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中国矿业大学的问卷调查

2015-05-25 02:26宋丽萍宋迎法高娴
关键词:效能公民政治

宋丽萍,宋迎法,高娴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中国矿业大学的问卷调查

宋丽萍1a,宋迎法1b,高娴2

(1.中国矿业大学a.文学与法政学院;b.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苏徐州221008;2.内布拉斯加大学公共事务和社会服务学院,美国奥马哈68116)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效能感;政治参与

网络的普及使学生网民数量不断扩大,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及政治效能感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对中国矿业大学在读全日制本科生的互联网使用、线下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政治信任以及政治效能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性别、网龄、上网时间和上网内容等对其政治效能感、政治信任、政治参与有一定的影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政治态度、价值观念等得到某种程度的催化,表现为对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对网络意见领袖及其他群体观点的免疫力的下降等;线下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参与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政府的回应,实现各自的利益诉求,而且大学生线下政治参与越多,其外在政治效能感便越强。

一、引言

我国自1994年接入互联网以来,网民规模迅速扩大,网络普及率快速提高。据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其中,学生网民规模达到1.41亿,占网民总体的25.1%,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1〕。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网络政治的迅速蔓延,其方便快捷的特性激发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提高了公民政治沟通和政治参与的能力,而且平衡了国家—社会的权力结构,彰显了公民社会的力量。与其他职业群体相比,学生群体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的表现引起了学界的特别关注,原因之一是该群体庞大的网民规模,原因之二是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学校是政治社会化最重要的载体,学生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易接受新鲜事物。在学生群体中,尤以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最高、公民意识最强、政治人格最成熟,因而被研究讨论的也最多。但研究多集中于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及利弊评价上,规范性研究也较多,而实证分析较少,且缺乏对参与动机和影响因素的进一步论证。作为测度公民政治参与和国家民主化的重要指标,政治效能感的概念于20世纪50年代由坎贝尔等人提出,并逐渐被大部分学者认可为一种个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影响政府,并且能够得到政府回应的感觉。本文将探讨信息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政治效能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了解当下我国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的情况,以及网络对大学生政治效能感、政治信任、政治参与的影响。

二、概念与问题的提出

1.政治参与

目前国内外政治学界关于政治参与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亨廷顿和纳尔逊认为政治参与是“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2〕。王浦劬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3〕。陈振明、李东云将政治参与定义为公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非职业行为,认为其主体是全体公民包括动员参与和自动参与、合法参与和非法参与的,只关注实际行为,而不包括政治心理、态度、认知等主观因素〔4〕。

在现代西方政治理论中,关于公民政治参与的动因的解释也见仁见智:公共选择学派指出公民参与投票是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5〕;保守主义学派代表塞缪尔·亨廷顿则在对发展中国家政治参与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平等以及流动机会密不可分〔6〕;功能主义学派认为政治文化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公民政治参与的水平〔7〕;多元主义学派则逆向思考公民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得出影响公民参与政治的因素有政治效能感、政治知识、政治参与渠道以及政治参与效益等〔8〕。

尽管学界对于政治参与的内涵和动因的理解多种多样,但学者们一致认可政治参与在维护政治稳定、扩大政治民主、促进政治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也有部分学者对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影响表示担忧,认为无序的政治参与会带来政治合法性危机,造成政治决策扭曲等〔9〕。因此,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政治参与的程序化和制度化被国内学者认为是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水平的关键。

2.政治效能感

1954年,坎贝尔等人首次提出政治效能感的概念,指出政治效能感是“个体认为其政治行为影响并且能够影响政治过程的感觉。比如,认为履行公民义务是值得的感觉”〔10〕。由于该定义并不能区分公民能够对政治系统造成影响的感觉和对政府回应的感觉,因此其片面性和低效性在后来的研究讨论中饱受批评〔11〕。经过不断的实证检验,学者们逐渐形成了对政治效能感的新定义,认为政治效能感应包括内在政治效能感和外在政治效能感两部分。内在政治效能感是指个人政治参与有效性的感觉,是个人相信自己有能力了解政治事务,参与政治活动的主观判断;外在政治效能感是个人对政府回应的信念,是个体相信政府会重视或调和公民意见的感觉。内在政治效能感指向的是自我政治能力的认知,而外在政治效能感则指向对外在政治体系回应的认知,两者结合在一起,构成政治效能感这一重要的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心理动力〔12〕。

