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大型博览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

2015-05-25 00:29陈丽娟骆汉宾辛宏妍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博览寿命信息

陈丽娟,骆汉宾,辛宏妍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基于BIM的大型博览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

陈丽娟,骆汉宾,辛宏妍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由于大型公共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管理难度大、社会影响大、侧重项目综合效益等特点,如果项目失败,将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全寿命周期的集成管理,监控大型项目的设计、施工、运营的每一个环节。针对大型博览项目的特点引入BIM(建筑信息模型),从传统二维转向以BIM技术为基础的三维协同方式,通过开发基于BIM技术的大型项目管理平台,为博览项目提供高效、便利的管理工具。本文提出了基于BIM的大型博览项目全寿命周期项目管理平台的理论架构以及具体实施规划,并描述其应用实例。通过创建基于BIM技术管理平台,为大型博览项目的管理者提供了信息化的项目管理工具。在项目整个建设过程和运营过程中实现工程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项目总体管理水平。

BIM;3D;全寿命期;管理平台

大型公共项目不仅在我国基本建设投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部分大型公共项目还关系到国计民生。到2010年为止,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有13万亿人民币的投资是基本建设投资,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65%。随着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型公共项目投资额急剧增长,所以对提高大型公共项目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统计,90%的国外建筑公司用软件管理项目,相比较我国这一数据不足10%[1]。构建一个全寿命周期的管理平台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型公共项目与普通的建筑项目相比较在管理上有其难点和特殊性。

(1)投资大,周期长

一些像公路、铁路、桥梁等项目,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且投资回收周期更长的特点。较长的投资回收周期增加了项目在全寿命周期中的风险,这就要求严格控制项目的进度和投资,防止工期的延误、投资失控和质量等问题。

(2)项目参与各方管理协调难度高

大型公共项目因其项目规模大,在全寿命周期不同阶段中有多个专业的参与,在专业内部和不同专业之间大量的信息交互,若信息不能及时在不同专业之间交互及传递,将在协调和管理方面产生困难,若前一项目阶段累积的信息不能有效地传递和利用到下一阶段则管理效率将会下降,从而影响项目的进程和质量[2,3]。

(3)社会影响大

大型公共项目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大型公共项目一旦出现危机,将会引起多方的广泛关注,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4]。

(4)以综合效益为目标

大型公共项目的投资出发点是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综合统一效益而不是单一的经济效益。对于公共项目的研究已经打破了原有的局限,研究方法转变为定性和定量的结合,研究对象从客体研究转变到探索主体的行为,组织层面的优化和社会风险研究[5]。

大型博览项目作为大型公共项目中的一部分,在项目管理上除了具备上述特点,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1)大型博览项目在运营阶段对安全有更高的要求。运营阶段举办不同类型的展览,人群行进路线固定,人群引导路线设计不固定,路线设计不合理,人群流量的控制不到位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2)大型博览项目同时容纳的人更多,单位面积上的人口密度更大,对安全预警要求更迅速,对紧急事故发生的应急预案的制定要求更完善。

(3)大型博览项目不仅作为一个公共建筑而存在,博览项目的建设目的不仅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公众,而且是为了盈利,以维持大型博览项目长期稳定的运营。

1 大型公共项目BIM应用优势分析

目前德国是世界第一大会展强国,德国展览总面积达到240多万平方米。与国外的先进博览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大型博览会展馆业起步较晚,并且对大型博览项目缺少集成和全寿命周期的管理,造成了大量的投资浪费。1998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Ali Jaafari博士等人借鉴并行建设的思想提出了全寿命项目管理的概念,2000年英国Salfold大学自动化和集成化建筑研究提出了应用于高速公路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型。研究应用于大型博览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的管理平台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型博览项目作为大型公共项目的一种,既存在上述传统的投资、工期、协调问题,也存在博览项目特有的公共安全、综合效益问题。针对大型博览项目的以上特点,运用BIM的技术优势有以下四个方面:

(1)降低项目风险

在设计阶段通过三维可视化设计检查图纸中潜在的错误,降低大型博览项目的设计风险,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此外,运用BIM的4D功能仿真模拟施工过程,预判施工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需求,制定相应计划,尤其是减少大型博览项目中存在的工程拖延、投资失控等问题。

