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非指示性”教学设计

2015-05-25 19:29郑逸农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短处感性内容

郑逸农

【设计特点】

本篇运用“非指示性”教学设计中“基于自主梳理”的样式设计。该设计主要用于研究色彩浓厚的学术论文等文本。自主梳理,笔者在此处界定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梳理学术论文类文本表达的内容和思想、特点和技巧,以及其中精辟的见解、精彩的语言,从中获得思想美的启迪和语言美的享受。

该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和步骤为:教师介绍学习方式;学生诵读感知;自由式补充梳理;积累性美读;总结学习收获或启示;教师推荐课外阅读篇目。

该教学设计的标志性环节是“四梳理”:一梳理内容和思想,说说自己的概括;二梳理特点和技巧,说说自己的理解;三梳理精辟的见解,说说自己的评价;四梳理精彩的语言,说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展开】

一、教师介绍学习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位叫陈炎的学者写的学术论文《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准备采用自主梳理的学习方法,每人主动对课文进行梳理概括,然后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这堂课的学习质量如何,就看各位梳理和概括的质量了。

二、初读课文,说说感受

每人以默读的方式自主阅读课文,然后用一句话写下自己读了此文后的感受,尽可能真诚、细腻、个性化(三个要求逐级提升)。

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并相互评判,说说达到了三级要求中的哪一级;之后教师从每个小组中随机抽点一人向全班介绍,边介绍边自评和互评。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初读感受,与学生交流:读完这篇学术论文,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中国与西方的文化有了一个整体而深入的认识;同时我深深体会到,读书就是站在智者的肩膀上看世界。

三、讨论学习内容

每人独立思考:本文哪些方面值得学习?让每人从学科特点、文体特点、本文特点三方面依次考虑,找出本文特有的、特别值得学习的内容,边想边在备用纸上写下几个关键词。

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形成基本共识;再由小组长向全班介绍,形成基本共识;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想法(如果前面没有形成基本共识,那教师介绍的过程就是征求意见和讨论共识的过程):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说,首先要梳理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其次要梳理一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和技巧;而从文体以及本文自身的角度来说,有两点很值得学习,一是精辟的见解,二是精彩的语言。由此可以分出四个方面来学习:第一,梳理文章的内容和思想,说说自己的概括;第二,梳理文章的写作特点和技巧,说说自己的理解;第三,梳理精辟的见解,说说自己的评价;第四,梳理精彩的语言,说说自己的感受。如果自己认为还有值得梳理的地方,课堂上再给出一个自由学习的时间,每人自主梳理。

教师的用词可能与学生的差异较大,但主要意思会逐渐形成共识;同时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讨论学习内容,意在体现“自主成长”的“非指示性”教育理念,在课堂上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引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

以下按四个方面来预先设计。课堂实施时可能会根据学生的意见随机做些调整。

四、一梳理内容和思想,说说自己的概括

分三步进行,每一步的程序都是先独立完成,再参与小组交流,形成小组的最佳答案;然后派代表向全班介绍,形成班级的最佳答案;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梳理心得。

第一步:续接标题,形成一句短话,概括全文内容。

要求:意思完整,但不必过于具体。

教师梳理的基本心得: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各有长短,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

第二步:继续细化,形成一句长话,反映全文内容。

要求:将刚才的一句短话代入具体内容,使之句意明确。

教师梳理的基本心得: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各有长短,中国文化的长处是在感性和理性之间的艺术和工艺;短处是在感性和理性两极的体育和科学;西方文化的长处是在感性和理性两极的体育和科学,短处是在感性和理性之间的艺术和工艺;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第三步:概括段落,说说大意,细化全文内容。

要求:依次概括每段话的大意,不需要具体。

教师梳理的基本心得:第1段:总说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长处与短处;第2段:细说西方文化的长处(体育与科学)。第3段:细说西方文化的短处(艺术与工艺)。第4段:细说中国文化的短处(体育与科学)。第5段:细说中国文化的长处(艺术与工艺)。第6段:细说中国文化长处艺术与工艺对短处体育与科学的影响。第7段:批评一些错误观点,阐明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第8段:强调重视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仍具有两种社会功能。

五、二梳理特点和技巧,说说自己的理解

作者在阐述以上内容和思想时,写作上有怎样的特点和技巧?每人放眼全文,积极发现,准确归纳,每条都先用一句话概括,再展开说说,然后说说表达效果;要求简洁、准确、全面(三个要求逐级提升);边研习边在备用纸上写下关键词句。

学生独立完成后,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由小组长领头,整合出本组的基本答案,向全班介绍,边介绍边自评和互评。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梳理心得(根据课堂学习情况随机取舍)——

本文在写作特点上有三个特点和技巧,一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给人一个总体的印象;再分说西方和中国的文化的长处和短处,给人具体的感受;最后总说应该采取的态度,给读者启发。这样写的好处是:条理清楚,由外而内,层层深入。二是中间的分说部分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将中国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对比着写。这样写的好处,除了条理清晰,还能突出所写文化的特点,让人印象更深刻。三是举例小而不细、简而不浅,比如举出西方的悬崖跳水和赛吃运动、中国的气功和太极,例子很小,也不细写,点到为止,但典型性强,说服力大,读者印象深刻。

