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2015-05-23 06:45
体育科学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院校职业

潘 忠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体育教学部,福建福州350007)

1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及技术手段

科学知识图谱,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以科学知识为计量研究对象,属于科学计量学的范畴,[1]它是以科学学为研究范式,以引文分析方法和信息可视化技术为基础,涉及数学、信息科学、认知科学和计算机科学诸学科交叉的领域。[2]

研究的文献数据全部来自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该数据库内容覆盖各个学科领域。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按篇名检索“高职”“体育”,检索时间选择2010年至2015年,期刊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与CSSCI,一共获得208条论文记录,经去重、合并同义词后得到62个关键词。运用科学计量学中的共现分析等方法,共现分析方法是一种相关性分析方法,即以学术论文的外部特征为基础,通过关键词、参考文献及其作者等共现关系揭示高职体育的深层次内容。在此方法的运用中,利用了美籍华人学者陈超美博士开发的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可视化文献信息分析软件“Cite Space”进行科学知识图谱的绘制,将2010年以来高职体育研究领域的文献数据信息转换为可视化图像,用图表和图像展示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态势,能够较为直观地识别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及热点。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职体育研究文献分布

2.1.1 刊物分布

2010年以来,来源核心与CSSCI期刊高职体育研究文献共208篇,年度载文量为51篇(2010)、39篇(2011)、38 篇(2012)、36 篇(2013)、30 篇(2014)和14篇(2015),研究数量相对稳定。

依据期刊发表文章数量,载文数量3篇以上的期刊依次为:《教育与职业》(52篇),《中国成人教育》(21篇),《职教论坛》(13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7篇),《职业技术教育》(6篇),《广州体育学院学报》(6篇),《小说评论》(5篇),《成人教育》(5篇),《教育理论与实践》(4篇),《北京体育大学学报》(3篇),《黑龙江高教研究》(3篇)等11本刊物。其中《教育与职业》载文量为52篇,占了核心期刊、CSSCI期刊高职体育研究论文的25%,还有《中国成人教育》、《职教论坛》也刊载了21篇和13篇的论文,说明这些刊物是高职体育研究领域的重要刊源,也体现出这部分期刊自身在高职体育研究领域的地位和影响。

2.1.2 高被引文献

2.2 国内高职体育研究文献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主题和研究内容的缩影,代表了作者学术思想和观点的方向。当两个关键词同时出现在一篇文献中时,称这两个关键词存在共现关系。将文献题录数据导入Cite SpaceⅡ软件,分析时间为2010—2015年,统计出频次3次以上的高职体育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见表2),并生成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见图1),高职体育研究中关键词共现频次越多,反映在知识图谱上则是它们之间的距离越接近。据此,可揭示出高职体育研究分支领域,及学术研究现状、热点、趋势等。

表2 2010—2015年高职体育研究高频关键词排序表

图1 2010—2015年国内高职体育研究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图谱

图1可见,它由多个大小各异的圆环和连线构成,圆环的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大小与其出现的频次成正比,是该研究领域的关键节点;连接圆环的连线表示节点之间的联系,连线的粗细表示其联系的紧密程度的大小。通过高频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将其分为了4个明显颜色不同的聚类,分别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与改革、(高职)体育教学与改革、高职学生等,说明自2010年以来,我国高职体育研究对以上领域具有很高的关注度。以下对4个研究领域进行逐项分析,虽然可以按照关键词的聚合进行大致归类,但是部分关键词并不能完全放进某一研究领域,也有可能出现交叉,但是归类分析的意义很明显。不仅可以看出高职体育研究的大致重点区域,也能看出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的飞跃发展给高职体育研究带来的领域上的变化与拓展,这种意义远大于准确地将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关键词进行划分归类。因此,对部分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关键词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合并研究,如“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健康”“教学改革”与“高职教学改革”“体育教学”与“体育教育”等,以便于揭示出研究领域的共性及特点。

2.2.1 高职体育教学与改革

对高职体育进行研究,高职体育教学肯定是首当其冲的问题。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中最重要的形式,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最根本的途径之一,“体育教学”作为关键词在文章中出现了49次,仅次于词频为85次的“高职院校”,与其相似的“高职体育教学”出现频率为8次。“体育教育”的词频为18次,在图谱中位于第五,以“体育教育”为关键词的研究中,大部分也是以体育教学为其研究内容。“教学改革”和“体育教学改革”出现的频率也较高,分别为7次和4次,体现出高职体育教学与改革是高职体育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领域。

