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对于教师来说,将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否则,教师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通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一个完全主动学习情景。这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只有学生对所讲内容产生兴趣,才会在课堂上积极与教师配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文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方法,希望能对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联系实际,寻找学生的兴趣点
很多学生是很迷茫的,他们甚至想问——整天学,除了要考试还有什么用?他们学到的东西很局限于课本,与生活实际联系不起来,于是很容易失去兴趣.教师在备课时候,要查阅资料,掌握生物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其生物学研究展望和应用。如:细胞的组织培养技术,基因移植生产胰岛素,克隆技术研究,根瘤菌固氮基因研究,人类基因定位的大型工程。同时,收集古今中外著名生物学者的故事、生平、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等等。例如在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时,要收集孟德尔这些方面的资料,在学习《生物进化论》时,要收集达尔文这些方面的资料。在课上将这些知识介绍给学生,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通过材料的感染、教师的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学习生物科学的重要意义。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兴趣
现行的教材所配的教学影片相当精彩,如果能充分应用,一方面会比教师口头讲解更为直观,另一方面也肯定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对于《细胞的分化、癌变、衰老》这一节内容,总体上来看,课本上的知识点都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并且文字繁多,那我们如何保持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间里让学生尽可能多的理解和加深记忆,那就要借助多媒体教学。在这节课如何让学生了解分化的过程,我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播放一段动画,在播放动画的过程中老师在给予讲解,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对于细胞的癌变及如何体现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应用应用动态图和生活中的典型病症,可以让学生从课堂中了解生活,从生活中走进课堂。又例如在高中生物第二册《DNA的结构及复制》这一节内容,使用课件既可以向学生展示DNA分子的空间结构,又能利用动画展示DNA的复制过程。教师可以一边提出问题一边进行一步一步的演示,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动画,归纳总结出DNA复制过程的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及复制结果的特点-半保留复制。这样就使教学变得简单,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兴趣感。
三、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主动学习、集资料的能力
新的生物科技成果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接收到不少关于生物科技成果的信息,只是他们往往只了解到一些皮毛。去年在讲到“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时,很多学生都对书本提到的病毒能帮助完成转基因过程这一点非常感兴趣,部分学生能讲出一点小知识,但大多数都只停留在对“转基因”这个词的记忆印象上。于是我提议全班同学围绕“转基因技术”或“基因治疗”分组查找资料,下一节课进行小组比赛,看谁找得又多又好。结果,每个小组都能找到一些新奇有趣的资料,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自此,部分学生都开始养成自觉收集资料的习惯。所以当我讲到某些内容需要举例说明时,通常都能有人帮得上忙。如,当我讲到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时,就有的学生举出了一大堆的例子,还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它们的生活方式;在讲动物与仿生时,书本的例子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他们的例子比我准备的还要丰富得多。这些新的生物成果,让学生加深了对生物学的了解,培养了兴趣,也提高了能力,一举多得。
四、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保障。现在有一些学生是因为喜欢这名老师而爱学这门课程,所以,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做到学高为师,让学生钦佩教师的学识而喜欢这门学科,而且要带着情感走近学生,架起老师与学生心与心沟通的桥梁,使学生从内心接受老师而喜欢学习这门科目。课堂上,教师要带着激情走进教室,要语言幽默,表情丰富,声调富有起伏,带动学生学习,令他们情绪高涨;在讲一些枯燥难懂内容的时候,通过形象的比喻或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轻松地掌握知识。例如在每一节课开始的时候,老师很有激情地大声喊“起立”,会使学生精神一振,快速进入课堂的学习。在讲述染色体组的时候,把一只手的五根手指头比喻为五条大小不同的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两只手就为两个染色体组,让学生们从直观的“教具”中理解知识。课下,老师可以以朋友的身份走近他们,与他们谈心,共同运动,让学生们从教师那里获得信任、理解、尊重。这样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而且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欢愉的情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
五、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教育教学就要着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即给所有学生都有参与的权利和拥有主动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主动的发展,从而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原则。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启迪学生参与的动机,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亲自参与其中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好奇心。自己通过思考或者动手获得的结论和成果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地利用刚获得的相关知识来引导学生,使他们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不良习惯。例如在学习生长素的发现这一内容时,对于达尔文的胚芽鞘实验,就可以由学生充分参与。观察到单侧光条件下胚芽鞘的向光弯曲后,提问学生你能提出怎样的问题?如何证明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想到探究感受光的部位是哪里。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来探究感光部位。这时学生必须运用以前学习过的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来控制变量。接着可以提出如果想证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光部位如何做?这时学生可能面临一定困难,教师可以引导,提示如果想证明人类通过眼睛感光怎么做,学生就很容易联想到可以将胚芽鞘尖端遮光处理再观察它是否表现为向光弯曲就可以了。对于学生提出的正确设计思路,教师应该及时的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就更加乐于进行独立的思考和自主的探究了,对该部分内容也会更加有兴趣。
总之,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就可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兴盛不衰。当然培养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机制和教学艺术,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