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
2015年4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双方一致同意将中巴关系推升到“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新高度,所签署的据称总额达460亿美元的50多项双边合作文件,更是引人瞩目。有人欢欣鼓舞,满怀期待;也有人心生疑惑,犹豫不决;还有人看空其前景,质疑决策。那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中巴合作大单到底意味着什么?又会有怎样的前景?
巴基斯坦是世贸组织成员,市场开放水平较高。当前政府将经济振兴作为第一国策,但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不足以支撑其经济发展目标。公路密度远低于其他南亚国家,铁路布局失衡、线路和机车老旧,海运和内河航运受基础设施制约严重,通信需求增长较快但普遍服务不足,发电不足且电网建设落后。要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需要大量的投入。
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领域所具备的全球优势较为明显。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917.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421.1亿美元,首次实现三项业务均超越千亿美元。中国工程企业不仅在营业额上不断实现突破,在交通基础设施、电力通信、采掘业、制造业等领域的工程建设具备较强竞争力,而且在项目投融资、运营等方面积累了更加丰富的经验,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与尝试。
作为连接“一带一路”中“一带”与“一路”的重要通道,中巴经济走廊既需要“软”和“硬”环境的联通,又需要产业与经贸合作等实际内容的填充。纵观中巴合作大单,双方的合作项目集中于能源资源和基础设施两大领域。巴基斯坦将资源转变为财富的能力不足,要素境内流动的通道也不流畅,而中巴合作项目主要回应了上述关切。从短期、中期和长期来看,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都有利于维护各方利益:
短期来看,中巴合作项目的启动,必将在当前国际能源价格低位时期以较低成本带动资金、技术和人员等各类要素资源向中巴经济走廊集聚,增加中国对巴相关物资、设备的出口,有效发挥中国制造业大国的优势,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巴基斯坦政府和民众的收入。
中期来看,中巴合作项目的推进,尤其是早期收获项目的完成,可以大幅改善巴基斯坦贸易出口能力和国内要素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在吸引外部资源的同时,促使巴基斯坦本国市场整合水平提升,并发挥带动作用,通过溢出效应促进当地技术进步,撬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长期来看,中巴合作项目的完成,能够大幅改善中巴经济走廊的贸易投资环境,为“一带”和“一路”的大通道连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将为巴基斯坦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撑。现有合作项目的完成为中巴未来合作打下基础,也能够促进巴基斯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必须认识到,中巴合作大单并不意味着所有项目同步启动,在当前巴基斯坦财力有限、国内安全形势不稳定的情形下,全面推进可能导致施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急剧增加。中巴合作项目自身之间也可能存在发展的路径依赖,同步推进合作项目难度增加。要想充分实现中巴经济走廊的发展目标,需要有步骤地推动合作项目。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仅意味着政治和外交上的表态,更需要建立起实实在在的经贸纽带,能够吸引包括中巴企业在内的各方的兴趣,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下滑,结构性矛盾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较大制约。2014年中国财政收入增长8.6%,但在“营改增”完成后,财政收入增速有可能进一步放缓。如何将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确实存在不同的声音。需要认识到,中巴合作大单并不是中国政府埋单的冲动,而是在政府引导下各方力量的协同配合。规模虽大,但是可以通过运营收回投资的电力、交通基础设施等项目,以及自身具备偿债能力的资源开发项目。多数项目的中方参与企业对中巴关系稳定发展的信心较强,愿意将眼光放得更远,在多方筹集前期施工资金后实现现金流的可持续。
中巴合作空间大、前景广阔。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和作用发挥,不仅决定了两国间经贸的往来,更可能成为中亚国家和我国新疆出海的重要通道,对于促进中国中西部地区向印度洋的开发、促进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标杆和示范,具备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