政治效能感被认为是预测政治参与、测度民主政治的指标,是构成公民民主性格的组成成分,其重要性引发了海内外学者对其动因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比勒从三个方面解释了政治效能感的动因:文化决定主义、结构决定主义和多元主义。文化决定主义认为公民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产生了政治效能感;结构决定主义则强调社会经济阶层的差异对公民政治效能感的影响;多元主义倾向于认为政治效能感是公民政治参与活动的产物〔13〕。此外,学者们在研究中发现政治效能感的形成和改变与公民社会人口学因素紧密关联,如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种族等,而且与其他主观政治心理要素包括政党认同、政治信任、政治认知等乃至政治环境都有密切的关系〔14〕。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政治效能感相对较高;政治信任度越强的公民,政治效能感越高;政治参与度越高的公民,政治效能感也越高。

3.网络政治参与

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的普及催生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新途径、新方式。20世纪80年代,阿尔文·托夫勒等未来主义学者便预测信息技术将为世界带来巨大变革,90年代后,随着电子民主、电子治理等概念的提出,网络政治研究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网络政治参与成为讨论的热点话题。目前,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已较为成熟,同时出现大量关于互联网和政治参与、公民意识、政治效能感的实证研究〔15~20〕。学者们就网络政治参与的民主价值问题形成了乐观派和悲观派两大阵营。乐观主义者认为网络政治参与将突破传统政治参与的形式,解决现实民主政治面临的诸多困境〔21~23〕;悲观主义者则认为网络政治参与受现实政治环境影响,不可能带来民主建设的重大进步,并且其自身存在的种种不足将成为阻碍其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24~26〕。国内网络政治参与研究主要涉及网络政治参与概念辨析、特征研究、影响因素、现实效果以及策略研究等〔27~29〕,理论探讨为主,实证研究较少。

综合政治参与、政治效能感和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成果,发现目前国内少有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公民政治效能感研究。因此,本研究选取大学生群体为样本,通过实证调查来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互联网的使用、线下政治参与、政治信任、政治效能感及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情况,并对政治效能感的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探讨网络背景下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问题,并进行论证:

问题一:大学生性别、年级、专业类别等对政治效能感是否有影响?

问题二:大学生的网龄、上网时间和内容偏好对政治效能感是否有影响?

问题三:大学生线下政治参与、政治信任、网络政治参与对政治效能感的不同层面是否存在不同影响?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互联网的使用对大学生政治效能感程度高低的影响”的调查问卷,通过随机方法对10名大学生进行初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和反馈意见,再对问卷进行修改与完善。正式调查以中国矿业大学2009~2012级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为总体,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200份,采用自填方式收集。共回收问卷199份,其中有效问卷192份,有效率为96.5%。全部问卷资料经核实编码,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分析类型包括单变量描述统计、双变量交叉表分析和相关性卡方检验。

四、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基本情况

从性别上看,调查样本中男女比例为78.1%和21.9%,反映了中国矿业大学这一理工科大学男多女少的基本情况,该特征在专业类别比中也有明显体现(样本中工科学生比例超过2/3);从年级来看,大一比例偏低,为17.7%,大三、大四比例较为均衡;政治面貌方面,有超过1/2的被调查者为共青团员、中共党员(其中党员在这部分人中约占1/ 3),群众占少数(10.4%)。样本的情况基本能反映总体的构成情况,具有一定代表性(见表1)。

