琴伯明翰音乐厅

伦敦最近正在筹盖新的表演厅,英国电讯报The Telegram日前选出了13个全世界最好的音乐厅及剧院,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令人目眩神迷的高规格表演厅到底是哪些吧。

01.法国巴黎爱乐厅

法国巴黎爱乐厅于2015年1月落成启用,出自法国建筑大师让·努维尔之手,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建筑之一”。设计和施工历时7年多,终于以一种令人瞩目的姿态亮相在巴黎的天际线上。大胆前卫的建筑设计和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已经让它不同于以往任何一座世界级的音乐厅。

从外立面上看,巴黎爱乐音乐厅的铝浮雕外墙微妙变幻,如同被压扁的形体,与内部空间充满褶皱的设计相呼应。其极具冲突与力量的造型,使整个建筑如同一座来自天外的嶙峋怪石,从拉维莱特公园升起。作为拉维莱特公园中的标识物,让·努维尔的设计理念与公园的设计者——另一位建筑大师伯纳德·屈米的理念不谋而合:“表现冲突胜过融合,片段胜过统一,疯狂的游戏胜过谨慎的安排。”

此外,音乐厅内的交响乐大厅设计更是独具一格。看台和反声板“流云”般的造型仿佛音乐的律动。距离舞台最远的观众座位只有32米。2400个高低不一的环形座位设计,大大拉近观众和音乐家的距离,力求达到最佳的音效效果。除了音乐厅以外,这里还拥有15 间排练厅、一个可容纳250人的露天剧场、音乐博物馆、展览馆、媒体中心等。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音乐厅内还配备了一座为交响乐演奏用的高15米宽20米的巨型管风琴。除了举办大型音乐演出,巴黎爱乐厅还拥有专门的排练室和展览厅,不只提供听觉飨宴,新颖的时尚设计也成为巴黎的崭新地标。

02.西班牙加泰隆尼雅音乐厅

被联合国世界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文化遗址,加泰隆尼雅音乐厅兴建于1905~1908年,由高第同时期的另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多明尼各设计。原本只是一座为当地著名的合唱团Orfeo Català使用的表演场所,现在成为巴塞罗那市立管弦乐团长期表演的音乐厅。作为唯一能和高第建筑相抗衡的建筑物,每年吸引了约50万的访客来参观、欣赏音乐表演。

加泰隆尼雅音乐厅光是外观,就让人眼花撩乱,裸露的红砖建筑外观装饰了色彩缤纷的马赛克、釉面瓷砖和彩绘玻璃,让以红砖为基调的建筑添加了透明开放的感觉。正面二楼阳台上的每根柱子,以彩色釉面陶瓷拼出花草的图案,大大柔化了建筑物本身生硬的线条。柱子上方还有帕莱斯特理纳、贝多芬、巴赫的半身像,侧面的柱子上则是瓦格纳的半身像。

音乐厅内部更是华丽不已,特别是表演厅上方镶嵌着的大型彩绘玻璃圆顶,金黄色的中心代表太阳,而蓝色的外圈则是象征蓝天。细致华丽的彩绘玻璃,上面的人物是女子合唱团的成员。这个巨大的玻璃天窗并不是真正的吊灯,没有灯泡,不需电力,建筑师利用往内弧的玻璃拱顶,来收集屋外的光线,每当光线透射入内,犹如一颗大型珠宝般光彩夺目。

David Mackay曾评论该音乐厅:“这个演奏厅,没有夸大,无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演奏厅之一。它是建筑学中的珍宝,设计简单又带些复杂,有些神秘,完全无法准确地形容它。”

03.英国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

位于英国伦敦西敏区骑士桥的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是当地著名的艺术地标,也是英国最有名的音乐厅之一,该音乐厅最众所周知的活动是自1941年以来一年一度的夏季逍遥音乐会。

自维多利亚女王在1871年为音乐厅开幕后,世界顶尖的艺术家都会在该音乐厅表演。它每年举办超过350场演出,这些演出风格虽然包括古典、流行、摇滚、歌剧、网球、慈善演出及豪华宴会等,但正如“皇家”的名字和定位一样,来演出的歌唱家或团队都是各自领域最为出挑的。

