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
面对即将到来的台湾“大选”,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的两岸政策主张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蔡英文在4月9日民进党举行的2015年首次“中国事务委员会”上通过民进党发言人郑运鹏转述了其讲话与立场:“她充分理解各界关切,也体认民进党重返执政在两岸关系上必须承担责任,‘我们有信心可以处理好两岸关系,避免意外,更不会挑起矛盾、冲突和对立。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维持两岸现状,即维系台海和平及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现状,这是两岸关系的核心,也是民进党重返执政后将致力的目标”。4月15日,蔡英文正式被民进党中执会提名代表民进党参加明年“大选”,在随后的演讲中蔡英文进一步阐述了她的两岸政策主张。蔡英文对两岸政策的新主张是什么?应当如何看待?
“维持现状论”自相矛盾
单就“维持两岸现状”的表面字意而言,应当说较为理性与合作,尽管没有新意与进取之意,但似乎并不否定“九二共识”(她没有、也不可能明说)。也就是说,“维持两岸现状”是一种“虽不满意、但可接受”的主张。蔡英文将“维持两岸现状”作为未来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说明她认可马当局的两岸政策主张,认可过去几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成果与发展现状,否则就应该“调整与改变”,不应当“维持”。
然而,善于玩政治语言游戏的蔡英文,她在另一个场合关于两岸关系的谈话就让其两岸论述漏洞百出,不攻自破。蔡英文在回应即将在上海举行的“国共经贸文化论坛”时表示,“民进党的立场就是跟国民党不一样。过去几年,台湾民众对马当局处理两岸关系最不满意的就是把国共关系当作两岸关系在处理”,而且表示“国民党不要再继续犯这样的错误”。
既然蔡英文认为过去几年马当局处理两岸关系是错误的,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发展现状是不满意的,那就应当调整和改变,让台湾人民满意,为何还将“维持两岸现状”作为未来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不是自相矛盾、自打嘴巴吗?在正式被提名代表民进党参加下届“大选”后的演讲中,蔡英文又表示两岸关系要“超越既有国共关系框架,建立常态化两岸关系”。既然要“超过既有框架”,又如何能“维持现状”,这不是在企图改变现状吗?
其实,这种矛盾的论述,是蔡英文在两岸关系问题上的一贯作法。显然,蔡英文提出“维持两岸现状论”,是为了选举所需,是在欺骗选民,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向美国表态,以便获得美国的认可,不要重蹈上次“大选”时被美国人“出卖”的结局。观察蔡英文提出两岸政策论述的时机、措辞与用意,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美国人讲的。蔡英文是在“中国事务委员会”上听取了其亲信民进党秘书长吴钊燮访美报告之后才提出两岸政策论述的,说明民进党与美国有“黑箱作业”,可能达成了某种共识。因为美国人对于未来可能执政的蔡英文能否处理好两岸关系没有信心,一直持怀疑态度,担心她执政后像陈水扁一样制造“意外”或“麻烦”,引起两岸的冲突和对立。
从蔡英文的政治立场与她对台海时局或选情的决断观察,她提出的“维持两岸现状”就是其参加“大选”的两岸政策论述的主轴,未来不可能会有更令人期待的论述与主张。她不会承认“九二共识”,更不会承认“两岸一中”,也不可能“冻独”(纲)或“弃独”,这是由蔡英文的政治本性决定的,也是民进党的基本政治立场决定的。可以预期的是,蔡英文依然会继续玩政治语言游戏,在“维持两岸现状”的基本原则下,继续打着两岸“交流”、“交往”、“和平”等名义与旗号,策略性地表达没有“台独”语言的“台独”立场。这就预示着,如果蔡英文明年赢得选举,民进党重新执政,两岸关系不可能维持既有相对稳定的现状,两岸两会协商必将因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而宣告中断,两岸关系倒退不可避免。
要建立怎样的“常态化两岸关系”
4月15日,蔡英文在获得民进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后,发表了“找回自信,点亮台湾”的主旨演讲,她提出:“下一任总统,必须要肩负‘超越既有国共关系框架、建立常态化两岸关系的使命”。那么,蔡英文究竟要建立怎样的“常态化两岸关系”?