在互联网接入方面,分析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平均网龄为3.97年,其中网龄不足1年的为10人,超过5年的为60人;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为2.34小时,其中,59.9%的同学每天上网时间控制在1~3小时(N=115)。从上网方式来看,使用手机上网和笔记本电脑上网的学生各占42.7%和43.8%,使用台式机上网的只有13.5%(N=26)。在互联网内容偏好方面,有超过一半的同学选择使用互联网看娱乐视频(53.09%),除此之外,搜索学习资料和浏览时政新闻是大学生上网时主要进行的活动(均为49.80%),博客或个人主页等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也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占39.51%(见图1)。

表1样本基本信息

图1大学生互联网内容偏好

在政治信息获取渠道上,绝大部分被调查者选择了通过网络来获取(N=160),超过50%的同学表示他们会选择电视作为政治信息的来源(N= 100),少部分同学会选择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形式(见图2)。而对于网络政治信息的可信度问题,有58.9%的被调查者相信网络上的政治信息并非完全可信,表明大部分大学生能够以较为理性的态度对待网络政治信息。

图2大学生政治信息获取渠道

2.大学生政治效能感问卷测量结果

根据海内外普遍认可的政治效能感经典测量指标,本研究制作5级里克特量表,对大学生内在政治效能感和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基本情况进行分别测量。其中,1=非常同意,5=非常不同意。对调查数据进行均值分析,得到体现外在政治效能感“我认为,我的行为不会对政府决策产生影响”和“我认为,政府官员不会在意我的想法”两个问题的平均分为1.97和1.95;内在政治效能感问题“有时,政治太复杂,我很难明白”的得分均值为2.27,说明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总体水平较低,但内在政治效能感相比较外在政治效能感还是略高一些。

五、大学生政治效能感影响因素分析

1.大学生个人背景

为了验证大学生的性别、专业所属类别、年级、网龄、上网时间以及互联网内容偏好与政治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大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与政治效能感进行双变量交叉表分析和相关性卡方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男生和女生在外在政治效能感方面并无明显差异,而在内在政治效能感方面,女生要低于男生,说明女生在自我政治参与能力方面不如男生自信。此外,各专业类别的学生在外在政治效能感方面也没有显著差别,相比之下,工科学生表现出比文科学生、理科学生更高的内在政治效能感倾向。不同年级的被调查者无论在内在效能感或外在效能感上都没有明显不同,这表明大学阶段大学生个人的整体政治效能感并没有随年龄、知识的积累而发生显著变化。研究还对大学生网龄、上网时间、内容偏好与政治效能感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卡方分析,发现除大学生网龄长短与政治效能感存在显著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014,p=0.046<0.05)之外,上网时间的长短和不同内容偏好并不能对政治效能感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见表2)。

表2大学生网龄和上网时间与政治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

2.大学生线下政治参与

通过对大学生政治信息的关注程度的统计测量可知:表示会“经常”主动和周围人谈论政治事件的学生占样本的10.9%(N=21),“有时”占52.1%(N=100),“很少”占30.7%(N=59),只有6.3%的大学生表示从来没有主动与人讨论过政治事件(N=12),这表明大部分的大学生拥有较高的政治热情。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政治事件的参与程度,问卷调查了大学生参加政治签名、政治游行、人大代表选举投票及学生会、团委活动的情况,结果显示有58.9%的被调查者参加过以上政治活动,41.1%的同学表示从未参加过。综合上述被调查者的政治面貌、政治热情和政治参与的情况可知,当前我国大学生对政治生活有较大兴趣,其政治参与的程度也较高。

利用相关性卡方检验分析大学生线下政治参与和政治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得出政治参与前后的外在政治效能感的相关系数为-0.232,双尾p值(Sig.)=0.001<0.05,说明大学生线下政治参与和外在政治效能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与内在政治效能感的相关系数为-0.167,双尾p值(Sig.)= 0.021<0.05,说明大学生线下政治参与和内在政治效能感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但相关性和显著性都较低(见表3)。

