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历史文化名城大同的更新与保护

2015-05-23 03:45
山西建筑 2015年19期
关键词:文化名城古城广场

刘 涛

(深圳市清华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40)

1 研究的意义

历史文化名城是无数先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华夏几千年来璀璨历史传承变迁的见证。保护好、管理好历史文化古城,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促进当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当代城市管理者和城市居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大同,位于山西省大同盆地的中心、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地理位置险要,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大同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是全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准确地把握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在城市建设发展与古城保护与更新中的对立统一,不仅有助于大同更全面科学地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同时,也对另外与大同有同样发展困扰的历史文化名城极具借鉴意义[1]。

2 大同更新与保护面临的现状

保护主要是指历史环境的保护。更新是以恢复历史文化名城的本来面貌为目的,将环境统一整理修缮。更新与保护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古城原本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然而近年来,大同城市建设不断快速向前推进,现代化的高楼鳞次栉比,不断压缩着古城和古迹的生存空间,在经济建设的浪潮中忽视了大同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的重要性。如何把握与衡量大同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间的平衡,成为横亘在城市管理者和规划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大同古城保护与更新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近年来,为满足经济建设和城市规划的需要,大同古城正一点一点地遭受侵蚀和破坏,首当其冲的便是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街巷和古民居。如在善化寺、华严寺保护范围新建了一些与环境不符的建筑,又擅自拆除、迁移了如白衣庵、雁塔等富含历史气息和文化氛围的建筑,使之失去了原有的历史文化功能。大量四合院被破坏,历史街巷内的原住民也被经济建设的浪潮所同化,在原住地上翻盖的仿古民居和商铺不仅失去了原有的历史气息,而且,在许多人眼里,它们都变成了千篇一律的、商业化的“死街”。

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同古城街区位于城市的老城区,多数居民生活贫困,交通不便,生活环境长期得不到改善,逐渐成为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包袱和城市形象树立中的“污点”,使城市管理者面临着两难的境地。即难以在历史文化保护和经济建设发展、改善居民生活中取舍。而且,部分居民因为居住环境与城市中心区之间的差异,往往内心渴望对古城区进行改造,对保护古城区环境漠不关心。

3 大同更新与保护思路的探索

大同古城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一方面,应重视这一份珍贵的荣誉。把握名城名片,明确名城性质,突出名城特色,从整体上把控古城的格局、风貌与特色,认真做好大同古城的更新与保护;另一方面,大同作为煤炭资源丰富的工业化城市,应认真做好工业布局,认真治理环境污染。

首先,应停止对古城环境的过度开发和破坏性开发,对文化建筑和古迹不拆、不动,只做适当的修补,力求保持原样,对已遭破坏的珍贵遗存应进行整体性保护修复,严禁对古城进行无端的商业性开发。应加强对古城整体文化历史环境的规划布局,扩大保护范围,把影响古城整体建筑协调性的新建建筑全部列入拆除范围,限期拆除,将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时外运,以减少对古城环境的污染。

其次,考虑到大同丰富的煤炭资源及其他矿产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统筹兼顾[3],城市规划应注重新城建设与古城保护的协调统一,分开发展,兼顾古今,新城重点考虑经济和工业化建设,古城重点考虑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旅游特色。规划一旦确立,应严格按规划要求执行,不得越界开发。

最后,应以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来面对古城开发和相关文物修复。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是一座充满着文化瑰宝的历史古城,应积极转变开发理念和开发模式,深挖古城蕴含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

4 大同大有广场规划改建案例分析

大同大有广场项目距离大同古城南侧约1 km,古城内布置有大量重建的传统古建木作建筑,庞大的宫殿院落群等。大有广场规划改建遵循古城整体环境与氛围,规划布局中传承大同历史文化名城的精神特质,构建山西传统特质的院落体系。

大有广场以中华文化中传统的九宫格来诠释规划意图,从而形成与大同古城历史布局的和谐统一(见图1)。将房建工程与大有广场一期形成的区域划分为9个街区,各街区系统功能特色分明。街区一直延伸至四周交通干道,便捷的街道网,能承载大量的客流。区内布置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并与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相连,有效减少各区机动车的数量,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促进商业繁荣。大有广场规划严格尊重古城历史发展的脉络,通过保留古城墙遗址,构建城墙遗址公园等公共空间,容纳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场所。设置舒适便捷的多样性公共空间,建设宜居型社区。轴线与院落作为中国传统建筑布局的基本法则,被应用到本案的总体规划之中,并赋予其人文意境。现代化的城市建筑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谐统一,体现了大有广场规划人员高超的规划技艺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把握。东西为街,南北为道,各街道体系呈现一幅巨大的后现代卷轴画,展现一种与顾恺之美学精神相对应的场景。以现代主义的手法,营造出城市规划的细节与建筑质感。以大有广场的规划为借鉴,为大同古城在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间的统筹兼顾提供了一条值得推荐的新路子。

图1 大有广场规划平面图

5 结语

古城保护与更新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保护也不仅仅是为了留存历史的见证,而是将其融合于整个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过程之中[4]。只有抛弃目前“土地经济”和唯GDP论的价值观,才能使历史遗存以独特的方式以及自身的历史文化优势在城市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历史文化绝不是城市发展中的绊脚石,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益组成部分。大同市作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应珍惜荣誉,珍惜自身发展优势,加大对城市保护、更新的重视和投入程度,科学规划、科学管理,努力在黄土高原上孕育出文化名城、旅游名都、生态名邑、经济强市四位一体的新大同。

[1]王景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功能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邢继亮.历史街区更新改造探讨[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2.

[3]汪 光.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J].建筑学报,2005(2):129-130.

[4]杨志明,陈年好.旧城改造的误区及出路[J].城市开发,1999(4):106-107.

猜你喜欢
文化名城古城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基于城市发展机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
在广场上玩
良渚古城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翘街古城
蔚县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千年古城 重放异彩
安居古城
广场上的大钟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