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文本解读及教学思考

2015-05-25 10:13黄以霞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5年4期
关键词:夹竹桃相融相依

黄以霞

[摘 要]《夹竹桃》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作品,它采用朴实的语言、严谨的结构、富有张力的写作表现力来展示大师心中的夹竹桃。物我相融,托物言志,是这类文本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抓住语言来感悟季先生的人文情怀,领会他“物我相融”的写作情操。

[关键词]文本解读 状物类 对话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82

钱正权先生指出:语文课要有两种趣味,一种是真情,一种是感悟。真情是情趣,感悟是理趣。情理相依,才是完整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对状物类课文而言,物我相融,托物言志,是这类文本的本色诉求。在苏教版六年级课文《夹竹桃》中,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采用朴实的语言、严谨的结构、富有张力的写作表现力,向世人展示了他心目中的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让学生领悟文字背后的精神内涵,感受夹竹桃独特的人文魅力,是教学的重点。为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对“韧性”的解读,引导学生通过字里行间的探寻,感悟季先生的人文情怀,领会他“物我相融”的写作情操。

一、对话文本,辨析对比,感悟情怀

在《夹竹桃》的课文开篇,季羡林便表明了自己对夹竹桃的相知相依:它不名贵,也不是最美丽的,却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这一表达主体的呈现,给课文定下了情感的基调。接下来在课文第三自然段中,他采用浓墨,不遗余力地描写院子里的繁花:这里花团锦簇,五彩缤纷。在这个无比热闹的喧嚣之外,仅有一墙之隔的大门之内,却有另一个沉静安详的世界。这里静悄悄的,连盛开都是一声不响的,但开放却永没有停止,“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无论是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还是在深秋的清冷里,没有人看到它特别茂盛的时候,也没有人看到它特别衰败的时候。这种旺盛的生命力,是其他繁花所不能比拟的。这段鲜明的对比描写,正是季羡林先生对夹竹桃品行的欣赏和赞美,更是他与之“物我相融”的体现。

在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文本对话:为什么作者写了很多花草?和夹竹桃的描写比起来,描写繁花的语言表达形式有什么不同?你从中读出夹竹桃的内心是什么样的吗?

通过层层深入的阅读和感悟,学生逐渐走进夹竹桃的内心世界,与之共鸣,并由此触摸到季羡林先生那执著的内心律动,感受他的人文情怀。

二、品读词句,同构共生,物我两忘

在对夹竹桃韧性精神的挖掘中,季羡林通过第四、五自然段,写出了夹竹桃的执著的美、执著的静。在他的眼中,夹竹桃是安静的,开放的时候不声不响,连香气也是静悄悄的。香气虽然浓烈,但总是不经意地随风袭过。因为它的沉静,月色下总能带给人无限的遐想,让人感知到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并由此有了追求的动力和想象的空间。如果说永不枯竭的绽放是夹竹桃的外在魅力,那么月色下引人幻想的沉静,则是夹竹桃高雅品性的内在了。而这也正是夹竹桃韧性特征的第二个层次:智慧、淡定、安详。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如“悄悄”“一声不响”“叶影吹动”“花影迷离”等,一些关联词语,如 “……又……又……”等,让学生一边朗读,一边体会语气和语调的变化,感受表达形式中蕴含的丰富情韵。

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学生能够与文本同构,在品中生情,情动促品,达成“物我两忘”的阅读之境。

三、状物抒怀,人文合璧,情理相依

《夹竹桃》是季羡林先生真实表露人生志趣的一篇状物类名篇佳作,正如他在《散文集自序》中所言:“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我绝不下笔去写。”文如其人,一代国学大师的人文性可见一斑。让学生在理解文本言语的基础上,知人论世,深入感悟国学大师写作中人文合璧的独特魅力,是教师继续带领学生深入挖掘的目标。

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季羡林先生的写作缘起进行引导。如让学生搜寻和准备资料,从季羡林先生的求学经历、治学思想入手,让学生思考探究:为什么他对夹竹桃情有独钟?从收集的资料中,你有什么发现?从季羡林的人生经历中,你能读到什么?他身上有哪些精神是和夹竹桃一脉相承的?

真正的教学不是告诉,而是激活和唤醒。通过资料搜集和整合,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和感悟,既能够体验人生真情,又能够感受人生哲理,情理相依,实现语文课堂中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当然,对状物言志的课文来说,教师的教法处理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笔者相信,情理相依,人文合璧的教学情态,将是语文课堂的本色诉求,由此将带来语文阅读课堂的新突破。

(责编 莫彩凤)

猜你喜欢
夹竹桃相融相依
北怀集(其一)
夹竹桃下的人
心相融
家国两相依
相守相依
尹延新:天人合一 物我相融
我能让水油相融哦
夹竹桃:酷爱“模仿秀”的毒死人
行在柘荣,相融于神奇的山水间
夹竹桃借微商模式偷渡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