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弗不
如果提这么一个问题:是写平铺直叙的作文好呢,还是写充满辩证哲思的作文好呢?相信大多人会选择后者。的确,高考阅卷老师也比较青睐于后者,因为我也参加过高考作文阅卷,有切身感受。同内容的两篇文章,辩证哲思文往往更具魅力。
为何呢?因为辩证哲思文不仅思维辩证,逻辑严密,最让人惊叹的是,它能写出新意,见人所未见,言人所不言,观点非常新颖,而且自圆其说,汩汩滔滔,以理服人,让你不得不叹服其新见。不信,是吧?那先看一文吧。
你思故我在
宋石男
在启蒙时代,笛卡尔声称,只要一个人在思考,他就必然存在。因为,只有存在,他才能思考;或者说,要思考,他必须存在。笛卡尔由此得出哲学论断:我思故我在。
让我们先听一个故事。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我们不妨运用王阳明的话:当我们未被他人念及时,我们与他人同归于寂;当他人念及我们时,则我们的存在一时明白起来,我们原来不在他人的思念之外。
一个丈夫,如果妻子不曾思念他,他就不能算一个丈夫,他也许还可以作为别的角色出现,但他作为丈夫的身份是残缺的。一个儿子,如果母亲没有想起他,他就不能成为一个儿子,没了母亲的凝视与思念,他怎么可能完整地作为一个儿子存在?一个父亲,如果儿子从不把他放在心上,他又怎么好意思说“我是你爸爸”?父亲与儿子不只是血缘关系,更是天长地久的陪伴,击掌相庆的交互。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识吾狂耳。”唯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我们才能体现自己的存在。人注定孤独,却又不能永远孤独。只有神灵或野兽才可能永远孤独。人必须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在被他人的思念中,才能体现生命的存在。一颗石子如果不击破水面,涟漪可能就不会出现,对我们来说,亲爱的人的思念,就是那颗击破水面的石子,让我们的灵魂从暗处显露,让生命的轮廓变得清晰。就是这样,我在故我思,我思故我在,我在故你思,你思故我在。
——摘自《科教新报》(2015年1月29日)
一看标题我们自然就惊讶,什么!“你思故我在”,不是“我思故我在”么?设题上就制造了一个巨大的悬念,吸引人不能不往下读。于此,读者自然会想,我倒要看个究竟,看看你作者如何自圆其说。结果一看,不得不叹服,真是思维缜密,丝丝入扣,推论形象又辩证。
作者首先提及笛卡尔的论断:我思故我在。“顺应民心”,起论自然。接着,不慌不忙地说个故事,用故事铺垫一下,正是有了这个铺垫,推论自然而出:一个丈夫……一个儿子……一个父亲……离开了他人的思念,都是不完整的。因为“唯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我们才能体现自己的存在”,“在被他人的思念中,才能体现生命的存在”,进而又用一个形象比喻:投石激起涟漪,亲人的思念,“就是那颗击破水面的石子,让我们的灵魂从暗处显露,让生命的轮廓变得清晰。就是这样,我在故我思,我思故我在,我在故你思,你思故我在。”嗨,还真是“你思故我在”呢!
在这里,作者巧用发展的眼光、联系的眼光、一分为二的眼光,辩证思维,圆说了自己的观点,新人耳目,令人折服。
那么,如何才能写好辩证哲思文呢?
首先要明白辩证思维的特征。辩证思维最主要的特征是,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是对立统一的。
这样的话,我们就要具备几种能力:认识事物关系的能力、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事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彼此依存、主要与次要、取与舍、条件与结果、整体与部分、原因与结果、量变与质变、现象与本质、共性与个性等关系。
辩证思维中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要透过事物的表面,看清事物的本质,不要被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为写出辩证思维作文,平时就应该多阅读,多思考,锻炼自己的思维,辩证地看问题,即用发展的眼光、联系的眼光、一分为二的眼光去看问题。
[佳作一]
方圆之用
一考生
辩证法的实质在于对立统一,人生的智慧也恰在于此。所谓刚柔并济,所谓能屈能伸,所谓知白守黑,无不告诉我们:方圆之用,善莫大焉。
入世为方,出世为圆。
要说人的一生,首先遇到的问题,当属入世与出世的抉择。有英雄如曹操对酒当歌,舳舻千里,山不厌高,求贤若渴,于乱世之中尽显英雄本色,当属入世之典范。也有隐者如林逋,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寄情山水,徘徊光影,不愧为当世之楷模。
然而视孟德一生,豪情虽多,闲情却少,观林逋之一世,虽然闲适,却少激越,但也有透彻的高人游刃于方圆之中,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功成之时激流勇退。汉初三杰之一的张子房,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官封留侯却于功成名就之时退隐山林,一入一出,方圆之间,尽显风度。
痴心为方,明哲为圆。
人生之理想,事业,感情,皆有痴心于明哲之二法。痴心者如尼采,醉心于自己的超人哲学,自己的热血烧死了自己,落得一个发疯的下场。