(2)促进多专业协同工作

利用BIM模型进行多专业三维协同设计,各专业工程师通过可视化模型准确展示空间设计意图。各专业在全寿命周期共享同一套数据,保证了信息的统一性并且最大化地利用大型博览项目设计、施工阶段的信息,为大型博览项目后期运营和管理提供支持。

(3)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和效率

大型博览建筑具有体积大、空间高、人员密集等特点,一旦出现危机,很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将集成在BIM模型中的基础工程信息用于运营阶段的设备应急以及人员应急疏散等,快速解决突发状况,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4)提高综合效益

大型博览项目在运营阶段,运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通过模拟的图片、视频等方式利用网络等途径动态更新和发布博览信息。为公众提供详细和及时的博览信息,增加公众参与度。另外BIM技术还可以支持商业空间的经营管理,可产生良好经济及社会效益,实现大型博览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1.1 BIM概述

BIM的出现并非偶然,根据美国国家BIM标准的资料,建筑业的无效工作(浪费)高达57%,比制造业高出31%。如果建筑业通过技术升级和流程优化能够缩小与制造业在这一数据上的差距,我国固定资产中基本建设投资规模13万亿人民币,以美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资料来进行测算,通过提升技术、优化流程和管理水平可以至少节约1.86万亿元的建设投资。

BIM是基于开放的工业标准,将建筑项目的结构信息和功能特征数据化,参数化。把建筑信息模型相关的数据信息集成在一个连续的应用程序中,允许不同的专业人员在不同的寿命周期阶段对信息进行获取、修改等操作。BIM是通过共同的工业标准,集成工程项目在全寿命周期相关的数据信息模型[6]。

1.2 BIM技术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的优势

BIM技术已被运用于大型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因设计原因而发生的质量事故,占公用建筑总体质量事故的41%,对于大型公用建筑设计阶段风险因素分析显得格外重要[7],BIM设计工具把建筑信息参数化,为构建全寿命周期的项目管理平台提供了技术基础,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和基于数据的管理[8]。BIM信息的创建、共享技术为项目的设计、施工、采购等专业队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使不同专业更容易达成一致的决策,提高了工程管理的效率[9]。这些数据信息的使用有助于管理人员在工程项目全寿命期内,宏观和综合考虑项目建设在不同阶段的各方面问题,使得工程项目的总体利益达到最优[10]。在建筑不同的阶段,管理是多方面、多样化的,管理的工具也是多种多样的,如CAD绘图软件、建筑物理性能分析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设施管理软件、基于WEB的沟通平台等等,这些来自不同供应商的软件有着各自的数据模型和数据标准[11]。目前许多工程管理方面的软件都采用IFC格式作为BIM的数据标准,当数据采用IFC格式输出时,其他采用IFC为数据格式的工程管理软件就可以直接实现对数据的处理[12]。BIM软件的成熟发展和数据方面的强大集成优势,使更多的项目管理软件结合BIM在数据方面的优势,形成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不间断信息流[13]。建筑全寿命周期信息管理平台是以IFC为数据格式的BIM数据集成的项目管理平台作为支撑[14]。有学者提出,基于BIM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构建了集成的数据库,使各专业可在BIM平台上协同工作[15~17]。

根据GB50068-2001《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运营周期为50年或100年。按照建设周期5年计算,运营周期为建设周期的9~19倍,因此更应充分利用设计及施工产生的信息,注入到运营阶段形成全寿命周期的项目管理系统。

然而尚未有学者提出基于BIM技术的大型博览项目管理平台具体如何构建,如何将此平台运用在项目的整个生命阶段,以及各阶段具体发挥的作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建立基于BIM的大型博览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平台的构想,增加了信息互通性,解决了传统CAD图纸在上游专业完成后将信息以“抛过墙”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专业,CAD图纸中包含的信息不能被系统自动识别,降低了信息利用效率,增加了重复劳动,使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和利用。基于BIM的大型博览项目全寿命期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实现了模型的参数化,提供了人工和计算机的同时可读性,实现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自动分析。

基于BIM的大型博览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平台的构想将项目的各个阶段信息加以集成,通过开发项目设计管理、施工管理、运营管理模块,利用软件工程技术来实现建筑可视化、资源共享、操作简便高效,达到减少工程变更、方便运营管理的目的,提高大型博览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的管理水平。

