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凯
它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它不仅是中国有学校以来的第一部教科书,更是曾红极一时的小型百科全书。胡适、竺可桢、茅盾等,都以此书作为童年的启蒙教材。它教人爱自然、爱万物、爱同类,中西兼容,今古合一,可谓引导学生进入文明世界的向导。它就是《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我藏有一套《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读本,共四卷八册。书高27厘米,宽18.5厘米,四眼丝线装订,绵纸印刷。封面左上角贴着印有“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书名的竖写签条,扉页上印着《字课图说》和“苏州吴子城绘图、上海编译印书局印”的文字。扉页反面印有“光绪岁次辛丑孟冬月澄衷蒙学堂五次石印”字样,由此可知该书是1901年初版石印。而我国官方自1904年3月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教科书。
“澄衷蒙学堂”是上海第一所由中国人自己出资创办的班级授课制新式学校,《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是澄衷学堂印书处自行刊印的石印刊本,供幼童发蒙之用,有汉字辞书的功能。其初版于1901年,即清光绪二十七年。推出这部教材的澄衷蒙学堂始建于1900年,是清末企业家、沪上“五金大王”叶澄衷出资兴办的义学。1901年4月,澄衷蒙学堂开学。澄衷蒙学堂开创伊始,并没有现成的教材,由此便组织力量自编教材。《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由首任校长刘树屏主编,书名据说由书法家唐驼书写。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全书四卷共八册:
第一册为凡例、目录和检字索引。
第二册为卷一,所收汉字包括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山川河岳,各国知识、地方小志等。
第三、四册为卷二,所收汉字涉及人事物性、乐器武器、花鸟鱼虫、矿物金属等。
第五、六册为卷三,所收汉字为度量衡、日常生活、农业工业、虫豸动物、野生植物等。
第七、八卷为卷四,所收汉字属较抽象的人类活动和语言文字。
全书共收录汉字3291字,另附216个同音、同义的异体字(附在3291个正字之内)。每字均以反切法标注读音,再详解字义,并列出应用举例,对初学汉字者颇有裨益。此书精彩之处尤其在于书中刊有插图762幅,分布在各卷,有地图、人物、花鸟、建筑、器物等,大小不一,大者半框,小者半框六幅。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出版后,由于该“图说”不但展示了本土历代所传承的文明,还吸收和传播了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以其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而成为当时红极一时的小型百科全书。同时,它也成为了与清末学部所颁发的、维新派商务印书馆印行的“新学制课本”所抗衡的惟一传统课本。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问世时,中国社会正处在西学东渐、中西文学交融的时期。它虽为蒙学教材,但并不拘泥于旧中国固有传统,而是编入了许多西方新的科学知识,连刚在中国出现不久的锌、锰、铂、钾之类的化学元素名称也已选入其中。
这种特殊的印记体现在对一些文字的解释中。以“电”字为例:“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曰电。”并由“电”的概念扩大到“雷”:“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雷声必在电后者,光行较速于声。如施放火炮,先见火后闻声也。避雷之法,勿近铁器,勿着湿衣,勿倚高墙,勿开窗户。屋高设防雷杆,可以引电入地。”为小学生提供了有用的防雷知识。
对于“议”字的解释也很科学:“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申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字里行间,申明了西方的议会制度。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创制得益于二人,一位是澄衷蒙学堂的创始人叶澄衷先生(1840年至1899年)。叶先生是清末沪上巨贾,有“五金大王”的名号。他热心赈济、救贫和办学,曾创办“怀德堂”、“忠孝堂”、“义庄”等慈善机构,晚年倾巨资创办“澄衷蒙学堂”,对教育事业贡献良多。另一位是澄衷蒙学堂首任校长刘树屏先生(1857年至1917年),他运用博古通今之学问,倾力编撰而成此书。作为有史以来第一部学校编纂的语文课本,《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其精神传承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国民字课图说》,还影响了同时代的《共和国教科书》,可谓是近现代中华语文课本的典范。
可见,《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既是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又是一部小学字典,同时还是一部解释字根意义、正本清源的说文解字。出版于1901年的这套发蒙之书,洋溢着一股荡涤人心的清新、刚健、自然之风,它教人爱自然、万物以及同类,中西兼容,今古合一,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给予读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烈意识。而道德与知识的合拍,则可谓引导学生进入文明世界的向导。
读了此书,你就会明白陈丹青先生那句欣喜不已的话:“现在的孩子看到这部书,不知要该多开心了。”诸多知名人士如胡适、竺可桢、茅盾等,都以此书作为童年的启蒙教材。胡适到上海造访澄衷学堂旧识时曾说:“中国自有学校以来,第一部教科书,就是澄衷蒙学堂启蒙读本即本书,这一部读本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历史性的价值。”
该书从印制发行到现在已有100多年历史,书页有些发黄,封面和封底虽然有些磨损,但是内中书页还很完整,目前在古籍市场上很难见到。《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被后人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能幸存至今实不容易。此书真可谓“百年课本,历久弥珍,开卷抚之,诵声朗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