表3大学生线下政治参与和政治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

3.大学生政治信任

国外学者普遍认为政治信任与政治效能感在理论上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政治信任与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密切关联性上〔13〕。本研究将政治信任细分为官员信任、政府信任和体制信任三个变量,根据信任的各不同程度制定里克特量表分别进行调查并反向编码,其中,5=非常同意,1=非常不同意。分析结果显示,在官员信任选项“大多数政府官员是清廉的,腐败的只是少数”问题上,被调查者的平均信任程度为2.76,标准差SD=1.19;在政府信任选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执行能力很高”问题上平均给分达到3.22,标准差SD=1.13;体制信任选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上的平均认可度较高,M=3.65,标准差SD=1.14,这表明大学生对政府官员多持怀疑态度,而对政府执政能力和政治制度表现更为认可。

对大学生政治信任与政治效能感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政治信任与内在政治效能感、外在政治效能感均无显著相关关系可言(见表4),这表明西方学者认可的理论上的密切相关性在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实践中还不明显,有待今后进一步验证。值得一提的是,对大学生政治信任和线下政治参与进行相关性分析,能够发现政府信任与线下政治参与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32<0.05),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对政府的态度影响着他们的政治参与行为。

表4大学生政治信任和政治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

4.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

对大学生在过去一年内的网络政治参与情况进行调查显示,79.2%的被调查者反映自己浏览网站上国内外政治新闻的频率较高(采用4级里克特量表进行测量,其中,1=从不,4=经常),总体平均得分达到3.11,标准差SD=0.76。与此相比,时常在网上发布关于政治事件的博文、日志、评论等的学生只占30.7%,M=2.02,SD=0.90,显示出大学生更倾向于利用互联网获取政治信息而不是表达政治态度,大学生整体网络政治参与的水平并不高。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原因,既有大学生个人自身的原因,更离不开现实政治环境的影响,如线下政治参与机会、政治参与经验、网络氛围等。因此,本研究以政治环境各因素为变量,就其对大学生使用互联网获取政治信息进行调查(1=没影响,5=影响很大),结果表明,网络氛围(网络政治交流的流行程度,M=3.64)、现实政治参与机会少(M= 3.69)和交流圈(受亲朋好友影响,M=3.60)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影响最大,其次为大学生以往政治参与经历(意见收到回复,或被政府采纳,M= 3.16)的影响,而学校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组织宣讲要求造成的影响并不大(M=2.99)。

在利用互联网获取政治信息、表达政治态度的同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不可避免的受到网络上多数人的意见或意见领袖的观点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有共同关注点的团体或个人的看法(M=3.73),其次为网络意见领袖的观点(M= 3.63)和网络上多数人的意见(M=3.51)。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网络参与水平较低,且参与行为很容易受到网络上其他群体的影响,因此规范和引导大学生开展积极、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就显得非常必要。

当各网站都出现了与某一政治事件相关的信息时,有接近一半的被调查者选择相信国家级媒体网站,有约1/3的大学生选择相信影响力较大的商业性网站(见图3)。人人网、微博等社交媒体网站近年来虽然发展迅速,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也日益增加,但其政治信息发布功能及信息的准确性和多样性还有待提升。可见,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网站的主要目的并非是为了获取政治信息,而更多的是出于娱乐消遣和好友间沟通交流的目的。对大学生更新的博客或个人主页与玩游戏或看娱乐视频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两者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这就证实了现阶段大学生的网络社交使用依然停留在娱乐休闲方面。

图3大学生对各类网站政治信息的信任度

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和政治效能感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网络政治参与各方式与外在政治效能感之间并无显著关系,而与内在政治效能感均呈现出显著相关:p1=0.003,p2=0.013(见表5)。

表5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和政治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

六、结论

本研究在梳理既有文献的基础上,选取大学生群体为样本,就其互联网使用、线下政治参与、政治信任、政治效能感以及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在政治效能感各理论影响因子中,唯有互联网接入的时间长短与线下政治参与的程度和政治效能感有紧密关系,其中,线下政治参与和政治效能感的密切性更多的体现在与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关系上;而性别、专业类别以及网络政治参与只对内在政治效能感的影响较大,与外在政治效能感关系不大;年级、上网时间、内容偏好、政治信任以及政治环境的差异不会对大学生政治效能感产生显著影响。