2 技术路线

本文主要讨论基于BIM的大型博览项目全寿命期管理平台的构建。第一部分阐述了大型博览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存在的难点及问题和BIM应用于大型博览项目的优势,提出研究构建基于BIM的大型博览项目全寿命期管理平台的必要性。第三部分详细指出大型博览项目平台构建的BIM详细的实施规划。搭建了基于BIM的大型博览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设计、施工、运营三个管理子平台。第四部分以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为实例分析验证了基于BIM的大型博览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平台在以下几方面的应用:

(1)设计阶段的交通组织路线分析,检查设计方案各出入口视角和标识是否清晰,通过分析疏散模拟的结果合理优化路线和展位的布置。

(2)设计阶段的结构、管道、电器三个专业碰撞检测,自动检测并定位冲突发生的位置,避免了施工中的返工等问题。

(3)运营阶段的空间管理优化了展馆空间的划分,科学地管理广告资源和展位资源。

(4)运营阶段的设备应急管理,在设备发生故障的时候,定位故障位置,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应用基于BIM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降低了在大型博览项目的设计和施工阶段的多项目之间的管理协调难度,加快了信息的交互,缩短了工期,提高了项目的质量,从整提上降低了项目的风险。在运营阶段的设施快速报修管理,展位和广告的预定和后期管理,提供了更好的运营和服务质量。

3 开发平台的构建

3.1 平台架构

本文针对大型博览项目的管理难点,构建基于BIM技术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平台,对工程项目设计、施工、运营进行全方位精细化管理。充分利用前期设计信息建立的BIM模型信息,进行建设阶段的管理,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积累设计、施工阶段的信息,用于后期运营管理。在此过程中,这些信息将动态表现在三维界面上,用户通过不同的登陆权限调用这些信息。如图1所示,此平台体系结构分为用户界面层、应用层、数据访问层、数据库四大部分。

图1 基于BIM的系统框架

(1)用户界面层

主要负责与终端用户进行交互,通过赋予不同用户权限,使用户在其规定权限内操作。项目管理人员可通过用户登录进行数据录入、查询、修改等操作,公众可通过公众网入口参与网上博览项目。在本系统中,本层以Web Form界面实现。

(2)应用层

将全寿命期管理平台根据使用对象分为公众服务平台与管理平台。管理平台按照项目进展阶段分为设计管理平台、建设管理平台、运营管理平台,具体功能见图3。

(3)数据访问层

主要负责与数据库进行通讯,完成业务逻辑层发出的各项数据操作指令,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业务逻辑层。

(4)数据库

数据库数据来源分两部分,即BIM模型数据以及外部数据,同步项目开展持续动态更新。BIM模型数据包括几何形状、位置、材质、约束关系等信息,外部数据包括进度信息,视频、图片等异构信息。这些数据均保存在数据库中,以实现数据共享和集中动态管理。

3.2 BIM实施规划

由于BIM技术的应用是一系列专业的整合,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对专业技能以及准确性要求高,需在前期对BIM进行有效的实施规划以保证项目顺利进行,使BIM的应用发挥最大价值。参考美国Building SMART联盟提出的《BIM项目实施计划指南》制定此BIM平台的实施规划,包括项目需求、建模规则、工作流、BIM工具、输入输出文件格式等规划,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与参与各方的交流中完善规划。具体规划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BIM实施规划主要内容

应用BIM技术首先需要建立BIM模型,在信息模型的基础上开发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平台,支持BIM技术在项目各阶段的应用。根据应用目标赋予相应参数,按详细程度要求创建图形。在模型数据输入完成后,对其进行分析、调用支持集成平台的可视化管理、专业分析、人员疏散、消防排烟以及设备应急等功能模块。

3.3 BIM建模

针对BIM实施规划中的应用目标以及项目管理需求,如设备应急、人员疏散、性能分析、施工模拟等,提出相应建模深度及要求,建立赋予相应几何、位置、材质、型号等属性信息的BIM模型,支持平台管理功能。以武汉博览中心项目为例,武汉博览中心一期项目BIM应用目标为服务运维阶段,建立的模型重点表达建筑、结构专业主要构件的位置、尺寸,形成展馆建筑的空间信息,便于运维中的空间管理。加入机电设备、综合管线的位置、类型、型号、形状等信息,在运营阶段能够及时找到设备应急方法,确定对管线进行检修维护作业周期,形成操作指南。具体建模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各专业主要建模内容

