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明 曾维平 廖肇银 周克根
在江西省弋阳县圭峰中学,全校615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就有410名。圭峰中学专门成立了“关爱一名留守生、帮助一名贫困生、转化一名学困生、感化一名问题生、留住一名厌学生”五个一工程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留守儿童管理制度,教师成为了“代理家长”。一个个特别而温馨的“代理家长”“学生乐园”,帮助留守的孩子走出了心灵的沼泽,树立了生活、学习的信心。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在这里得到了他们渴望的关爱和照顾。
“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了。”在浙江省义乌市稠州中学会场内座无虚席,这里正召开着一场特殊的家长会。来自江西省弋阳县圭峰中学的百名学生家长在这里聚集一堂。会场播放的视频里,孩子一句稚嫩的呼唤,让在座的家长无一不为之动容,不时有人默默拭去眼角的泪水。
在圭峰中学400多名留守学生中,有近200人的家长在浙江务工。爸爸妈妈出去打工了,这成为很多留守儿童对家长的全部认知。自己的父母究竟在做什么?他们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工作……可不可以有这样一个机会让孩子去了解父母,也让父母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经过周密考虑,圭峰中学的领导们决定在孩子们父母的务工地和家长们见个面。2013年12月中旬,圭峰中学校长路光生带领学校12个班主任奔赴浙江省义乌市和浦江市,在那里召开了一场特殊的家长会。
“反响非常好,很多家长都哭了,有的夫妇俩都来了,他们中间有的三四年都没有回来过。通过这样一个方式,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一些家长会后时不时打来电话,有的专门来到了学校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以前大部分家长一两个月打一次电话,现在一个星期打几次电话。他们对学校工作更配合了,也更加关心孩子了,这奠定了我们家校合作的基础。”学校领导对这次家长会的效果是满意的。
有名在玻璃厂上班的学生家长会后邀请教师到他烧制玻璃的工地参观。“环境十分恶劣。这种工作的危险性对于孩子来说是体会不到的。”看了务工现场的教师们都很受触动。当校方把这名家长工作的场景拍成视频带回来给学生看时,孩子当即泣不成声。“没有切身体会,平日里学生对电视里或周围发生的事故并不在意。当知道爸爸妈妈冒着生命危险这么辛苦地工作,许多孩子开始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了。”教师们表示。
为了开好这次家长会,圭峰中学做了许多前期工作。“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现状和家长关心的事,然后确定与家长沟通的话题,并把学生想要对父母说的心里话拍成视频。在会场上除了关于学校情况的报告外,还安排了家长与班主任单独交流的环节。”
“这次外地家校研讨会拉近了学校与家庭的距离,增强了家长与学校的沟通、理解,真正使家长成为学校工作的支持者、配合者,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路光生对记者说道。家校合作是圭峰中学管理留守儿童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创新家校合作模式,学校除了召开家长会,还让家长到校参加监考、参与到学校具体工作的管理中来。
严某是圭峰中学八(2)班的学生。由于父母都在义乌打工,他被托付在姑姑家。疏于管教的他性格比较暴躁,做事容易冲动,经常欺负同学,成绩也比较差。“我认为他是我需要花费很多精力,重点照看、改变的问题生。”严某的班主任张胜祥说道。趁学校组赴浙江义乌、浦江开家长会的时机,张胜祥与严某的父母单独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交流。“我逐渐了解到了一些我所不知道的细节。他从小与姑姑一起生活,姑姑只注重对他的物质保障,对于他的教育却几乎为零。他在这个环境下养成了散漫的性格。”针对严某的情况,张胜祥决定从行为习惯入手,为他制订帮扶计划。“对于上课没有规矩的缺点,不能指望他一天、两天就能改变,要循序渐进。有了好的表现,就及时表扬、鼓励;发现不良行为,不是简单的批评,而是告诉他应该怎么样,因为在他的内心并没有真正建立作为一名学生的标准。”就这样,一个月过后,经过张胜祥无数次的提醒、鼓励,严某慢慢改掉了上课随意说话、迟到、睡觉等毛病。在学校的一次集体大扫除上,张胜祥惊喜地发现,平时爱偷懒的严某竟然满头大汗打扫卫生,而且还打扫得很干净。于是,张胜祥对他说:“小严,你还是个劳动能手啊,真够棒的!”并号召全班同学向小严学习。没想到这件事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这之后的劳动中,再没见过严某偷懒,学习上也比以前努力了。“看着他的变化,对比他以前的种种,很难相信这就是那个曾经让我时时牵挂、时时担心的问题生了。虽然这个过程有些漫长,但是毕竟我们等到了这一天。”看到严某令人惊喜的转变,张胜祥颇有感触。
