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繁华桃花坞

2015-05-25 20:40汤伟拉
中国收藏 2015年2期
关键词:桃花坞春牛唱词

汤伟拉

从久远历史中走来的桃花坞木刻年画,一路风尘,一路辉煌,送走一个个旧岁,迎来一个个新春。它寄托着吴地百姓祈福的夙愿,演绎着苏州民俗百态的变迁。当宁静的手艺时代已渐渐成为记忆,迎面而来的是喧杂的现代生活。其实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手艺,还有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积存。我们留恋的也不仅仅是像桃花坞年画一样的手艺,而是做手艺时那一片宁静而祥和的心境。

在苏州众多的传统民间工艺里,桃花坞木刻年画是一个值得苏州人骄傲的文化符号,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美术史、民俗史上确立了它应有的地位。桃花坞年画不仅广泛流传于江南一带和全国许多地方,而且远渡重洋流传到日本、英国和德国,特别是对日本的“浮世绘”有相当影响,被誉为东方古艺之花。

明朝中叶的苏州是富庶的江南名郡,商业繁荣,风景秀丽,人文荟萃,除文人书画异常活跃外,还聚集了一批民间美术匠师。富裕的苏州人讲究生活情趣,家中悬画随月令不同而更换。而年节风俗更是丰富多彩,这些都为该地年画的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清雍正、乾隆年间是桃花坞年画最繁盛的时期,这里聚集着数百名画工和印刷工匠。当时年画铺的名称,现在还留存在画面上,比如前期有“张星聚”、“张文聚”、“魏鸿泰”、“吕云林”、“陆福顺”、“墨香斋”、“春源”、“季祥吉”等,后期有“王荣兴”、“陈同盛”、“吴锦增”、“吴太元”、“鸿云阁”等。画师在画面上署名的,前期有桃坞主人、桃溪主人、墨浪子、归来轩主人、宝绘轩人、墨林居士、杏涛子等,后期有嵩山道人、吴友如、周梦蕉、金蟾香、符艮心等。

桃花坞年画继承了明代精湛的分版分色套印技术,一幅年画作品,由构思、起稿到完成,经过画稿、刻版、套印等步骤,工序繁多复杂。画师画出白描稿,刻工刻出墨线版和色版,一般分为红、黄、蓝、绿、紫五色,印刷工负责印制。画师创作的图画要适宜雕刻,线条清晰,且不能有太多转折,画稿要求构图丰实饱满,形象简洁生动,富有民间木刻版画的装饰趣味和审美情趣。

年画的尺寸,直幅的有大至四尺的“中堂”,也有小至五寸左右的“神马纸”;横幅中最大的有三张一套的“全景床帏”,最小的是五寸左右的“灯面”。刻印的神像、风景、什景图等一般有大中小三种,戏曲故事年画多为对开横幅,品种繁多。

桃花坞年画的题材格外讲究,主要有如下几类:祈福迎祥,有《和气致祥》、《天官赐福》、《万宝祥瑞》、《花开富贵》、《福寿双全》、《八仙庆寿》、《金鸡报晓》等;驱凶避邪,有《门神》、《灶君》、《关公》、《钟馗》、《姜太公》、《张天师》、《张仙》等;时事风俗,有《法人求和》、《苏州火车开往吴淞》、《刘军克复宣泰大获全胜》、《春牛图》、《十美踢球图》、《姑苏报恩寺进香图》、《洋灯美人》、《合家欢》、《黄猫衔鼠》等;戏曲故事,有《杨家将》、《忠义堂》、《西厢记》、《孙悟空大闹天宫》、《白蛇传》、《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三笑烟缘》、《定军山》、《苦肉记》、《战北原》等。

旧时卖年画的小贩,往往在新年前后挑担推车,远道而来,其情景如《清嘉录》所载:“城中玄妙观尤为游人所争集。卖画张者,聚市于三清殿,乡人争买《春牛图》。”我们可以想像,劳累一天后的人们,在油灯昏暗的光线里细细欣赏品味这些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年画所怀有的欢愉之情。画中的各色人物及有趣的故事情节伴随着他们度过了单调乏味的生活,给他们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

肩贩们把年画背在肩上走村串镇,每到一地,油纸一铺,年画一摊,有说有唱,十分生动。这些唱词各有传授,或祖传,或创新,唱腔也不尽相同,唱词大多使用苏州方言俚语。如《老鼠娶亲》唱词有:“年三十夜里闹嘈嘈,老鼠做亲真热闹。格只老鼠真灵巧,编掮旗打伞摇了摇。格只老鼠真苦恼,马桶夜壶挑仔一大套。”《掮龙灯》唱词有“正月里厢掮龙灯,小官弄仔无道阵。有个龙灯好像活仙人,当中靠仔老寿星,外加还要吹朝金。”通俗诙谐,成为颇具特色的节俗文化现象。

不同的地方贴的年画各不相同。大门由门神秦叔宝、尉迟恭把守,客厅则多贴《花开富贵》、《一团和气》,卧室挂的是《麒麟送子》,书房里则贴《五子夺魁》。悬挂年画要随月令不同而更换,正月十五、端午节、中秋节各有各的名堂,内容也从门神衍生出了其他民俗风物的题材,像祈福迎祥的《和气致祥》、《天官赐福》,刻画时事风俗的《春牛图》、《合家欢》、《黄猫衔鼠》等。

正可谓“巧画士农工商,妙绘财神菩萨;尽收天下大事,兼图里巷所闻”。而老艺人创作的技巧则是: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人品要俊秀,能得人欢喜。

猜你喜欢
桃花坞春牛唱词
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承研究
唱词(外一首)
常忆故乡打春牛
那唱词本上,满是回忆
插秧
苏州桃花坞与日本浮世绘比较研究
广西文场的曲词艺术特征研究
春日物语
互联网时代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