美国建筑师协会(AIA)为规范BIM参与方及项目各阶段的界限,在其2008年发布的文档E202中定义了LOD(Level of Development)的概念,将构件设计深度由粗到细分为5个等级,如表3所示。此处形成的BIM模型信息以及与其对应的外部信息将作为底层数据储存在数据库中。

表3 详细程度说明

3.4 管理平台功能设计

项目管理平台的核心为应用层,按照应用对象不同分为公众平台以及项目管理平台以满足不同参与者对项目的需求。按照项目进展的不同阶段,将项目管理平台划分为三大子平台。设计管理子平台功能包括设计阶段的方案比选、变更管理、设计检查;施工管理子平台功能包括施工阶段的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管理;运营管理子平台功能包括运营阶段的交通组织、人员疏散、空间管理、设备应急(图2、表4)。

图2 项目管理平台架构

表4 项目集成管理平台功能架构

3.4.1 设计管理子平台

(1)方案比选

提供各种专业应用性能分析,如舒适度、能耗、低碳、应急预案等。应用各类专业分析模型与工具,在已建立的BIM模型上进行各种应用分析,例如空气龄、热舒适度、自然通风、照度遮阳、噪声、可视度分析、能耗分析等。在设计时考虑运营期的便利性与节能性,最大化优化建筑性能,减少博览项目建成后所带来的能耗需求。

(2)变更管理

博览项目涉及专业多,相互交叉,不易协调,利用BIM参数化设计流程,使得某一处的修改可以及时反馈在整个模型上,通过与中心文件同步保持文件同步更新以达到多专业协同的目的。完成变更标记及统计分析,统筹设计变更带来的影响。

(3)设计检查

将设计模型进行三维管线的碰撞检查,对于管线排布复杂的大型博览项目,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优化净空,优化管线排布方案,避免由于设备管线碰撞等引起的拆装、返工带来的大量浪费。

3.4.2 施工管理子平台

利用设计阶段积累的信息,将BIM模型进一步应用于工程管理,保证信息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在施工管理方面BIM有以下应用:

(1)方案预演

应用BIM模型,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方案,将BIM模型与进度计划链接形象地展示项目的建造过程,观察项目的进展情况,支持工程会议及专业化的各类工程交底工作。在工程施工中,利用可视化4D模型使参建人员直观理解进度计划的重要节点。另外,在项目评标过程中,4D模型可以使专家从模型中很快地了解投标单位对工程施工组织的编排情况、主要的施工方法、总体计划等,从而对投标单位的施工经验和实力做出初步评估。同时进度计划通过实体模型的对应表示,有利于发现施工差距,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偏调整,联动修改进度计划。

(2)工程量统计

利用BIM设计模型快速统计对于设计变更带来的工程量变化,利于安排材料采购及监控工程资金使用情况。

(3)质量及安全控制

通过BIM与质量控制点关联,利用BIM设计模型中的设计参数作为施工质量偏差的依据,依据质量验收标准判断质量的合规性;同安全监测数据的结合可直观判断预警等级和影响区域与施工时序的关系。

3.4.3 运营管理子平台

基于BIM模型,积累工程从设计、建造到运营全过程的数据,包括工程实体信息、工程环境信息、管道设施信息等,将为项目运行的业务管理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首先,利用三维可视化模型,结合标识组织设计,利用第三人视点用户漫游自体验,检查博览项目指引标识的布置是否达到引导效果;其次,根据建筑结构特点(如出入口设置、馆内展位布置情况)确定疏散逃生路线;利用设计及施工阶段积累的前期BIM综合模型,为后期运营、维护、检修提供信息支持,以制定应急方案;最后,还可将将动态展馆信息发布于公共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博览项目信息查询与参与的窗口,可进行实时参展情况查询、展位预订、展览信息查询。

4 平台应用实例

武汉国际博览中心规划总占地面积6253亩,净用地面积4270亩,中心核心区规划建筑面积达120万m2,一期展馆建设已经完成,进入收尾阶段,BIM应用重心以运维为主。根据国际博览中心一期项目实际进展以及为数字博览服务的要求,BIM模型将侧重于为招商、布展、交通标识引导、设备应急等方面服务。下面以武汉国际博览中心项目七区为例重点介绍项目集成管理平台功能架构。

