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义妙
【摘 要】物理复习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夯实学生的物理知识基础,培养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复习又是最难上的一种课,大多的复习课形式单调传统,学生激情不高,因此,如何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就成了教师比较困惑的问题。本文立足于高中物理教学领域,采用文献分析、理论探索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及自身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努力对物理复习教学展开系统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复习课堂;复习策略
引言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我国全面实施,为有效实施新一轮的物理教学,广大教师就需要树立起与之相应的教学观念,充分掌握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高中物理课时分配情况得知,复习课占了高中物理所有课时的三分之一及以上,由此可见,复习课在物理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我国对于新课程下复习课教学的研究较少,基于此,笔者对物理复习课堂教学展开研究,提出了及时复习、分散复习、整体复习、重点复习、交叉复习和网络复习的教学策略,以期为今后的复习教学提供可靠依据。
1.高中物理复习课堂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仍是物理复习中常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其一,在教与学的关系上,片面放大教师的主导和主体作用,忽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只把学生看作教育的客体,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学习动机的培养;其二,在教学目标上,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动机、情感态度和品德的培养,以及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其三,在教学方法上,过分重视教师对学生的灌输和学生的死记硬背,忽视教师的启发、点拨、诱导所起的作用;其四,在教学环境上,缺少尊重、信任、理解、民主和平等的氛围;其五,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从单方面的主观意志出发,缺乏潜在的意义和迁移生成能力,使学生不能完全消化理解和融会贯通。
2.提高高中物理复习课堂效率的有效策略
为提高物理复习课堂教学的效率及质量,教师就应当将课堂交还给学生,积极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通过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复习策略,从而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实现学习能力及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
2.1乘胜追击,采取及时复习策略
根据遗忘规律得知,学生学完第一节物理课再到第二节课时,会遗忘60%以上的知识,如果复习不及时,学习的知识就会被遗忘。因此,有些知识点就需要在尚未遗忘的时候趁热打铁,当堂进行复习。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在课后及时将所学的内容在头脑中回顾一遍,然后翻开课本或笔记本来查漏补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需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复习方法,比如复习时边看边思考;对重难点或疑点要深入思考、分析和理解;及时对知识进行归类,使之条理化等。例如,在学完《平抛运动》这节内容时,教师当堂可以设置这样的几个问题:什么样的运动称为平抛运动?从“力”和“运动”的角度进行分析,平抛运动需要什么条件?平抛运动具有什么特点?通过设置这一系列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回忆本节所学的知识,并对重难点展开深入思考,同时也使学生养成了从现象到本质再到规律的研究思路。
再比如,教师在开展《电场强度》这一小节的教学时,可在学习电场强度的叠加时插入有关电场和点电荷的电场概念,对点电荷电场的场强公式展开及时的复习,寻找它们之间的一个联系。通过及时归纳并整理知识,将学过的知识与新的知识进行穿插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效巩固刚学过的知识内容,产生更近一步的理解,同时也为“电场的叠加”的教学做好铺垫。
2.2逐个击破,采取分散复习策略
复习中较常见策略是集中复习,指的是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对需要复习的材料进行反复地复习。而在集中复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现象。心理学实验表明,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尤其是难度大的学习材料。需要注意的是,许多物理内容的复习需要有机结合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辅相成,才能达到高效的复习效果。此外,还要根据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分散时间。例如,在开展《功与能》这一章的复习教学时,难以在一节课中清晰分析功能之间的关系,教师可采取分散复习策略,利用四节课的时间将这一章节知识进行全面复习:
第一节课:重点复习势能变化与力做功的关系。由于势能的变化与力做功都具有相似性,因而开展这一节专题的复习,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势能的知识。
第二节课:复习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做功的关系,也即动能定理。在这一节复习课堂上,教师可将受力分析及求合外力做功两种方法作为重点复习对象,通过使学生形成“任何一个力都在合外力之中,任何一个力做功都包含在合外力做功里面”的意识,从而为后面的功能关系打下基础。
第三节课:重点复习热能变化与摩擦力做功的关系。
第四节课:通过功能综合复习,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功能关系,养成“对号入座”的解题习惯,并且遇到机械能或拉力做功等问题,能回到动能定理上。
由上述案例可知,通过采取分散复习的教学策略,不但减轻了学生每节复习课知识点众多的压力,而且有效解决了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问题,使学生对逐步掌握各小节的重点知识,并形成一套富有自身特点的知识体系。
2.3全面出击,采取整体复习策略
整体复习是指在学习某章节后,从头至尾围绕所学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和定律进行反复复习,思考它们的形成和推导过程,以及所能应用的范围及其条件。在开展整体复习时,可利用及时复习和分散复习的笔记和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做一些习题来加深理解和记忆,最后综合概括这一板块的内容。例如,在复习《万有引力与航天》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图1为媒介,对万有引力相关概念及知识点展开整体复习:
教师首先告诉学生,在图中,卫星1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且椭圆形运动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并让学生对①卫星1为什么会绕中心天体运动?需要满足什么条件?②力与运动之间的表达式这几个问题展开分析。endprint
其次,卫星1与卫星2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再让学生分析①卫星1与卫星2的受力和运动有哪些相似点和不同处?②v、w、a和T与r的关系如何?