1871年完工的阿尔伯特音乐厅外观仿自罗马圆形剧场,古老的红砖为演奏厅增添几许古意。阿尔伯特演奏厅原本计划建造为艺术科学厅,但落成后,维多利亚女王为纪念去世的王夫阿尔伯特亲王,将其更名为阿尔伯特演奏厅。维多利亚女王与阿尔伯特这对皇室夫妇鹣鲽情深,21年夫妻生活中养育了9个孩子,阿尔伯特41岁病故后,维多利亚悲痛无比。除了阿尔伯特演奏厅外,位于海德公园南端,与阿尔伯特演奏厅相对的阿尔伯特纪念塔也于1876年完成。

2007年,英国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耗资1000万英镑安装了新的室内扩声系统。设计师萨里负责设计并安装系统,他结合室内声场的混响特点,采用了Meyer Sound M1D超紧凑型音箱和M2D紧凑曲线线列阵扬声器。此次升级,英国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要求新系统必须适合室内固定安装和户外的流动演出,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并能为各种类型的演出提供高品质的扩声。此次安装的Meyer Sound M系列扬声器系统为大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04.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位于澳大利亚悉尼,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已成为悉尼市的标志性建筑。该剧院设计者为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建设工作从1959开始,1973年大剧院正式落成。在2007年6月28日这栋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悉尼歌剧院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首府悉尼港的便利朗角,其特有的帆造型,加上悉尼港湾大桥,与周围景物相映成趣。悉尼歌剧院坐落在悉尼港湾,三面临水,环境开阔,以特色的建筑设计闻名于世,它的外形像三个三角形翘首于河边,屋顶是白色,形状犹如贝壳,因而有“翘首遐观的恬静修女”之美称。据设计者晚年时说,他当年的创意其实是来源于橙子,正是那些剥去了一半皮的橙子启发了他。而这一创意来源也由此刻成小型的模型放在悉尼歌剧院前,供游人们观赏这一平凡事物引起的伟大构想。

歌剧院分为三个部分: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歌剧厅、音乐厅及休息厅并排而立,建在巨型花岗岩石基座上,各由4块巍峨的大壳顶组成。这些“贝壳”依次排列,前三个一个盖着一个,面向海湾依抱,最后一个则背向海湾侍立,看上去很像是两组打开盖倒放着的蚌。高低不一的尖顶壳,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铺盖,在阳光照映下,远远望去,既像竖立着的贝壳,又像两艘巨型白色帆船,飘扬在蔚蓝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顶剧院”之称。那贝壳形尖屋顶,是由2194块(每块重15.3吨)弯曲形混凝土预制件,用钢缆拉紧拼成的,外表覆盖着105万块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砖。歌剧厅与音乐厅相比较为小一些,拥有1547个座位,主要用于歌剧、芭蕾舞和舞蹈表演。内部陈设新颖、华丽、考究,为了避免在演出时墙壁反光,墙壁一律用暗光的夹板镶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产的黄杨木和桦木制成,弹簧椅蒙上红色光滑的皮套。采用这样的装置,演出时可以有圆润的音响效果。舞台面积440平方米,有转台和升降台。舞台配有两幅法国织造的毛料华丽幕布。一幅图案用红、黄、粉红3色构成,犹如道道霞光普照大地,叫“日幕”;另一幅用深蓝色、绿色、棕色组成,好像一弯新月隐挂云端,称“月幕”。舞台灯光有200回路,由计算机控制。还装有闭路电视,使舞台监督对台上、台下情况一目了然。

每年在悉尼歌剧院举行的表演大约3000场,约二百万观众前往共襄盛举,是全世界最大的表演艺术中心之一。歌剧院白色屋顶是由一百多万片瑞典陶瓦铺成,并经过特殊处理,不怕海风的侵袭。音乐厅是悉尼歌剧院最大的厅堂,可容纳2679名观众,通常用于举办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舞蹈、合唱、流行乐、爵士乐等多种表演。此音乐厅最特别之处,就是位于音乐厅正前方,由澳洲艺术家Ronald Sharp所设计建造的大管风琴,号称是全世界最大的机械木连杆风琴,由10,500个风管组成。