高职体育教学与改革研究所涉及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要素的研究,以及“发展方向”“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等方面的研究,文章中的关键词有“培养目标”“心理健康”“体育项目”“体育素质”“意志品质”“体育思想”“体育教育”“社会适应能力”“身体素质”“优化教学资源”等。大部分研究是针对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面入手,通过调查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的措施,例如:“整合教育资源、进行相应的体育教学优化”[4]、“探讨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的融合现实路径”[5]、“注重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机结合,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6]、“采取渗入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职业化体能、保证健康;实施职业场景模拟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技能和能力”等。[7]

2.2.2 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

如图2,“体育课程”也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出现的次数为19,处于第四位,说明高职体育研究中,课程建设与改革是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课程设置与实施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

通过整理与分析,高职体育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主要集中在与地域特色结合、与高职院校特点结合、与专业类型结合、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等方面。研究者们认为高职院校虽与普通高校有着院系设置、专业设置、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差异,但是对于追求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体育课程来说,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8]因此,课程建设要强调与学生身体发育特点的结合,注重对学生身体健康的促进,建立多元化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另一方面,高职体育课程目标上要更突出针对性、职业性、实用性、实践性等特点。[9]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体系既有相同之处,又具有各自的特点,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体系呈现出职业化教育的特点,高等职业院校面向社会生产一线培养专门人才,必须满足不同职业所需体能的要求,专业类型决定了职业体能的差异性。体育课程改革也应该融入高职教育,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结合专业类型设置体育课程[10]。

2.2.3 师资队伍

师资在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是体育教学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教师的教学活动对体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产生直接的影响。在高职体育师资的研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有“体育教师”(15次)、“体育师资”(4次)、“师资队伍”(3次),其中,“体育教师”在图谱中位居第六,从关键词出现的频率上可见师资队伍在高职体育研究中的重要程度。

高职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的专业素养[11]、人文素养[12]、继续教育[13]、体育教师评价[14]、体育教师的角色的转换[15]、教师队伍建设[16-17]、教师职业倦怠[18]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整理与分析,学者们认为高职院校部分体育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文化素养有待提高、教学方法不灵活、技术不全面、特别是科研与自主创新意识差,存在职业倦怠的不良现象。高职体育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对学生人文素质和参与体育锻炼具有重要影响。应该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推动体育教师的持续发展,转变体育教师教育观念、加强知识素养、提高专业能力,改善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环境和条件、加强对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调适和干预。同时,通过加强体育教师教育评价以提高教学效能,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另外,积极推动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由执行者、管理者向合作者、引导者转变,从“教会知识”转变为“教会学习”上来。

2.2.4 高职学生

高职体育研究中,高职学生的研究也是颇受当前学者关注的一个领域,以“高职学生(10次)”“大学生(4次)”为关键词的研究也保持稳定的数量,研究的重点主要针对体育在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职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等方面的作用,以及高职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等。

3 小结

我国学者对高职体育的研究所涉及的范围较广,但是重点研究的领域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与改革、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体育教师、高职学生等几个方面。教学与改革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目前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提出整改的措施;课程建设与改革侧重于课程与地域特色结合、与高职院校特点结合、与专业类型结合、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等方面的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的专业素养、人文素养、继续教育、体育教师评价、体育教师的角色的转换、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职业倦怠等方面;高职学生研究的重点主要针对体育在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职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等方面的作用,以及高职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等方面。此外,终身体育、体育专业、经济发展及专业发展视角下的高职体育研究也是学者关注的热点。

[1]陈悦,刘则渊.科学知识图谱的发展历程[J].科学学研究,2008,26(3):449-460.

[2]刘则渊.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

[3]朱大明.参考文献引用的学术评价作用[J].编辑学报,2005,17(5):324-325.

[4]马昆.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体育教学优化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20):81-82.

[5]张煜.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融合的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88-90.

[6]李辉.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开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11):63-64.

[7]张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职业能力的渗透[J].教育与职业,2010(23):131-132.

[8]张裕中.“珠三角”经济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34(4):121-124.

[9]胡靖平,于可红.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9):102-107.

[10]张钦.高职院校结合专业类型设置体育课程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132-133.

[11]周丽寰.高职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现状与发展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1(29):78-79.

[12]赵金林.高职学生生活体育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8):191-192.

[13]李玫红,佘德峰.高职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J].职教论坛,2012(23):89-90.

[14]郭阳.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以陕西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3(19):121-122.

[15]施兴成.新课程理念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角色转换及其策略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5(2):100-102.

[16]崔吉洋.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和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5):75-78.

[17]殷国玺,关恒树,邵锦梅.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109-110.

[18]马洪全.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1):191.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