蔡英文两岸论述的立足点是批判两岸关系发展现状,一再强调两岸关系不是国共关系,这是民进党与蔡英文近年来攻击马当局两岸政策的最重要论述,也是“污名化”国民党的重要手段。随着“大选”的到来,蔡英文进一步强化这一论述,她表示,“在国民党政府执政的这段时间,感觉到国民党和中国大陆尤其是共产党之间做了一个协议,之后再用各种方式操作,要求台湾人民接受”。因此她强调,“两岸的关系不是政党对政党的关系,而是政府对政府的关系,这个才是我们共同期待的”。蔡英文还表示,台湾的“对外关系”最受注目的是两岸问题的处理,“两岸关系不是国共关系,未来也不会是民共关系”;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维持两岸现状”;未来台湾无论是哪一个党执政,两岸关系都必须以台湾人民的意志为依归,“下一任总统”必须要肩负“超越既有国共关系框架、建立常态化两岸关系”的使命。
蔡英文的这一论述是非常荒谬与矛盾的。国民党是执政党,国民党执政当局处理与大陆的关系,当然是两岸关系,不是单纯的国共关系。就像民进党过去执政,不能说那时的两岸关系就是民共关系。两岸往来互动或两岸关系是非常多元与丰富的,既有民间关系,也有非民间关系;既有政党关系,有“准官方关系”(两会互动协商),也有“官方关系”(两岸事务部门的互访与互动),不能任意扭曲。蔡英文一方面将“维持两岸现状”作为未来可能的重新执政后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却完全否定两岸关系现状,这种漏洞百出的论述,无法自圆其说。
蔡英文提出的“建立常态化两岸关系”,究竟是何种“常态化的两岸关系”?是建立稳定、健康、和平及经济合作大发展的“常态化两岸关系”,还是制造动荡、紧张与危机重重的“常态化两岸关系”?如果是前一种“常态化两岸关系”,当然是人们期待的、向往的,但依蔡英文强硬的“台独”政治立场与“逢中必反”的政治心态,前一种“常态化两岸关系”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她所建立的“常态化两岸关系”只能是紧张的、动荡不安的。
将两岸关系视为“对外关系”,有“改变现状”之虞
蔡英文在“找回自信、点亮台湾”的演讲中表示,“全力推动内政改革,也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外在环境;台湾的对外关系最受注目的是两岸问题的处理”。在这里,蔡英文已明确、正式将两岸关系视为“对外关系”,不仅充分暴露了蔡英文的“台独”本质,而且有“改变现状”之虞,隐藏着民进党重新执政后两岸关系面临的巨大政治风险。
蔡英文将两岸关系定位为“对外关系”,说明蔡英文调整了“台独”策略,玩弄“没有台独字眼”却“更有台独实质”的文字游戏,进一步暴露了蔡英文顽固的“台独”立场。蔡英文将两岸关系定位为“对外关系”,违背了台湾现行法律规定。依台湾现行法律,台湾与大陆同属一个中国,台湾称是“中华民国”。台湾“中华民国宪法”所称的“固有疆域”,包括了台湾与大陆,即台湾是“中华民国的一部分”,大陆也是“中华民国的一部分”,两岸关系绝对不是“国与国”的关系。“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中也明确写到“因应国家统一前需要”,也确立了台湾与大陆同属一个中国的法律地位。台湾制定的《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第一章第一节也写道:“国家统一前,为确保台湾地区安全福祉,规范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之往来,并处理衍生之法律事件,特制定本条例”。这一两岸关系“大法”明确了两岸关系是“一中两区”或“一国两区”的政治定位与法律定位。
蔡英文口口声声表示要“维持两岸现状”,而且将其视为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如今,她又将两岸关系公然定位为“对外关系”,本身就是“改变现状”,也彻底暴露了“维持两岸现状论”的虚伪性。
蔡英文这一“两岸关系对外关系化”论述的出笼,预示着民进党重新执政后,对两岸关系政治定位的“台独化”趋势,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与警惕,其危害性可能不亚于当年的陈水扁。依蔡英文的逻辑,她当选后是不是要取消“陆委会”或将“陆委会”并入“外交部”?是不是要废除“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会不会修改涉及统“独”敏感议题如取消“固有疆域”等之法律规定?这些问题都非常值得关注。
蔡英文的“台独”伏笔还不只如此。蔡英文在演说中提出的惟一具体的两岸议题承诺是民进党将坚定推动完成“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对于现在仍在进行协商或审议的两岸协议,民进党未来重返执政后,将依该条例逐案检视,继续协商。民进党“立委”日前也在加快推动审议此案。然而,民进党提出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的正式名称是“台湾与中国缔结协议监督条例”,这里将两岸关系定位为“国与国关系”,也是她所谓的“对外关系”,是赤裸裸的“台独”阳谋。更令人担忧的是,蔡英文企图以此条例为由对过去两岸签署的协议进行重新审查,等于要推翻过去两岸之间签署的协议与取得的重要成果。若这一所谓的“监督条例”通过,将成为套在未来两岸协商与协议签署上的一条绳索,两岸之间可能根本无法再签署新的协议。
“台独”是“两岸关系论述”的核心
在“找回自信、点亮台湾”的演讲中,尽管80%的内容是“内政”,以社会经济发展与改革为主轴,两岸论述篇幅不多,但其坚持 “台独”立场、宣扬“台独”理念是其整个论述的核心,更是其处理两岸关系的立足点。
蔡英文不仅公然将两岸关系视为“对外关系”,将大陆视为“外国”,而且整个演说完全是围绕“台湾是一个国家”进行,简短演说中不断重复使用“国家”概念,如:“这个国家的领导已成为最大的问题”,“要用所有的力量来改变这个国家”,“国家应让劳工的家庭在医疗、教育、托育等方面得到稳定支撑和基本尊严”,“我要做的,就是要去团结这个国家”,由此可见蔡英文“台独”的倾向。如果她上台执政,将是两岸关系的重要隐患。
还需注意的是,蔡英文明年参加的是“中华民国总统”选举,但她在演讲中却从不提“中华民国”,始终以“台湾”取而代之,甚至将台湾称为“国家”,这种行为不仅是“违宪违法”的,更是荒谬的。这意味着,如果蔡英文明年当选,将是她的个人之幸,却不是台湾之幸、两岸之幸。依蔡英文的“台独”逻辑,两岸关系必将陷入新的对立与紧张之中。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台湾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