悉尼歌剧院不仅是悉尼艺术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灵魂,清晨、黄昏或星空,不论徒步缓行或出海遨游,悉尼歌剧院随时为游客展现多样的迷人风采。

05.法国加尼叶歌剧院

加尼叶歌剧院,又名巴黎歌剧院,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歌剧舞台,可同时容纳450个演员上台演出,2200个观众席,使得整个建筑宏伟壮观,富丽堂皇。设计师查尔斯·加尼叶因这个建筑一举成名。歌剧院既有罗马建筑的元素,又包含了巴洛克风格的混搭,曾使当时的人觉得不伦不类,甚至给市政府写信要求拆除这座建筑,然而今天加尼叶歌剧院恰恰因为这些另类特点成为了建筑史上的经典。另外使加尼叶歌剧院更深入人心的则是作为《歌剧魅影》中的故事场景,巴黎歌剧院复杂结构和悠长的历史,本身就充满了令人遐想的空间。

1861年夏天,歌剧院开始着手兴建,不过问题接种而来。首先是地基下面有条溪流使地基无法稳固,其次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和第四次革命使尚未完成的歌剧院停工。因此原定于1862年奠基的巴黎歌剧院在重重困难下于1875年才正式启用,建造费超过4700万法郎。1875年1月5日,第一套歌剧《犹太少女》在歌剧院上演,加尼叶歌剧院正式揭幕。

加尼叶歌剧院是以其设计师加尼叶的名字命名的,是历代法国皇帝观看歌剧及芭蕾舞的场所。加尼叶歌剧院采用大理石及青铜作为建筑材料,风格古典,气派十足。加尼叶歌剧院灯光闪耀,各个细节都非常注意,无愧于国家大剧院的称号。随着巴士底歌剧院的建立,加叶尼歌剧院如今主要演出芭蕾舞剧。

加尼叶歌剧院面积11,000平方米,有七层楼之高,中央的枝形吊灯重量超过6吨,歌剧院有门2531扇,钥匙7593把,地下暗河六英里。建筑风格华丽,装饰着精美的色彩缤纷的大理石横梁、廊柱和大量的雕像,其中很多是希腊神话中神的肖像。剧院前厅的廊柱间,陈列着很多著名作曲家的半身铜像,如莫扎特和贝多芬。内部有交错的走廊、楼梯井、休息室和平台供人们在演出间隙进行社交活动。

06.伯明翰市政厅和交响乐大厅

伯明翰市政厅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代表性建筑,外观为罗马式建筑。伯明翰市政厅坐落于伯明翰的维多利亚广场,是为举办伯明翰连续三年的音乐节而建立的,当时由于伯明翰座堂太小,不能满足举办音乐节和公共会议的需求,于是市政厅应运而生。

伯明翰市政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音乐厅之一,于1832年开始建造,1834年投入使用,在2002年至2008年对其进行重新装修,装饰成为一个音乐厅,用于举办各种音乐的表演,如流行音乐、古典音乐、摇滚等。市政厅为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因内部的管风琴而知名,这个管风琴安装于1834年,成为音乐表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用于举办音乐表演外,伯明翰市政厅目前也用作英国阿斯顿大学举办毕业典礼的场所,一般于每年7月和3月举办,每次5天。

伯明翰以前在人们心目中只是一座肮脏的“煤都”,是纯工业城市,但从1960年起,重金属音乐开始在伯明翰发起,伯明翰很快成为现代音乐的世界首都,新兴乐队层出不穷。1970年,随着拉丁美洲移民的增加,牙买加的雷鬼乐传到伯明翰,伯明翰又成为英语雷鬼乐的基地。1980年,新浪漫主义音乐又在伯明翰兴起。伯明翰总是领导着世界新兴音乐的潮流。

伯明翰每年还举办国际爵士乐节,是英国最大的爵士乐节。伯明翰交响乐团和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团都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从1784年到1912年,伯明翰每三年举办一次英国最大的音乐节。

