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

2015-05-23 08:08:24刘婧婧张谷雨龚敏娟
西部中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口服液蓝光黄疸

刘婧婧,张谷雨,龚敏娟,陈 英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江苏江阴214400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

刘婧婧,张谷雨,龚敏娟,陈 英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江苏江阴21440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蓝光照射配伍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观察2组护理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浓度变化,记录2组黄疸出现时间和消退时间。结果: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浓度护理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黄疸出现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而黄疸消退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明显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胆红素浓度,缩短黄疸时间。

高胆红素血症;循证护理;新生儿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又称病理性黄疸,是儿科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患儿因血清胆红素浓度过高,临床表现为皮肤、巩膜和黏膜等黄染。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新生儿听力、智力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影响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用方法,但新生儿离开母亲怀抱后照射治疗依从性差。王盛枝[1]认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改善新生儿预后。研究表明[2-3],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消退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循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利用科研成果,并与护理经验和患者愿望相结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的过程[4]。循证护理已在临床广泛开展,提高了护理质量,我们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期间实施循证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就诊的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23天,平均(6.05±3.48)天;胎龄36~42周,平均(39.24±3.67)周,体质量(2.6~3.7)kg,平均(3.18±0.16)kg;分娩方式:自然分娩18例,剖宫产7例;黄疸原因:感染18例,母乳性黄疸3例,ABO溶血2例,葡糖六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2例。对照组25例,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2~26天,平均(6.11±3.51)天,胎龄36~41周,平均(39.19±3.48)周,体质量2.5~3.8 kg,平均(3.21±

0.23 )kg;分娩方式:自然分娩16例,剖宫产9例;黄疸原因:感染17例,母乳性黄疸4例,ABO溶血3例,G-6PD缺陷1例。所有患儿出生72小时内血清总胆红素浓度>205μmol/L,出生72小时后血清总胆红素浓度>257μmol/L。2组患儿性别、年龄、胎龄、体质量、分娩方式、黄疸原因和治疗措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并接受蓝光照射(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瓦数200~400W)配伍茵栀黄口服液(北京双鹤高科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Z12020504)治疗,即每天蓝光照射治疗12小时,连续3天,同时口服茵栀黄口服液1 mL/kg,2次/d,连用5天。

1.3 护理 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具体步骤和措施如下。

1.3.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成立以护士长为核心的循证护理小组,三级岗护士和责任护士为组员,小组成员均具有一定的查阅外文文献能力和临床科研能力。护士长负责本研究分工、协调、讨论、指导等工作,组员负责文献检索、实证筛选、护理干预、数据统计等。

1.3.2 循证问题 针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原因和蓝光照射配伍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措施,结合新生儿生理、心理特点等,确立如下循证问题:1)高胆红素血症;2)新生儿;3)危险因素;4)蓝光照射;5)茵栀黄口服液。

1.3.3 循证支持与评价 检索近5年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含中华医学会电子期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资讯检索系统Pubmed)的文献资料。小组集中对文献资料的真实性、科学性和临床实用性等做出系统评价,筛选出最佳临床护理实证。

1.3.4 循证应用 根据最佳临床护理实证,结合护理经验及新生儿生理、心理特点,制定如下护理方案。

1.3.4.1 风险因素干预 文献检索发现,剖宫产、母乳喂养少、胎膜早破、感染、新生儿溶血、早产和分娩期间应用催产素等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风险因素。小组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加强饮食指导和心理护理,鼓励产妇按需哺乳。保持新生儿室通风和清洁,定期房间消毒,加强体温监测,预防交叉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感染。

1.3.4.2 蓝光照射护理 调整温箱温度至36.6~37.2℃,相对湿度50%左右。用黑色眼罩蒙住新生儿双眼,丁字形尿布保护会阴部,照射期间加强巡视,记录有无并发症。

1.3.4.3 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护理 喂奶前30分钟,在茵栀黄口服液中加葡萄糖水后喂服,沿新生儿口角用小匙喂药,待咽下后拿开药匙。口服完毕将新生儿置于头高脚低侧卧位,避免呕吐、返流。

1.3.4.4 心理护理 新生儿无法用言语交流,小组选择肢体语言、眼神、语调等与其沟通,比如用温暖、友善的眼神凝视,用双手按摩躯体,抚摸头部等,但应注意双手清洁、温暖。

1.3.4.5 其他 加强灌肠护理,注意盐水温度,动作轻柔,准确记录灌肠时间。严密观察治疗期间生命体征和尿量,保证患儿足够睡眠,给予营养支持等。

1.4 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前(治疗前)、后(治疗5天)血清胆红素浓度变化,记录黄疸出现时间、消退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胆红素浓度 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浓度护理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护理前后血清胆红素浓度比较 μmol/L

2.2 黄疸时间 观察组黄疸出现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黄疸消退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黄疸时间比较 d