互联网使用对于公民政治参与和政治效能感的促进作用在本研究中也得到验证。网络的交互性、即时性、广泛性、开放性和丰富性以及由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组合应用产生的精彩内容在给网民带来强烈的感观刺激和互动参与的欲望的同时,解决了传统政治参与存在的参与渠道不畅通,相关制度不健全,民众政治表达意愿有限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交往行为、政治态度、价值观念等得到某种程度的催化,表现为对影响政府、改变决策的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尽管当前我国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水平并不高,但对内在政治效能感的影响已经十分显著,因此,规范和完善网络政治参与相关制度和渠道,倡导积极理性的网络政治表达,增强政府对网民利益诉求的回应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态度和行为极易受到网络上其他群体观点的影响,包括有共同关注点的群体和意见领袖的观点等。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仍较低,尚无法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辨别真伪;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当前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性和非理性化。不同于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自媒体时代下,网络媒介不仅信息数量巨大、质量良莠不齐,而且其信息发布渠道便捷,信息的更新速度较快,因此大学生必须不断加强自我的网络媒介素养,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辩证解读能力,学会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区分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防止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迷失自我。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增强自身信息透明性及网络危机应对能力,在出现不实信息时,应第一时间予以辟谣,防止事件扩大,引导公民有序、理性的政治参与。

无论是政治效能感还是网络政治参与,实质上都指向现实政治生活的公民参与。从根本上讲,大学生线下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参与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政府的回应,实现各自的利益诉求。结合分析结果,大学生线下政治参与越多,其外在政治效能感便越强,期望政府有所回应的感觉就越强烈。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政府并没有对公民政治参与表现出足够的重视,政府信息公开、政治民主化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因此,在强调对网络政治参与进行规范和引导的同时,政府应不断改善工作思想和作风,畅通现实政治参与渠道,增加政治透明度和政府回应性,使权力能够在阳光下运行,从而实现从“善政”向“善治”,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根本转变。

本研究从信息时代下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和政治参与入手,对大学生政治效能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但是由于人力、物力以及能力的限制,该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本研究仅就中国矿业大学这一样本总体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能否反映全国大学生的基本情况,仍有待今后进一步验证;其次,目前我国关于大学生政治效能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较少,而关注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政治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更是罕见,因此,并未形成完善的测量指标体系,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政治参与、政治效能感、政治信任等的测量指标尚有待进一步检验和完善。最后,本研究仅就政治效能感各影响因子的实际作用程度进行了分析,未对各因子的权重以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能够进一步思考和深入。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3-12-25)〔2014-03-05〕.http://www.cnnic.net.cn/hlwfzyj/.

〔2〕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汪晓寿,吴志,项继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52-56.

〔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06.

〔4〕陈振明,李东云.“政治参与”概念辨析〔J〕.东南学术,2008,(4):104-110.

〔5〕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M〕.姚洋,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2-83.

〔6〕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杨玉生,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29-37.

〔7〕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著.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07-108.

〔8〕罗伯特·A·达尔,布鲁斯·斯泰恩布里克纳.现代政治分析(第六版)〔M〕.吴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92-198.

〔9〕束顺民.西方政治参与研究述要〔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5):90-92.

〔10〕Campbell,A.,Gurin,G.,Miller,W.The Voter Decides〔M〕.New York:Greemwoodpress,1954:132-145.

〔11〕Lee,K.M.Effects of Internet Use on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Efficacy〔J〕.Cyber Psychology&Behavior,2006,9(4):415-422.

〔12〕李蓉蓉.政治效能感:内涵与价值〔J〕.晋阳学刊,2010,(2):122-123.