07.美国华特·迪士尼音乐厅

华特·迪士尼音乐厅是洛杉矶音乐中心的第四座建物,此音乐厅的提案来自于华特·迪士尼的遗孀莉莉安,她宣布捐出5千万美金建造一座以华特·迪士尼为名的音乐厅,并要具有最佳的音响效果。音乐厅最终由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法兰克·盖瑞设计,主厅可容纳2265席,还有266个座位的罗伊迪士尼剧院以及百余座位的小剧场。音乐厅造型具有解构主义建筑的重要特征,以及强烈的盖瑞金属片状屋顶风格。落成后,如同毕尔包古根汉博物馆般,引起不少是否破坏市容的纷议,且建筑学界亦质疑其内部空间是否提供音乐厅良好的声学效果与设计。但在几场音乐演出之后,与洛杉矶音乐中心另一栋重要音乐厅——桃乐丝钱德勒大厅相比,该音乐厅良好的音响效果是广受赞誉的。

此音乐厅的设计是连管风琴一起的,2003年落成之后,依据此厅订做的管风琴在2004年完成,并于2004年7月的全美管风琴师大会上试奏。第一次演出是2004年9月30日,搭配知名声乐家法兰德瑞克·史旺的独唱演出。至于公演则是两天后与洛杉矶爱乐同台演出,并以著名的管风琴家陶德·威尔森为演出者。

由盖瑞所画的管风琴图,有6125支音管组成,由于音管不如一般管风琴整齐排列,而是如同草丛般自由歪斜,受到不少争议,一些人认为与薯条包装太过相似,有太多的管子集中在中央,并造成了许多不平衡的视觉效果,此管风琴的建造商为德国Caspar Glatter-Gotz,根据建造手册来看,这座特别的管风琴,内建有电子式与机械式的控制台,演奏者透过踏板与键盘可以控制风管伸缩,让不同管子的音色有所变化,盖瑞综合使用“浪漫式”的管风琴系统,与德国北部巴洛克的管风琴系统相比,在音栓上的变化更多,但操纵起来也相对复杂,弹奏台上甚至有一个闭路式电视屏幕。更特别的是,弹奏台不像一般音乐厅的管风琴那样无法移动,迪士尼音乐厅的管风琴,犹如一台大型的平台演奏钢琴,可在舞台上移动。且演奏台也较低。

08.挪威奥斯陆国家音乐厅

坐落在海边的奥斯陆国家音乐厅,有“挪威悉尼歌剧院”之称,音乐厅在设计上考虑到其所在的海湾位置,倾斜的边缘看上去像冰山一样,乘坐游艇接近奥斯陆峡湾,远远望见一个纯白色的斜坡从海边一直延伸到海面。斜面如山坡般挺起了音乐厅的主体,打破了立面方格的单调。从剧院外面看,最显著的特征是白色的斜坡状石制屋顶从奥斯陆峡湾中拔地而起,游客可以在屋顶上面漫步,饱览奥斯陆的市容美景。

时代周刊的Richard Morrison曾经这样描述:“我恋爱了。她是挪威人,华丽至极,有趣至极,还有着令人惊讶的内涵。她就是奥斯陆歌剧院,从峡湾中拔起,美丽惊人的大理石和花岗岩屋顶让她看起来就像一座出水的冰川。”

2008年10月,音乐厅在世界建筑节开幕式上赢得文化类大奖。委会成员Sir Peter Cook、Christoph Ingenhoven和John Walsh认为音乐厅的建成体现了设计者对建筑学的高度精通,是一件将造型连贯和轮廓清晰二者完美结合的高难度工程。

奥斯陆国家音乐厅经常举办世界级的歌剧表演、芭蕾舞、交响乐团的演出,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音乐大师和艺术家纷纷来此演出,音乐性节目经常满档。

和开放式主大厅不同,主观众席用波罗的海橡木为装饰材料,主观众席的座位布局是经典的马蹄铁形状,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能够为观众提供最佳的视觉和音效享受。后面的1350个座位都拥有自己独立的屏幕,能够在演出同时提供8种语言的字幕提示。来自挪威西北海岸线的造船工人负责包厢的浮雕雕刻工作,天花板上悬挂着挪威最大的圆形树状装饰灯。