3 讨论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首位常见疾病,发病率高达30%~50%,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不完善,未结合胆红素易透过血脑屏障引起基底神经节、脑干神经等损伤[5],亦有资料[6]认为高浓度胆红素可造成星形胶质细胞伤害。因此,加强新生儿胆红素血症的治疗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祖国医学认为新生儿黄疸为“胎黄”,是脾阳不振、寒湿郁阻致肝胆红素排泄失利所致。茵栀黄具有利湿退黄之功效,杨翠芬等[7]应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提高治疗效果。曹红梅[8]研究认为在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新生儿早期康复。

循证护理上世纪70年代随循证医学发展而来,现已成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护理模式,临床实施具体包括5个步骤[9],即确立具体护理问题、检索医学文献、评价科研结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循证应用和实施效果评价。本研究首先成立循证护理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发挥团队优势,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循证实践能力,有利于循证护理实施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10]。感染是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诱因;母乳喂养次数减少可导致新生儿肠蠕动降低,影响肠道正常菌群建立,使肠内容物滞留,导致胆红素浓度升高;新生儿胎粪中含有较多胆红素,若胎便排泄缓慢、延迟,亦易形成高胆红素血症。循证小组通过查阅文献,针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形成的风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遵医嘱予以抗生素治疗,保持房间通风良好,指导产妇增加营养、按需哺乳,同时予以灌肠护理,有利于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11]。蓝光照射是临床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方法,可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排除,但治疗时母婴隔离,新生儿独自睡在箱板上,且双眼被黑布蒙住,新生儿容易恐惧、不安、哭闹,蓝光照射也可能产生发热、皮损、隐形失水、水样腹泻等并发症[12]。茵栀黄口服液主要成分为茵陈、栀子、金银花、黄芩,可增强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具有酶诱导作用,但茵栀黄口服液味苦,喂服不方便。观察组通过循证支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护理干预,提高了治疗效果,表现为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黄疸出现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而黄疸消退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与应莉等[13]研究一致。循证实践过程中发现,护理人员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决策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和统计分析能力存在一定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在蓝光照射配伍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期间实施循证护理,可显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浓度,延迟黄疸出现时间,促进黄疸消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盛枝.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662-663.

[2] 张小娥,蒋玉蓉,苏海虹,等.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7):999-1001.

[3] 曹红梅.优质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9(13):34-35.

[4] 蔺大明,郭青,凌英姿,等.循证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患者心理和非切口疼痛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2):3058-3060.

[5] 应小明,叶辉,陈爱菊,等.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颗粒口服治疗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J].2013,31(3):617-618.

[6] 张小娥,蒋玉蓉,苏海虹,等.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研究[J].海南医学,2012.18(7):999-1001.

[7] 杨翠芬,荆爱霞,王敏智.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7):692-693.

[8] 曹红梅.优质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9(13):34-35.

[9] 李建华,金锦华.我国临床护士循证护理实践技能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3,20(9B):14-16.

[10]金学勤,龚月香,徐晔,等.循证护理小组工作模式实践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3):80-81.

[11]廖玲,蔡海燕,李浩.1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J].广西医学,2013,35(10):1404-1405.

[12]石茹.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效果[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2):243-244.

[13]应莉,梁伟珍,李卫琴,等.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4):34-36.

The Application ofEvidence-based Nursing for Neonatesw ith Hyperbilirubinem ia

LIU Jingjing,ZHANGGuyu,GONGMinjuan,CHEN Ying
Nursery of Jiangy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edical College of Southeast University,Jiangyin 2144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for neonate w ith hyperbilirubinemia treated by combining the blue light irradiation w ith YinChenHuang oral liquid.Methods:The 50 hyperbilirubinem ia cases were randomized into 25 cases of observation and control groups.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were given to the controlgroup while the evidence-based nursing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centrationsof totalbilirubin(TBil)and conjugated bilirubin(CB)in serum wereobserved and theappearing and disappearing time of jaundicewas recorded in both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Results:The comparison of TBiland CB concentrationsbefore nursing in both groupshad no statisticalmeaning (P>0.05),while afternursing those in both group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notab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appearing time of jaundi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obviously later than thatin the control group(P<0.05)while the disappearing time of jaundi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markedly earli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evidence-based nursing can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bilirubin of neonatesw ith hyperbilirubinem ia and shorten the jaundice duration.

hyperbilirubinem ia;evidence-based nursing;neonate

R47

B

1004-6852(2015)02-0115-03

2014-02-16

刘婧婧(1986—),女,护师。研究方向:新生儿疾病的临床护理。

猜你喜欢
口服液蓝光黄疸
鲁晓岚:黄疸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34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26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HPLC法同时测定四磨汤口服液中5种成分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20:01
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补肾口服液中3种黄酮
中成药(2017年8期)2017-11-22 03:19:40
HPLC法同时测定阿胶强骨口服液中4种氨基酸
中成药(2017年3期)2017-05-17 06:09:14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