2014年2月16日,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七(1)班班主任邱国华在清点班上人数时,发现学生林某没来上学。他急忙与其家长联系,家长告诉老师:小孩不愿学习,想辍学。邱国华与数学教师徐良明便立即骑车来到十公里外的耕源村林某的家中进行家访。他们了解到,林某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因缺乏父母关爱,加上该村与学校不通车,交通不方便,生活上也遇到一些困难,林某便产生了辍学念头。为此,两位教师首先跟家长做工作,终于说服了学生母亲留在家中照顾小孩。回到学校后,邱国华便与林某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一起解决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林某学习态度慢慢有所改变,第一次月考就考出了优异的成绩。但事情并非一帆风顺。一天,林某又没有来学校,他的母亲打电话给班主任,问能不能来家里一趟。邱国华接到电话,立马骑车到了林某家。了解情况后得知林某因处在叛逆期,与母亲因生活琐事发生了矛盾,便与家里人对着干。邱国华为此耐心地为林某做心理疏导工作。另外通过了解,林某与同学在平时的交往中并不是很和谐。有一次,他与班上一名同学起了争执,感觉自己吃了亏,私自跑回家,说不读书了。邱国华再一次来到他家家访。“对比较任性的学生,只有学校与家长紧密联系,才能形成教育合力。”邱国华说道。林某感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爱,也开始安心努力学习。林某父母非常感动,拿出家里的土鸡蛋要送给他,被其婉言谢绝了。期中考试时,学校通知林某的母亲作为家长代表,协助学校进行监考,她愉快答应了。
为了更好地管理留守学生,圭峰中学不仅专门成立了上述五个一工程结对帮扶活动领导小组,还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留守儿童管理制度。在这一对一的帮扶活动中,教师成为了“代理家长”。每位教师要根据所帮扶对象的特点,制订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工会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为达到帮扶效果,学校每周向学生分发“圭峰中学师德师风问卷调查表”;每学期末,学校对“五个一”活动开展评比,评出“五个一”活动标兵,并作为师德师风考评加分项。
为了给每一个留守儿童全面发展的机会,圭峰中学从硬件和软件上配备面向留守学生的设备,让他们拥有快乐的童年。
对学生的安全管理在圭峰中学是被当作重点工作来抓的。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领导与教师,班主任与家长、学生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分管领导与功能房教师签订安全责任状。安全教育不仅体现在课外,还贯穿于学校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通过这些举措,学校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为了培养学生吃苦精神,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和实践水平,学校还开垦了两块地作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我们通过让学生了解灌溉等劳作知识,帮他们树立劳动观念。”学校党委书记卢军介绍道,辣椒、茄子、花生等农作物一一出现在劳动实践基地内,有的还上了学校食堂的菜谱。“学生们干起活来热火朝天,吃着自己种的菜有滋有味。”学校的教师说起此事津津乐道。
学校还以德育活动为载体,每月设一个德育主题。针对每一主题开展多项德育活动,为学生精心开设了篮球、足球、绘画、舞蹈等一个个兴趣小组,班班还设有读书角。学校在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