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紫砂“海棠壶”的形象美、艺术美和思想美

2015-05-24 03:00许全芳
江苏陶瓷 2015年4期
关键词:海棠花艺术美张大千

许全芳

(宜兴 214221)

紫砂壶是最佳的茶具,它历经几百年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艺术性很强的实用器皿。在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的紫砂壶造型中,无一不是通过点、线、面的巧妙组合与泥色的浑然天成来展示形象美,以达到典雅、含蓄、古朴、端庄的艺术效果,所以有人说紫砂壶艺是“别出心裁,意在神韵”的艺术。现以这款紫砂“海棠壶”为例(见图1),谈谈紫砂壶的形象美、艺术美和思想美。

图1 海棠壶

1 紫砂“海棠壶”的形象美

所谓 “壶中天地宽”、“一壶一世界”,此款紫砂“海棠壶”的器型素净、雅致、古朴。壶身较为饱满,口盖宽阔;壶嘴的尖端略微向上拉伸,显出弯势,做工精细;圈把呈不规则的圆形,不失质朴之美;壶嘴、壶口、壶把在一条水平线上,更具有实用效果;壶盖平压,盖面上的抽象形海棠花图案与壶钮构成了一朵海棠花的形状,有尊贵的象征寓意。紫砂“海棠壶”整体稳重,圈形壶底支撑整个壶体,使得气势饱满。

2 紫砂“海棠壶”的艺术美

紫砂“海棠壶”在圆壶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盖面和壶钮形成了一朵美丽的海棠花,既美观,又具有高度的艺术美。海棠花多为暖色调,多数红色系海棠的花色从幽深的浓酒红色花蕾随之开放出盛花期明亮的雪青紫、鲜红及冷暖粉红色,盛花过后的颜色日渐清淡,正好被新萌发的叶色衬托,别有一番景观。

3 紫砂“海棠壶”的思想美

紫砂“海棠壶”以海棠花作为装饰,不但具有视觉美感和独特的艺术美,更重要的是折射出了海棠文化所体现的思想美,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我国人民自古就有种海棠、赏海棠的习俗,并由此衍生出蕴涵丰富、寓意吉祥、形式多样的海棠花文化。据北宋乐史《杨太真外传》记载:“上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岂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此典故代代相传,“海棠春睡”成为后代诗人画家不断吟咏描绘的题材。后代的文学作品中常以海棠指代杨玉环,后发展为以海棠花比喻美女。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对海棠也有特殊的感情,创作了众人耳熟能详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绿肥红瘦”贴切地点出了一夜风雨过后海棠的变化,绿、红两种颜色代指海棠叶和海棠花,肥、瘦两种形态传神地描绘了雨后枝叶茂盛和花瓣凋萎,生动形象、正确得体,为人所称道。国画大师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喜爱梅花、荷花、海棠等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植物,在旅居美国时曾向友人乞讨海棠,并作有《乞海棠》:“君家庭院好风日,才到春来百花开;想得杨妃新睡起,乞分一棵海棠栽。”张大千听说百里之外种有名贵的垂丝海棠,为求购甚至愿意典当画作、节衣缩食,“典画征衣更减粮,肯教辜负好时光;闻道海棠尚未聘,未春先为办衣裳”,足见他对海棠的热爱。1958年,张大千以一幅“秋海棠”荣膺纽约国际艺术协会世界伟大画家。1982年底,身居台北的张大千处于生命的最后阶段,作“海棠春睡图”赠与四川老友,画上折枝海棠色泽艳丽、形态娇媚,并题诗表达自己对祖国和老友的思念之情,而今这款紫砂“海棠壶”也勾起了后人对传世海棠文化的历史回忆。

4 结论

文化符号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用于较稳固地象征某种特定意义的事象。海棠花被中华文化赋予象征思念、爱情、友情,使以海棠花为题材而设计的紫砂“海棠壶”有了内在的文化价值。紫砂“海棠壶”整器为饱满的圆器,海棠花作为此壶的装饰,形态优美,用它喝茶也是一种享受,再加上其艺术美和思想美,更为让人满足心灵上的享受。

[1]蒋尧基.壶说紫砂[N].北京商报.2010.6.25:(A4).

猜你喜欢
海棠花艺术美张大千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传奇大师张大千
海报设计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曾熙&张大千:得弟,吾门当大
猫在野海棠花落处
海棠花开
“吃货”张大千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探析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