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香格里拉”的速度与激情
——常山县新昌乡黄塘村党支部书记廖红俊自述

2015-05-23 12:05:41
浙江共产党员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新昌塘村油茶

◎本刊记者 徐 艳

“浙西香格里拉”的速度与激情
——常山县新昌乡黄塘村党支部书记廖红俊自述

◎本刊记者 徐 艳

“浙西香格里拉”是我们县委书记给我们新昌乡黄塘村叫出的名,我们地处常山县西北角,距县城近30公里,在乡下的乡下。车子沿着千里岗弯弯的山路,爬上海拔600多米的小山村,夏天可以到我们八面山漂流,两岸到处都是美丽的格桑花,冬天来看漫山遍野的油茶花海,古老传统手工榨油的香味弥漫在小山村的空气中,油茶博览园、稻草文化公园、滑草场,观花亭、小木屋,步步是景。10月21日浙江(常山)油茶文化节在我们村召开,副省长黄旭明也来了,全省27个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来取经。

论区位优势,我们在大山深处,以前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也不通车;论集体经济实力,我们曾经是“空壳村”,村集体年收入不足1500元,“连买张红纸都难”。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村培育形成旅游、油茶两大产业,群众农业收入与工资性收入比由原来的7.5:2.5变为现在的4:6。201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34.6%,2015年预计将增长38%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将从3.3万元跃升至25万元。今年夏天,省长李强来到我们村,夸奖说“干得不错!”衢州市委书记陈新也高度肯定我们黄塘村“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精神。

我们村里有935人,29名党员,我当了13年的村支部书记,每次都是满票当选。我觉得当书记,最重要就是要有激情,做点事情,堂堂正正,才对得起大家。前些年,我都是带领大家修路,从泥土路、机耕路、水泥路,一直修到柏油路,这两年,我把村庄当作景区来经营,和村民们一起在绿水青山中找到金山银山。

观念一变,青山寻宝

回头想想,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我们黄塘村来说,实在是指路的明灯。

我们新昌乡是中国油茶之乡,村里最大的资源是山上的4500多亩山茶树。上世纪90年代末,因为粮食部门不统一收购,交通不方便,许多茶林都荒废了。

我非常看好油茶的市场前景,因为现在大家都注重食品卫生,讲究健康,油茶的特性就是没啥虫害,不用打农药,施的也是有机肥,而且油茶籽要除去外面那层厚厚的果壳再进行提炼,绝对生态。但是村民们还是有顾虑,有的说,种下去以后要管理五六年才会有收入,太慢;有的说家里没有劳动力,茶籽都挑不下来。

我专门召开村民大会动员:“我们现在油茶的产量低,那是因为没管理好,我们可以请专家来指导,进行油茶低改;山上的茶籽挑不下来,我们可以建设林间道路;茶油的价格低,我们可以打造品牌……”

从1998年开始,我就每年以高出市场价的保护价向群众收购山茶油,自己承担“卖”和“运”,每年少则一二万公斤,多则三四万公斤,同时创办绿玲珑茶业专业合作社,发动农户参股,实行统一加工、包装,统一价格和统一销售。风险我来承担,有好几年都是倒贴,因为外地茶籽大量进入压价,但是农户家的产量年年看涨,售价也节节攀高,我们村的茶油也越做越大。十几年前1亩能出4公斤多点油,售价一般是每公斤20元;这几年,产量大大提高,亩产量有11公斤,经过包装,售价达每公斤70元,农民增收非常明显。

2013年,顶着集体收入大幅降低的压力,我带领村两委关停了花岗岩、钨矿和萤石矿等污染企业,延伸油茶产业链,建起了油茶主题公园和博览园,在油茶山上建起游步道、仿古观花凉亭,迈出乡村旅游计划的第一步,同时恢复传统榨油、钢叉舞、洗马舞、猷辂拳等省级“非遗”保护项目,用好山好水好民俗,吸引游客进来,留下。

方法对路,绿水淘金

3公里长的黄塘溪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小时候这里清可见底,可是后来村民乱扔垃圾,又脏又臭。

2014年3月,我们响应“五水共治”号召,组织党员群众清理河道垃圾,我在想,治水如何才能产生长久的效益?我们开始外出考察,启动八面山漂流项目,成立了浙江常山黄塘旅游景区开发公司,一开始是我牵头8个人入股,贴出告示,鼓励村民以“资金或资源”的形式入股,实现全民参股,共享生态红利。没有参股的村民,也可以按门票提成,开业3个月内就实现门票收入63万元。

廖红俊在农家小院。/徐 艳摄

我们所有的项目都是村集体建,除了村道的“白改黑”项目,都不招标,这样节省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党员干部都抢着做事,老百姓看到希望,得到实惠。

村两委班子成员根据个人特长、性格特点,每人领衔2~9个发展项目。我一个人就承担了9个项目,村主任陈荣祥泥水匠出身,负责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游客接待中心建设,村支委廖华成从事苗木经营,就管村里所有项目的绿化。

去年通过“群众出题、干部解题”排出的23个项目中,油茶博览园、稻草文化公园、花果长廊、滑草等18项已经完成,5项正在加快推进,其中今年3月份才启动滑草项目,6月份就全面建成投用。像滑草征地一个晚上就完成了,“衢州亲水节之常山新昌滑草漂流文化旅游节”,当天就吸引游客1万多人,旅游总收入达到10万元。今年10月浙江(常山)油茶文化节之前,整个村里就像一个大工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来我们村的人都惊叹“黄塘速度”带来的变化。

黄塘村今天的飞速发展,就是党组织带动群众因地制宜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文章,通过“山水股份化、集体公司化、农户主体化”,把全村资源和村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共谋发展。现在村里越来越像个景区,村集体和广大村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矛盾少了,项目多了,大家干活的劲大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也越来越高。

猜你喜欢
新昌塘村油茶
花脸
百花(2023年11期)2023-02-06 18:29:45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1:56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1:55
在灯塘村(外一首)
诗潮(2017年5期)2017-12-01 04:49:28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中国西部(2017年4期)2017-04-26 03:49:43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0
绍兴新昌科技创新现状及路径分析
风景这边独好
——安顺旧州浪塘村掠影
当代贵州(2015年23期)2015-06-13 09: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