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
不管是设备简陋的从前,还是声光影效果俱佳的今天,好的放映员,都是让观众完美沉浸在电影世界里的幕后功臣。虽然在射出光线的小窗口后面操控大局,但自己的存在却完全不被观众们所察觉,这,或许才是做一个电影放映员的最高境界吧。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看电影是快乐的,放电影更是快乐的。当个放映员,不但能一天到晚跟影片打交道,手里还总有用钱也买不着的电影票。套句当年老百姓的话就是,这差使给个县长也不换!
64岁的老曲师傅,曾是中山路上中国影院里的一名老放映员。一提到二三十年前的电影往事,老曲的话匣子就开了:“那年头,不管放什么电影都是人山人海的,简直一票难求啊!”昔日影院的红火,让已经白发的老曲仍然唏嘘不已。
30年前的生活不像今天,那是大多数人还没怎么见过电视,文化活动也极其匮乏的年代,所以看电影,便成了一种最好的享受。当时的电影票很便宜,却也难买。普通票一毛五一张,宽银幕的两毛五,连犄角旮旯里最差的座位,也总被一抢而空。老曲记得清楚,每回有新电影上映,影院门口总会上演轰轰烈烈的抢票大戏。当年的售票口前,都有一趟排队用的铁栅栏,买票的人们就在这里面抢着靠前的位子。有些年轻气盛的,干脆踩着它越过了众多的人头去买票,尤其是正在谈恋爱的男青年最为生猛,因为他的“对象”正在外面擎着冰棍等着看电影呢。一顿“拼杀”下来,没抢到票的,就只能眼巴巴地守在门口等退票的。
“放映员在当年可吃香了”,老曲一点没掩饰曾经对这份职业的骄傲。在计划经济凭票供应的年代,谁要是有个在电影院工作的亲戚,那才叫有面子呢,因为这意味着他们能拿到外面有钱也买不到的电影票。老百姓对看电影的爱屋及乌,也让放映员到哪里都很吃得开。肉店里肥的瘦的随便挑,吃饭喝酒也不用给钱,拿张电影票换就成。找对象也是,人家一听在电影院上班就很乐意,这也算个文化人啊。老曲的同行们,还用电影票换过自行车券,换过大衣橱。搁在当时,那可真是人人羡慕的营生。
70年代初期,很多被封禁的电影还没有解冻,电影院里放的除了革命样板戏,就是新闻简报和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当时的影片风格有句顺口溜说得最贴切:中国的新闻简报,朝鲜的哭哭笑笑,越南的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的莫名其妙。特殊的年代背景下,放映员都十分紧张放映的质量,尤其是新闻纪录片和新闻简报,检片时更来不得一丝马虎。时过境迁,如今的电影开始前还会放一些短片,当年的新闻简报早就换成了眼花缭乱的广告。
到了70年代的中后期,一部部故事片、戏曲艺术片开始重返银幕。特别是《卖花姑娘》、《三笑》、《奇袭》、《古堡幽灵》等影片上映时,影院都是场场暴满,通宵达旦。那时的电影,是先在市南、市北、台西的电影院,然后再到台东、四方、沧口这几个区依次演下来的。所以有些影迷会在半个月内跑遍青岛市,把一部电影看上好几遍。两三个影院之间传片子用的情况也出现了,一部电影放下来总是断好几次,这时候放映员就会给幕布打上“传片未到,请等候”的字样,而传片员正在骑着自行车往回赶呢。
作为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很多人觉得放映员就是能天天看电影的人。其实这在老曲那儿不但不轻松,还是种折磨。“想想看,一部电影要看上几十遍,再怎么精彩也都腻歪了,”有一次,老曲和同事们正赶上《闪闪的红星》热映,一天3场的片子他们居然看了72遍,熟练到把剧里的所有对白倒背如流。枯燥的重复外,救场如救火的职业特点也让老曲们不敢怠慢。每天到单位,第一件事就是检修机器和试机。镜头和胶片上的瑕疵虽说不起眼,但一投到大幕上就成了明显事故。电影开映后,放映室里两台机器三人看。两人循环接片,还有个上厕所或外出时的替班。影院对放映质量也有一套严格规定:声音要适中;接片不能超过3秒;声画不同步要扣分;放了白幕(即因故障影片放不完整)扣奖金;损了片子要写检查扣工资;造成影片报废还要被辞退。为了提高放映水平,省里还组织过培训放映员的学习班,要学完机械、电工、光学、功放这些课,知道怎么排除机器故障后才能持证上岗。放电影简单,难的是对机器的抢修,所以高水平放映员的经验都是很多年“修”出来的。