解决上述问题后,最后告诉学生卫星3做椭圆形运动,分析:①卫星3为什么会做椭圆形运动?②卫星3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如何变化?力又如何变化?③卫星3与卫星1、2的轨道相交处的速度比较,加速度比较。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与思维,他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会努力回忆或翻阅课本来查找之前学过的知识,在加深对重点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对某一章节所学的知识有一个从头至尾的了解,达到整体复习的目的。
此外,在整体复习完《万有引力与航天》这一章节后,教师还应及时为学生设置相应的习题,以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题1便是一道典型的关于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的题目。
题1:2009年5月,美国航天飞船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完成后,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P是两轨道的交点,Q是轨道Ⅱ上的点,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航天飞船的运动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大于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
B. 在轨道Ⅰ上经过P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Ⅱ上经过Q的加速度;
C.在轨道Ⅱ上经过Q的速度大于经过P的速度;
D.在轨道Ⅰ上经过P 的动能大于在轨道Ⅱ上经过P的动能。
图2
2.4擒贼擒王,采取重点复习策略
重点复习是指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的集中复习,首先要归纳相关知识点间的联系,使之条理化;其次须理清重点概念的来龙去脉,明确其内涵及外延;最后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置针对性练习加以检测,了解学生对重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当教材中的表述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不相符时,这一部分的物理知识便会成为学生的难点所在。因此,在复习重难点内容时,教师应多关注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可先让学生独立去整理这块内容的有关知识点,并简明扼要地表达这块内容的来龙去脉。教师则仔细观察学生对这块内容的整理及理解,找出学生在理解上的漏洞,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例如,在开展《摩擦力》这一章的教学时,教师可让每个学生制作出摩擦力相关知识点整理的表格,样式如表1所示。
表1摩擦力知识点整理
通过整理摩擦力概念的有关知识点,并对重点、难点或关键点知识,做一些记号或笔记,可全面掌握摩擦力这一力学重点概念,使学生对摩擦力的产生、性质、大小、方向等知识点产生更深的理解与记忆,不仅全面地认识摩擦力的来龙去脉,而且随时随地浏览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同时,为了让学生对“摩擦力的产生为需要粗糙、挤压、相对运动这些条件”有一个更深的理解,教师可以设置一道这样的题目:
题2:物体受到水平方向的两个恒力F1=2N, F2=4N处于静止状态,如图3所示,则:
A.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如去掉F2,木块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如去掉F1,木块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D.如将F1增大到6N,木块可能运动起来。
图3
通过分析并解答这道题,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摩擦力相关知识,使其对“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静摩擦力”这一重点概念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2.5两路北伐,采取交叉复习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对同类材料的复习,其记忆和思考活动在人脑的相同部位,由此可知,同类材料前后连着复习容易相互干扰,这就需要教师在复习中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交叉复习,交替使用大脑不同部位,减少大脑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开展物理复习教学时,可将整理知识点和训练解题方法技巧进行交叉复习,也可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交叉教师的引导。例如,在复习《圆周运动》这一章节时,由于公式众多,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不知如何入手。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采用交叉复习方法,在练习解题方法的过程中交叉公式的记忆。如先引入一个例题:汽车以20m/s的速度通过凸形桥最高点时,对桥面的压力是车重的3/4,则当车对桥面最高点的压力恰好为零时,车速为:
A.16m/s B.120m/s C.14m/s D.40m/s
接着教师先请学生展示解题思路,然后教师加以指导修正,再帮助学生回忆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公式。Fn=m。
完成上述题目后,教师再设置这样的一道例题:如图4所示,有一个固定不动圆锥筒,其内壁光滑,其轴线于水平面相垂直,小球P和Q的质量相同,它们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示位置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P运动周期一定大于小球Q运动周期;
B.小球P受到筒的弹力一定小于小球Q受到筒的弹力;
C.小球P线速度一定小于小球Q线速度;
D.小球P角速度一定大于小球Q角速度。
图4
同样,这道例题也先让学生展示解题思路,然后再请学生回忆相应的公式。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来开展交叉式的复习,不但让学生体会到“找向心力”是解决圆周运动问题的关键步骤,同时又可以分散地将需要的公式记住了。这种交替使用大脑的复习方式,大大降低了学生因重复同一问题而产生的疲劳感,被学生广泛接受,实现了复习效率的提升。
2.6天罗地网,采取网络复习策略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个体差异现象,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网络结构存在差异。可见,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结构对提高物理复习的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在复习课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把握知识间的本质规律,而且要通过有关教学手段,努力协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网络。例如,在开展物理必修2《机械能》这章的复习时,针对功能关系,教师可建立如图5所示的知识结构网络。
图5
借助网络图,我们可以清晰看出机械能部分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在网络图中,主要的知识不是孤立的内容,而是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学生通过与教师合作编制这张知识结构图,可以有序地把这张网贮存到头脑中,形成良好的思维通道。当遇到要解决“功和能”的问题时,只要问题的信息刺激到这张网络,便可迅速地检索出所需的知识主线,提高解题的效率。
3.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影响下,物理复习课堂的教学也受到了更高的要求。为促进复习效率的有效提高,物理教师就应充分认识到复习教学为学生的主场所在,教师只是“幕后军师”,教师如若做到“运筹帷幄”,学生在前方一定能打胜战。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物理教师也要不断更新自身的“作战谋略”,通过运用科学、有效的复习教学策略,在提高学生物理成绩的基础上,促进其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彩萍.新课程下高中物理实施启发式教学的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姜平.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朱铁成.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211-2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