09.匈牙利国家歌剧院

匈牙利国家歌剧院是一个新文艺复兴歌剧院,位于布达佩斯的佩斯中部,安德拉什大街。其建筑师MiklósYbl是19世纪匈牙利建筑界的重要人物,歌剧院从1875年至1884年建造,由布达佩斯市和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出资。

这是一座装饰华丽的建筑,被认为是建筑大师的杰作之一。布达佩斯歌剧院虽然在规模和容量方面不是最大的,但是被认为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在美丽和音响质量方面属于顶级的歌剧院之一,音响效果仅次于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和巴黎歌剧院,居欧洲第三位。

建筑前方是匈牙利国歌作曲者、歌剧院第一个音乐总监费伦茨·艾凯尔的雕像,他也是在布达佩斯爱乐乐团的创始人。还有一尊雕像是李斯特,匈牙利最有名的作曲家。

20世纪70年代,歌剧院的状况促使匈牙利国家下令进行大修。工程开始于1980年,至1984年结束。1984年9月27日,在距首次开放整整100年之后,重新开放。歌剧院除了演出歌剧外,还设有匈牙利国家芭蕾舞团。

10.台湾国家两厅院

建于1987年,两厅院为亚洲最卓越的表演场地之一。座落在台北市中心的博爱特区内,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两厅院(通称两厅院)为中式古典建筑,黄瓦飞檐、红柱彩梁,气势典雅壮观。分据南北向之两座建筑,环抱着四座广场,构筑出精美而富意趣的生活风景,是台北市重要地标之一,更是台湾展现精致文化艺术的殿堂。

两厅院的建筑内部采用各项先进设备及精良材质,具有世界一流的水平。其造型为中国风格,屋顶类似北京故宫之太和殿造型,拥有台湾罕见之重檐庑殿顶,围绕建筑四周有大型红色柱廊罗列,门厅内有达4层楼高的水晶吊灯。演出场地内部的隔音设备具国际水平,所有天花板、地板,及墙壁都经过精心设计和测量,以展现最完美的隔音效果。

其中,音乐厅的管风琴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管风琴。也因为本中心的地位与建筑特色,历年来成为不少外国元首及贵宾参访之所在,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哥斯达黎加前总统柯德隆、美国前总统福特夫人、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苏联前总统戈巴契夫等都曾是嘉宾。

两厅院成立之宗旨是以提升国家艺术水平为首要目标,陆续引进世界知名艺术家,如纽约爱乐、维也纳爱乐、玛莎·葛兰姆舞团、世界三大男高音等等。而国内的表演团体,如云门舞集、无垢舞团、优表演剧场、汉唐乐府,以及两厅院的重要附属团队——国家交响乐团NSO等,也一步步绽放光芒。这些团队在这20多年间一一踏上国际舞台。

音乐厅地下层是有363个座位的演奏厅,提供独奏会、室内乐等小型演出,以及讲座、说明会或示范讲座等。是两厅院中最精致的表演场地,也是台湾当代作曲家最佳的展现场域。地面层设有国家音乐厅文化艺廊,为长廊式览场地,办理文化艺术相关展览活动。

两厅院可以说是台湾文化最闪亮的橱窗,对内凝聚创作力,对外则代表台湾表演艺术的品牌。精采的表演,获得国内外人士的高度肯定,也铺下了国内团体迈向国际之路,成为国家对外交流与观摩的平台,让更多的人认识台湾文化之美。

11.美国鸡蛋大厦

美国鸡蛋大厦位于纽约州奥尔巴尼帝国广场,以椭圆形建筑设计为灵感,俯瞰形似鸡蛋,非常独特的造型,是纽约新标志性建筑。内有两间大型表演厅,其中一个可容纳450人,另一可容892人。“鸡蛋”造型或许并不独特,但它最厉害的地方为深植入地下六层的坚固混凝土梁撑,以承受得起建筑表面上方的鸡蛋形设计,让人完全看不到一根直立线条。