明哲者更为多,芸芸众生之中多少人精于算计,深谙明哲自保之道,而历史的淘洗却隐去他们的姓名,终被岁月遗忘。
尼采之痴心,使自己走向疯狂;世人之明哲,使自己陷入庸碌,却也有痴心明哲之人如张大千,热爱艺术也不排斥世俗,懂得进退之中见风华。痴心而明哲,明哲而痴心,方圆之间,尽是智慧。
激进为方,渐进为圆。
再看国家民族之兴亡,亦满是方圆之道。法国大革命之狂热,带来了多少本可以避免的的残杀,罗伯斯庇尔的白色恐怖,更使人心惶惶。而德国民主改革不彻底,封建残余充斥整个德意志,亦是过于保守之害矣。
历史证明,不论是法兰西还是德意志,方圆只取其一,流弊无穷。相反,外有英国之光荣革命,保守中蕴含激越,内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进有退,能打能谈,激进与渐进,方圆之间,耐人寻味。
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方圆并举,刚柔并济。方圆之用,善莫大焉。
[点评]这是一篇大气高端的辩证哲思文,几乎是人见人爱。此文无论从构思立意上,还是从安排行文上,都是都无可挑剔的。相比于大多数论述“人生应方圆兼顾,随圆就方”的文章而言,本文的立意较为独特,考生对方圆的定位,也使提炼的观点更为新颖——入世为方,出世为圆,方圆兼顾,方显风度;痴心为方,明哲为圆,方圆兼顾,方显智慧;激进为方,渐进为圆,方圆兼顾,才能成功。尤其是,对每个观点的论述,都是从方、圆两个方面切入,以方圆兼顾收束,客观辩证,富含哲理。接引的论据有出世入世的哲学,有世人面对理想、事业的智慧选择,还有各国不同的革命道路,丰富而典型,于对比中彰显出“方圆并举,刚柔并济,方能成功”的主旨。
[佳作二]
无用之用
一考生
莫言在诺贝尔颁奖典礼晚宴上致答谢词的时候提及,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文学的最大用处,也许就是它的没有用处。这不禁让我想起《庄子》中的“无用之用,方是大用”之句,那么,“无用之用”又妙在何处呢?
“无用之用”妙在微。无用之用,似乎见效甚微,无法立刻看到效果。一直以来,各种教育的导向就是以“记住”“有用”为目标。学钢琴绘画是为了考级,学英语是为了评职称,上大学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读硕博是为了找个更好的工作……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孩子们从幼儿园乃至更早,便懂得“有用的学,没用的不学”。北大教授钱理群为学生开设讲座,就曾遭遇过“你的鲁迅课对促进学生今后就业有什么作用”的质疑。其实,读点鲁迅,也许并不能帮助你更好地就业,但对于精神的涵养、人格的培养,是一种无形的价值。
“无用之用”妙在深。虽说“无用之用”见效甚微,但它也很巧妙地融入了生活当中。王国维说:“庸讵知无用之用,有胜于有用之用者乎?”一个人全面发展,就必须吸收各方面的知识。举两个小例子。钱学森的艺术修养很高,他说:“这使我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相对钱老搞的大火箭,只研究“小虫子”的法布尔则在十九世纪末期就提出蜘蛛是怎样织出如对数螺线一般奥妙无穷的几何图案、人们研究数学能否向蜘蛛学习等问题。现在搞生物学的,有几个懂对数螺线?
“无用之用”妙在远。有了微,有了深,自然影响深远。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山的山坡上,有一棵闻名于世的北美红杉,人称“世界爷”,高达110米,最大直径超过8米,树龄约2000年,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杉,还是地球上最庞大并且尚存活着的生物。在世界上现存的植物当中,最雄伟的就属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红杉了,其中一些红杉比30层楼还要高。为什么它们能保存得这么好呢?原因在于它们的树心。当红杉长到一定高度时,树心便会腐烂中空,木质疏松,不适合用作建材。正是这种无用之用,使它们能够不被砍伐而存活下来,见证世间的沧桑岁月。假如红杉是完美的,那么它们还能够避免砍伐之灾吗?人生也是如此,给他人一点帮助,在现在看来似乎无用,但也许几年或十几年后,被你帮助过的人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无用之用,便在那些久远的岁月之后。
“无用之用”妙在微,妙在深,妙在远。所以,放下功利敞开心胸,放下那些被划分得越来越细小的短促目的,充分尊重自己内心的特性规律,以长远的眼光修养身心、感悟人生、丰富知识、感染社会,这就是“无用之用”的大用。
[点评]这也是一篇充满辩证哲思之文。作者开篇用莫言的言论引出自己的所思所疑,引发读者思考。紧接着,用并列结构,从“微”“深”“远”三个方面谈“无用”的妙处,并结合各个论点选取典型事例进行论证,将“无用之用”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清晰化。文末,对三个分论点进行总结,写自己的希望与观点。如此,文章结构完整清晰,充满了思辨的味道。此外,作者还善于作两面分析,并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作者单位:江西省樟树市清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