4.1 设计阶段交通组织路线分析

按照BIM规划要求,首先建立国际博览中心项目BIM实施规划,按规划要求建立BIM模型(图3),并根据运营目标添加如表1所示属性。

图3 国际博览中心BIM模型

(1)交通组织分析

在综合模型中加入环境导示系统,包括标识类别、编号、安装位置和方式、材料工艺、文字说明信息、字体大小和位置,室内标识、室外标识、停车场标识。检查设计方案各出入口视角是否清晰,标识是否起到一定引导作用。如通过第三人视点三维漫游体验,展馆二层室外宽广的平台上布置的指示牌起到了人员较好的指引作用(图4)。

图4 交通引导及用户体验图示

(2)疏散引导与优化

利用BIM模型的建筑出入口及房间分割等空间信息,仿真模拟人员疏散时间,评价公共场所中被疏散人员的个体差异,障碍物数量,人员疏散速度缓慢,疏散出口的个数和宽度等因素对人员容量的影响。由于武汉博览中心整体采用无柱式结构,建筑空间大且分割灵活,内部可布置展位分为标准展位和特展展位,展位之间的组合即平面空间的划分直接影响到人行通道的宽度以及走向。如划分不合理将导致出入口或通道的拥堵。因此要针对特定的展览形式和人群年龄层次分布(图5),分析满足紧急疏散要求的最大人员容量及所需疏散时间(图6),为优化展位空间排布以及限制人员流量提供依据。

图5 人员属性设定及移动方向

图6 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特展与标准结合时疏散分析示例

4.2 设计阶段碰撞检查

在BIM模型中集合了结构、机电、暖通等专业的设计,运用BIM模型的三维可视化检查不同专业之间的碰撞冲突。从而在设计阶段就减少了不同专业的设计矛盾,避免在施工阶段才发现不同专业之间的矛盾冲突,减少了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不仅能缩短工期,而且给施工带来极大的便利。如图7所示,能够直观地看到碰撞的位置,精确定位发生碰撞的位置。

图7 设计阶段碰撞检查

4.3 运营阶段空间管理

为便于博览中心后期管理,对模型建模规划中规定的空间几何参数进行提取作为基础信息。并对展馆商业空间中的广告和展位资源的利用情况信息进行增删改查,结构化管理包括展位、广告位尺寸、位置、所在分区、租赁状态、租赁方信息及租赁时间等信息,如图8所示,点击相应构件,广告牌及展位属性面板显示广告牌、展位所在分区及其租赁状态信息。特别是对展馆空间的划分与展位的安排需要科学的决策以便优化空间布置。最后动态对比租赁时间及合同起止时间,以提醒管理者更新与维护空间资产,形成空间资产管理系统。相比较传统的人工统计管理方式,智能化的管理排布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约30%。

图8 广告牌及展位属性信息

4.4 运营阶段设备应急管理

(1)设备应急

利用BIM模型传递建筑物设备及管线的设计信息,建立设备的档案资料,可以了解各设备可使用年限和性能;对于综合管线,建立上下游的拓扑关系,快速查找应急方案对应的设备位置及编号(图9);对于设备运行记录,了解设备已运行时间和运行状态;关于设备故障记录,对故障设备进行及时处理并将故障信息进行记录借鉴;对于设备维护维修,确定故障设备的及时反馈以及设备的巡视。这些保证了项目运行阶段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的全面有序,为维护管理提供合理计划,为设备的预知维修提供帮助。对于BIM的精确定位突发状况,快速处理和提供维护信息;对于维护的及时反馈,利用BIM进行主动式的设施管理。将排查设备故障原因和位置时间缩短35%以上,为设备的尽快恢复运营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图9 应急系统界面介绍

(2)公众服务平台

将项目管理平台中的空间管理子平台对公众开放,可以使公众快速了解博览中心展览情况,并可实现网上快速获取展位的位置、规格、价格、开放时间等信息,方便参展商预订展位,支持网上电子商务。

4.5 项目应用结论

BIM模型的建立与全寿命周期信息的利用为武汉国际博览中心项目设备应急,招商布展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基于此模型开发的运营管理模块为后期公共应急以及数字博览提供了支持,提高了运营安全保障,为公众提供了了解和参与项目的窗口,提升了项目综合价值。