〔13〕Buehler,M.H.Political Efficacy,Political Dis-Content,and Voting Turnout Among Mexican-Americans in Michigan〔M〕.South Bend:University Of Notre Dame,1975:95-103.

〔14〕李蓉蓉.海外政治效能感研究述评〔J〕.国外理论动态,2010,(9):46-52,46-52.

〔15〕Cullen,R.,Sommer,L.Participatory Democracy and The Value of Online Community Networks:An Explor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Communities Engaged in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Activity〔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1,(2):148-154.

〔16〕Franko,D.L.Et Al.Motivation,Self-Efficacy,Physical Activity and Nutrition in College Students: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n Internet-Based Education Program〔J〕.Preventive Medicine,2012,(4):369-377.

〔17〕Erentaite,R.,Zukauskiene,R.,Beyers,W.,Pilkauskaite-Valickiene,R.Is News Media Related To Civic Engagement?The Effects of Interest in and Discussions about the News Media on Current and Future Civic Engagement of Adolescents〔J〕.Journal of Adolescence,2012,(3):587-597.

〔18〕Baker,M.A.P.,Bricout,J.C.,Moon,N.W.,Coughlan,B.,Pater,J.Communities of Participation:A Comparison of Disability and Aging Identified Groups on Facebook and Linkedin〔J〕.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2013,(1):22-34.

〔19〕Nam,T.Dual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Political Activism: Reinforcing and Mobilizing〔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2,(1):590-597.

〔20〕Vrocharidou,A.,Efthymiou,I.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for Social and Academic Purposes:Profiles Of Us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Gratifications〔J〕.Computers&Education,2012,(1):609-616.

〔21〕Norris,P.,Jones,P.Virtual Democracy〔M〕.Boston: Harvar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1998:474-480.

〔22〕Shah,D.V.,Kwak,N.,Holbert,R.L.“Connecting”and“Disconnecting”with Civic life:Patterns of Internet Use and The Production of Social Capital〔J〕.Political Communication,2011,(2):141-162.

〔23〕Weber,L.M.,Loumakis,A.,Bergman,J.Who Participates and Why:An Analysis of Citizens on the Internet and the Mass Public〔J〕.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2003,21(1):26-42.

〔24〕Papacharissi,Z.Democracy Online:Civility,Politeness,And the Democratic potential of Online Political Discussion Groups〔J〕.New Media Society,2004,6(2):259-283.

〔25〕Nie,N.H.Sociability,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the Internet:Reconciling Conflicting Findings〔J〕.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2001,45(3):420-435.

〔26〕Shapiro,A.L.The Control Revolution:How New Technology Is Putting Individuals In Charge And Changing The World We Know〔M〕.New York:Public Affairs,1999: 324-352.

〔27〕袁峰.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效应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3-80.

〔28〕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5-42.

〔29〕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96-99.

(责任编辑:杨珊)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Political Efficac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Internet Era——A Sample Survey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Technology(CUMT)

SONG Li-ping1a,SONG Ying-fa1b,GAO Xian2
(1.a.School of Literature Law and Politics;b.School of Higher Education,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Technology,Xuzhou 221008;2.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and Social Services,University of Nebraska,Omaha,USA 68116)

internet era;college students;political efficacy;political participation

With the popularity of the network and the increase of student netizens,the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efficacy ofcollege students have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view,we have adopted stratified sampling method to survey the college students'use of internet in CUMT,off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political trust and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llege students'gender,age,time spent online and content they browsed have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ir political efficacy,politicaltrust,politicalparticipation.The behavior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political attitude and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catalyzed to a certain extent in the internet era,taking the form of higher level of cognitive ability and the immunity of the opinion leaders and other groups view,etc.The aim ofoffline and the on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to get the government's response and to satisfy their interests.The more off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the stronger the college students'external political efficacy is.

G203;D24

:A

:1009-4474(2015)02-0052-08

2014-11-15

宋丽萍(1989-),女,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互联网政治与行政研究。E-mail: songliping891123@163.com。

猜你喜欢
效能公民政治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十二公民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