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清末民初北京话的合音和减音现象

2015-05-22 21:32刘云
卷宗 2015年2期
关键词:清末民初

刘云

摘 要:本文考察了清末民初京味儿小说大家蔡友梅的十二部小说,对清末民初北京话中的减音现象和合音现象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清末民初;北京话;减音现象;合音现象

京味儿作家蔡友梅的作品如实反映了清末民初北京话的面貌,其中合音现象和减音现象很有特色,列举如下。

1 合音现象

一)多咱

(1)父老多咱委托他来着。(《忠孝全》)

(2)银子多咱放呀。(《铁王三》)

“多咱”在例句中表示“什么时候”,江蓝生(1994、1995)指出元代已经有了“多早晚”的用法,《燕京妇语》中的“多喒”应该是“多早晚”的合音形式。我们同意这种观点,只不过蔡氏作品中写作“多咱”。

二)您哪

(3)青皮连说:“辛苦您哪。”(《小额》)

(4)您纳骑的不是我们这儿的马么?(《语言自迩集·问答章第二》)

这里的“您哪”和“您纳”都是“你老”的合音的产物。

2 减音现象

北京人说话语速很快,因此常出现弱读音节脱落的情况,江蓝生(1994、1995)指出“也不知是”在《小额》中曾以“也不是”和“也不”的减音形式出现,“可惜了儿”也可能减音为“可了儿”:

(5)我们姑娘他们去的那一天,也不是那一个大人的宅里的太太们还去了哪。(《小额》)

(6)吃完了药,也不怎么就睡着啦。(同上)

(7)冯先生说可了儿你,唉,你还要吃这个呢。(同上)

蔡氏其它作品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

一)怨得

“怨得”的完整形式是“怨不得”,相当于今天的“怪不得”或“难怪”:

(8)怨得将才大家乐呢,嗔着他逃了席啦。(《忠孝全》)

二)度量词减音现象

(9)咱们爷儿们一千多地来到北京。(《曹二更》)

(10)一个十三岁的学生,让老砸儿给挟了去啦,一千银才赎回来。(《赵三黑》)

完整的形式应该是“一千多里地”、“一千两银子”。

三)一

(11)先喝酒,回头一吃涮羊肉,八哥这个锅子,我回头必表白表白。(《忠孝全》)

(12)小靴子儿说:“你们二位没见过呀!”当时一给引见。(《库缎眼》)

第一句中“一”的完整形式应是“一起”,第二句中的“一”应是“一一”的减音形式。

下面是一些零星的减音现象,括号中是减音成分,请看:

(13)上我(那儿/家)吃去得了。(《曹二更》)

(14)无(论)送什么礼物,一定是不收。(《忠孝全》)

(15)我是任(何)法子没有。(《小蝎子》)

(16)曹大也机伶,立(马/刻)这就老师师娘不离咀。(《曹二更》)

参考文献

[1]江蓝生.《燕京妇语》所反映的清末北京话特色[J].语文研究,1994年(4),1995(1).

[2]李宇明、陈前瑞.北京话“给”字被动句的地位及其历史发展[J].方言,2005(4).

[3]刘 云.北京话敬称代词“您”考源[J].北京社会科学,2009(3).

[4]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石毓智.被动标记“让”在当代汉语中的发展[J].《语言学论丛》第三十一辑 ,商务印书馆,2005.

[6]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M].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猜你喜欢
清末民初
清末民初东北地区朝鲜人移民情况概述赵
清末民初文学变革与东北小说的文体构建
社会意识、诗学、赞助人视角下侦探小说的翻译
上海开埠与郊县手工业的转型
试论清末民初鸭绿江流域的近代教育
清末民初黑龙江地区满文档案中的“新词”
清末民初黑龙江省图书馆的发展
试论清末民初外语教育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