六、三梳理精辟的见解,说说自己的评价

作者在阐述中国和西方的文化资源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每人自主梳理,说说自己印象深刻的或喜欢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基本评价。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由小组长整合本组的评价亮点,向全班介绍。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梳理心得(根据课堂学习情况随机取舍)——

下面这些句子,见解精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2段:“西方人的体育事业不仅为了锻炼身体,也不仅为了弘扬国威,而且是对人类感性生命力的探究,是一种肉体的沉醉。”称西方人的体育是“肉体的沉醉”,见解深刻而且新颖。第3段:“西方人也有琳琅满目的艺术精品,但在很大程度上,西方式的艺术常常被科学化或体育化了。”称西方式的艺术被科学化或体育化,令人耳目一新,颇有新意。第3段:“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研究雕塑,从透视学的角度来研究绘画,从几何学的角度来研究园林,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研究小说,结果是研究来研究去,惟独忘却了艺术本身的审美目的。”这句话表达够犀利,见解也够深刻。第6段:“在感性方面,中国人的体育活动不像西方,以宣泄肉体的感性生命力为能事,而是感性中有理性,肉体中有精神。这一切,都使得中国的体育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被艺术化了。”这个见解颇有新意,而且颇有深度。“仔细分析,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四大发明也无一不具有工艺的成分,而非纯粹的理论科学。”这个见解我一半赞同,一半不赞同。第7段:“如果我们的前人不是将自己的心智集中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研习上面,而将主要的精力运用于数、理、化的探讨之中,也不至于在鸦片战争中败在船坚炮利的西方人手里。”作者就这个观点进行批判,似乎不很正确。

七、四梳理精彩的语言,说说自己的感受

作者在阐述中国和西方的文化资源时,有许多精彩的语言,每人自主梳理,说说自己印象深刻的或喜欢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感受,要求说得细致、深入、个性化(三个要求逐级提升)。独立完成后先在小组内交流,之后每组推出一位代表,向全班介绍,边介绍边自评和互评。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梳理心得(根据课堂学习情况随机取舍)——

第2段:“西方人的科学事业不仅是为了发展生产,不仅是为了改善生活,而且是对人类理性生命力的探究,是一种精神的沉醉。”这句话采用“不仅是……不仅是……而且是……是……”的句式,从多方面和多角度表达了西方人对科学事业的极度陶醉和追求,把意思表达得充分、透彻,读来也有酣畅淋漓的痛快和惬意。本文运用这类句式有好多处,比如这句话后面的语句,就运用了“不仅可以……可以……可以……而且可以……”的句式。第4段;“古代中国人可以通过反复测算而为圆周率的π值找到一个相当准确的数据,却不可能建立一种欧几里得式的几何学体系;古代中国人可以通过反复实践而建造起天坛祈年殿式的精美建筑,却不可能建立一种牛顿式的力学体系。”这句话运用对偶和对比的方式,来揭示中国的科学重实践轻理性的特点。其中,用对偶能把意思表达得更充分,用对比能把意思表达得更直接、更突出。第4段:“中国人丝毫也不比他人愚钝,然而理性的翅膀一旦绑上实用的铅砣,就难以高飞远举了。”这句话读来既有美的享受,又有哲理的启迪;生动的比喻把意思表达得形象具体而且深刻。

八、自由式补充梳理

在前面统一梳理内容的基础上,再给出一个自由学习的时间,让每人个性化地补充梳理,根据自己的需要,就自己感兴趣的或有疑惑的内容自由梳理,让学生的心灵和智慧自由绽放。

九、积累性美读

先聚焦新鲜字词,边读边积累,因人而异,不求统一。每人独立过关后,先在小组内相互检测,然后由教师现场检测。

再聚焦妙语佳句,美美地读,读出感受和享受,并熟读成诵,生成积累。本文见解精辟和语言精彩的语句,都是美读和积累的对象。

最后让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营造氛围,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十、总结学习收获或启示

下课前,每人说一句结束语,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或学习启示。要求总结收获准确、全面,总结启示深刻、独到。

先在备用纸上写下来,然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并相互评判,说说达到了要求中的哪一级。之后教师随机抽点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各2人向全班介绍,边介绍边自评和互评。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学习启示,继续提升学生的认识:这篇学术论文,称得上是“双美”:见解美,语言美。见解之美,体现在深刻,甚至体现在独特;语言之美,体现在生动,甚至体现在隽永。值得我们以后写学术论文时学习和借鉴。

十一、推荐课文阅读篇目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同时“得益于课外”,需要课外阅读。我再向各位推荐两篇文章,一篇是陈炎在上海师大人文学院的讲演稿,一篇是评论文章《肉体的沉醉和精神的沉醉——读陈炎〈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各位可以到图书馆借来读,也可以打开班级语文学习博客阅读(已经粘贴在上面了)。读后请你主动留言,参与交流。

[作者通联: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短处感性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不能总盯着别人的短处——《小乌鸦》读后感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主要内容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感性的解放与审美活动的发生——对马克思一个早期思想的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