突发的故障,老资格的放映员都遇到过。退场,是他们最不愿经历的尴尬。台下八九百人正看着呢,突然断片了,又没法及时修好,就只能给观众退票,这对影院也是极大的损失。呆在不用跟人接触的放映室还好,最让老曲头疼的是露天电影的故障,那一刻的心情,用“心急火燎”来形容也不过分。年过半百的人,都晓得当年露天电影的阵势。电影队立竿子,挂银幕,周围居民就忙着占位子,板凳椅子、砖头瓦块的摆了满地,幕布后面也坐了,人。不少人还捎信叫亲戚朋友来看,像过节一样热闹。早年的影片拷贝很短,七八分钟就换一次。打出白屏的时候,孩子们就争着在投影前做手势学大马和老鹰。所以要是这时候机器出了故障,立刻就会有一大群人围过来,挤着看你修机器。问这问那的热情,让人无所适从。
如今的电影院里,放映员的职能渐渐被机器所取代,观众根本察觉不到换片时的误差,数字解码的音频,也让人不用再“耳听八方”地紧盯大幕。放映员的角色,在机械自动化的趋势中渐渐淡化了。相应的,彩色电视、KTV、网络等也分散了大众曾经对电影的集体狂热。老影院数十年座无虚席的鼎盛阶段也日行渐远。对放映员社会地位的变更,老曲看得很释然。“无论台下坐的是一个人,还是一百个人,都一样。放映员,就是保证每一部电影都能顺畅地放完。”
就像老曲说的,不管是设备简陋的从前,还是声光影效果俱佳的今天,好的放映员,都是让观众完美沉浸在电影世界里的幕后功臣。虽然在射出光线的小窗口后面操控大局,但自己的存在却完全不被观众们所察觉,这,或许才是做一个电影放映员的最高境界吧。
相关链接
青岛老影院
红星影院
中山路61号,1921年建,好多年里是青岛最大的电影院。它原名中西大戏院,又称过中国大舞台电影院、福禄寿大戏院、福禄寿电影院、新闻电影院。根据史料记载,这是青岛最古老的电影院,也是全省首家同时放映多制式拷贝的影院,拆于2002年中山路改造。
中国电影院
中山路97号,1931年建,原名山东大戏院,是青岛历史上第一家由中国人开办的电影院,现在仍在营业。戏院开幕时,放映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并聘请“电影皇后”胡蝶前来剪彩,打破了外国人垄断青岛电影的局面,为中国电影的放映设置了阵地。它当年专门放映“明星”、“联华”、“天一”、“新华”等制片厂的影片,深受影迷欢迎。
东风电影院
市场三路22号,1919年建,原名电气馆,解放后为友协电影院。上世纪60年代更名为东风电影院。有座席600个,是青岛市第一家能放映立体电影的电影院,现已荒废。
红旗电影院
东平路62号,前身为金城电影院,原址湖北路,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期。1963年拆迁东平路,1966年更名为红旗电影院,有座席650个,现已拆。
胜利电影院
锦州路58号,1940年建,原名东洋剧场。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名为胜利电影院,1966年——1980年期间,改为极具时代特点的“红光电影院”,1980年又改为胜利电影院,有座席819个。
遵义剧院
福寺路4号,1928年建,最初是个茶台,称过光陆大戏院。1966年更名为遵义剧院。除了接待演出团体外,也经常放映电影,上世纪90年代末拆迁。
大光明电影院
台东一路53号,1958年建。1978年长影拍摄的反特故事片《暗礁》里,有一幕派遣特务和潜伏特务接头,在小黑板上写街头暗号的场景。当时的拍摄地点就在台东大光明电影院门口,相信曾经看过这部电影的青岛人都会对那一幕印象深刻。
台东电影院
云门一路28号,1939年建,原名慈光电影院,青岛解放后更名为台东电影院。大光明建成之前,它一直是老台东区唯一的电影院,观众中也流传过一句戏语:“慈光电影院接片子的技术全市最好。”特别是影院内用来冬天取暖的“东北火墙”,是当年的“岛城一绝”。
青岛剧院
李村路12号,1939年建,原名青岛映画剧场。因为设备较好,曾被誉为“华北第一剧场”,演出过《上海屋檐下》、《日出》等剧目。白杨以及当年的很多大腕,都曾在这登台献艺过。现在已经荒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