12.阿塞拜疆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阿塞拜疆位于俄罗斯以南,伊朗以北,土耳其以东,是一个人口约九百多万的中亚国家。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在这个充满伊斯兰文化的城市里成为了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是一种复合式文化地标。整个设计包括一个博物馆、一个图书馆和一个可容纳1000人的会议中心。这一综合性项目围绕中央广场将这一区域的住宅区、办公商业区和酒店等设施统一起来。相关政府表示:我们并不期望通过模仿或是复原历史而将城市与过去进行有机联系,而是要通过一个极具现代感的建筑设计重新解读历史在当下这个城市的意义。

这座流线型的建筑不断从地面向上延伸,曲线形的外观表皮将建筑各空间的功能区有效分割并很好地保留了其各自的私密性。另外,这一流线型和实际由地形自然延伸堆叠而出,并盘卷出各个独立功能区域。所有功能区域以及出入口均在单一、连续的建筑物表面,由不同的褶皱堆叠呈现。这种流线的堆叠有机地连接了各个独立功能区,并与此同时,不同的褶皱形状也赋予每个功能区以高度的视觉识别性和空间区隔性。博物馆的内部设计同时也与外部景观环境相呼应,为参观者提供相对开阔的参观视野。玻璃幕墙表皮给室内空间带来了充足的自然光。朝向北面的图书馆区域可以有效的控制自然光照射。一系列坡道设计连接了室内各个区域空间,并形成了一个连续的交通回路;空中通道连接了图书馆和会议中心。除此之外,设计师还在新广场上设计了一个公共论坛区域,作为整个文化中心的延伸。

设计师扎哈·哈迪德称“建筑中的Lady Gaga”。虽然风格现代前卫,但他的灵感也是源自历史文化。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精心计算的起伏外形,远看就像是个浑圆的阿拉伯文字,仿似流动般的皱褶弧形,犹如倾泻在地上一样,不着痕迹地连接了土地和建筑物;而循环往返的弧形线条象徵不同界别的艺术环环紧扣。

13.意大利凤凰剧院

威尼斯凤凰剧院,又名“不死鸟大剧院”,始自威尼斯共和国末代时期兴建。当时,在威尼斯18世纪的戏剧创作很有名,市区内也有不少剧场,它们都由富有的贵族所建造。不死鸟大剧院内设计原是巴洛克风格建筑,经第一次大火焚毁,在19世纪30年代由梅杜纳兄弟重建,大厅仿早期模样,其他地方则有浓厚的新古典主义风格。

威尼斯凤凰歌剧院落成于1792年,是欧洲最著名的剧院之一。一座欧洲的剧院,拥有中国神话中神鸟的名字。更具传奇色彩的是,剧院历史上曾三度失火,又三度重建,上演“凤凰涅槃”的神话!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天意,威尼斯凤凰歌剧院自建成以来,就如同凤凰神鸟一样,与火“结缘”。威尼斯凤凰歌剧院于1790年开始兴建,在建造工程尚未完成之时就遭遇火灾。之后,剧院经重建于1792年落成开幕,直至1836年,歌剧院第二次失火,被彻底烧毁。不过,人们马上就着手在原址上按原样对其进行了重建。一年后,它又如同浴火凤凰一般在原地拔地而起。

凤凰歌剧院曾于2003年“救火”参加第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演出该剧院曾首演的威尔弟歌剧选段音乐会。那场音乐会首次实现了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跨国多媒体合作,成为当年的焦点!

猜你喜欢
管风琴伯明翰音乐厅
小鹏G9成都车展全国首秀 重磅发布Xopera小鹏音乐厅
车主之友(2022年5期)2022-11-23 07:25:46
电子管风琴曲《赛马》的演奏实践研究
乐府新声(2022年3期)2022-11-21 08:38:48
伯明翰学派“黑色大西洋”表征政治研究
和声在电子管风琴即兴演奏中的应用研究
乐府新声(2022年4期)2022-02-28 06:28:12
伯明翰之夜
华人时刊(2022年21期)2022-02-15 03:42:40
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演奏技巧的对比性研究与思考
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 07:21:24
Foro Boca音乐厅
现代装饰(2018年2期)2018-05-22 02:50:27
迪士尼音乐厅
汉堡音乐厅漏水
环球时报(2017-09-04)2017-09-04 07:34:44
英国伯明翰犬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