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宇环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厌学的现象,这与教材内容和考试制度有很大关系,与教师教法的关系更为密切。课堂上教师主讲,教学手段单一,学生被动机械的听讲,学生能力不能得到提高,课堂的主体位置颠倒,使原本应该充满活力的课堂变得沉闷。
2012年,我区进行了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教学,在区教育局领导、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大胆探索实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的使用、活动课的开展、课外活动甚至生活中语文活动的指导等等,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也解决了学生厌学的问题,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侧重引导,学生课上表现积极主动,课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一、充分运用电教媒体教学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今天,我们应该大胆使用电教媒体教学,这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主旋律,它往往能变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变难为易,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首先说一下录音媒体的使用,它能使学生由接受单一的文字符号信息转化为可以形象感知的声音,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由于学生认知水平不高而带来的无法完全接受文字符号所传递的信息问题,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上《口技》一课时,我给学生放口技表演的录音,学生如临其境,学生能深切感受到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多种电教媒体的综合运用,能创设各种有形、有声、有色、有情、新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直观、形象、感人、逼真的课堂气氛中,情境交融,不断受到感染,有助于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也有助于学生全面感知、理解课文内容。比如把《皇帝的新装》制成动画课件,使学生从动画形象中真实感受皇帝蠢笨可笑的丑态,激发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兴趣。再如播放《智取生辰纲》的录像片断,再唱一曲《好汉歌》,让学生在荡气回肠的情境中受到一次生动的善恶美丑的熏陶和教育。这些声像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使教学内容直观可视,有时还能营造氛围,渲染情绪,使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受到审美和情操的教育,这些效果都是枯燥的讲析法所无法达到的。
二、开展生动活泼的语文活动课
活动课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和参与性强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活动课的方式丰富多彩,但所有活动课的开展都离不开课堂的教学内容,因为课堂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所以我们开展活动的原则是应该紧紧围绕并服务于课堂教学。比如:在上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课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以“青年一代怎样报效祖国和人民”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爱国主义精神。另外我们开展语文活动课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技能,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实践,让学生始终处于动态活动中并居于主体地位。比如在上《变色龙》一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把课文改编成课堂短剧来表演,通过引导学生品评演出的情节、动作、语言、神态、独白等环节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如上《孔乙己》一课时,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四文铜钱的动作,以及先后两次喝酒的不同情节,我们都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自行组织登台表演,从而加深学生对关键字词和场景的理解。以演剧来代替讲析,学生喜闻乐见,不仅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还能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语文活动课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和发展的环境,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有所学、有所得。但在活动的开展中我们要充分注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对于同一班级的学生,教学内容也不要千篇一律。教师在活动中起指导、点拨和启示的作用,要让学生自己努力探索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自我尝试后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真正地让学生在活动课中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理应得到重视。所以,我们要努力把语文教学的课外活动延伸到社会中去。组织旅游,让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秀丽、壮美;开展夏令营活动,带领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这些可以解决学生作文无材料可写的苦恼,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头脑,增长学生的见闻。我们还可以结合语文教学,带领学生到商业街、社区、街道走一走,让他们从广告、招牌中寻找不规范的汉字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提高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了解当地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和民俗民风,让学生掌握课堂上学不到的语文知识,得到课内不能进行的能力训练。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提倡并鼓励学生自行组建各种兴趣小组和文学社团,并且在社团的安排下,可以组织各种活动,如阅读辩论、习作修改、征文竞赛等,我们教师只是在各个环节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点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使社团活动真正成为语文课外活动的一个重要阵地。语文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但课内仍是教学的主阵地,必须先把规定的教材教好,再使每一篇精选课文发挥最大的示范教育作用。在此基础上再配备与课内教学紧密联系的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从而形成课内课外互联互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
总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一线教师要从工作需要出发,精心设计和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其成为治愈学生厌学语文的一剂良药。我们还应该大胆实践探索新的教学手段,使语文教学在多种教学手段的帮助下得到优化。
(责任编辑 刘新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