5 结论

本文描述了针对大型博览项目的特点应用BIM技术的优势:三维设计信息协同提高设计效率减少浪费;设计检查能减少施工期出现变更的可能性,可视化功能减少了施工过程进度计划编制人员翻阅图纸的工作量,提高了编制效率和准确性;设备应急功能帮助管理人员快速响应问题,减少出现事故产生不利社会影响;可视化功能增加公众参与度,总体上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平台的实际应用可看到基于BIM技术对于大型项目管理提供的便利,通过创建管理平台,为大型博览项目的管理者提供了信息化的项目管理工具,为公众提供了参与项目的平台。在项目整个建设过程中实现工程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项目总体管理水平。然而,项目管理平台的功能完善还需要更多项目实践,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1]胡子鸣.试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分析和对策[J].信息通信,2013,(3):146-147.

[2]刘珺函,李瞳辉.浅析大型公共工程项目应用BIM技术的必要性[J].经济师,2014,(11):284-285.

[3]王元明,徐大海.大型公共项目风险结构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5):84-88.

[4]王元明.大型公共项目风险形成机理及管理框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3,32(2):18-23.

[5]H Edward G.Th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J].CADalyst Eugene,2004,21(11):56-58

[6]何文才.大型会展场馆集成化管理建设模式的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7]蔡静.CSWADI民用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分析[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5.

[8]Tse T K,Wong K A,Wong K F.The utilizations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s in nD modeling:a study of data interfacing and adoption barrier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nstruction,2005,(10): 85-110

[9]Smith D K,Tardif 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a Strategic Implementation Guide for Architects,Engineers,Constructors,and Real Estate Asset Managers[M].John Wiley&Sons,2009.

[10]王广斌,任文斌,罗广亮.建设工程项目前期策划新视角——BIM/DSS[J].建筑科学,2010,26(5): 102-105.

[11]陶敬华.BIM技术和BLM理念及其在海洋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12]Caldas C,Soibelman L,Gasser L.Methodology for the integration of project documents in model based information system[J].Journal of Computing in Civil Engineering,2005,19(1):25-33.

[13]许峻,金洋昊,杨丽水,等.构建BIM项目级管理平台,实践医院项目三维协同设计[J].建筑技艺,2010,(s1):219-225.

[14]Howell L,Batcheler B.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Two Years Later―Huge Potential,some Success and Several Limitations[EB/OL].[2005-05-21].http: //www.apertura.ntnu.no/torg/EiT-BuildingSMART/ web-content/pdf/BIM_2%20Years%20Later.pdf.

[15]Kiviniemi A.Requirements Management Interface to Building Product Models[D].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2005.

[16]陈训.建设工程全寿命信息管理(BLM)思想和应用的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6.

[17]Gallaher M,O'Connor A,Dettbarn J,et al.Cost A-nalysis of Inadequate Interoperability in the US[R].Technical Report,Capital Facilites Industry,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2004.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Large-scale Expo Project Whole Life-cycle Management Platform Based on BIM

CHEN Li-juan,LUO Han-bin,XIN Hong-ya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

With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dvance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large-scale public building is emerging constantly.It involves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exchange of large amount of building data,long construction period,large capital investment,huge social impact,as well as overall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jects and so on.Once fail,it will bring heavy financial burden to the country.Therefore there is an urged need for an integrated platform which provides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in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project to monitor every link of construction.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management in large-scale public projects,using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technology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2D collaborative approach and shift to the collaborative approach.This paper presents a life-cycle management platform large Expo project based on BIM,its theoretical framework,implementation plan and application.From the case study we can see that the BIM-based management platform can help create,analyze,present information digitally to maximum efficiency in data processing.By creating a management platform,a high degree of the project information can be shared to improve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as well as the overall management level in the whole life-cycle of projects.

BIM;3D;whole life-cycle;management platform

TP315;F294.1

A

2095-0985(2015)03-0054-08

2015-04-15

2015-05-12

陈丽娟(1986-),女,湖北武汉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BIM技术在施工及运营管理中的应用(Email:ceciliachen1114 @hotmail.com)

猜你喜欢
博览寿命信息
人类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之间
仓鼠的寿命知多少
马烈光养生之悟 自静其心延寿命
人类正常寿命为175岁
订阅信息
博览
展会信息
控制网_自动化博览
控制网_自动化博览
博览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