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英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做计算时出错率高、准确率低已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和不争的事实。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呢?在多年的教学中我认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兴趣引路
现在的学生对于学习的动力不足,对计算更是觉得枯燥,这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让学生乐学、乐算。有趣的游戏、生动的故事、琅琅上口的儿歌都会使相对单一、枯燥的计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会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枯燥的计算融入生动的情境。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地创设生动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算的兴趣。例如,教学数的分与合,可以采用?“拍手”的数学游戏,以8的分与合为示范。教师边拍手边发问:周丹丹,我问你,我的2你拍几?学生边拍手边回答:王老师,告诉你,你的2我拍6。这一游戏可根据学习内容变化随时调整互拍的结果,是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了知识,玩的开心,学的轻松。
2.单一的计算融合丰富的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可以设计丰富的活动,如视算、听算、抢答、开火车、小组竞赛、闯关、游戏等,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如:哪一小组当天的计算全对的,可以完一次电脑游戏,当然游戏是老师准备的,而且是配合本单元练习的计算题,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为了整组的利益,同学之间还能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
3.设立形式多样的奖励机制。就计算本身,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能更加有效地发挥了学习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提高计算的能力。如奖励当天作业全对的一组玩游戏,每一样作业做对的奖励小苹果,接连5次计算对的可免一天的计算等。
二、教学中,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的计算的算理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往往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很多家长甚至是老师完全归于孩子不认真,粗心大意所造成。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实质很大程度上是孩子有关计算方面综合能力的欠缺。比如运算法则、运算性质、运算定律、计算公式等基础知识没有掌握,或者不能够合理灵活的运用这些知识所造成。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如:解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时,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做题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在计算训练时,要求学生一定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1.看:就是认真对数,题目都抄错了,结果又怎么能正确呢?所以,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要做到三点:①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②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③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
2.想:就是认真审题。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另外,计算必须先求准,再求快。
3.算:就是认真书写、计算。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草稿上的竖式也要数位对齐、条理清楚,计算时精力集中,不急不抢。
4.查:就是认真演算。计算完,首先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其次,检查数字、符号会不会抄错,小数点会不会错写或漏写;再次,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演算.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切实打好基础
口算是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它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
1.为了提高学生口算的准确率和速度,我根据学生知识结构,有意识地让学生记一些特殊数学的组合,如:和是整十、整百的两个数(46和54,78和22等);积是整十、整百的两个数(25×4,125×8等);这些计算结果的记忆,不但对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
2.每堂课上安排练习。每节数学课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本(口算天天练),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多种形式变换练。?例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等,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五、常规练习,持之以恒
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多做多练,熟能生巧,常抓不懈,计算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功,我们应精讲巧练,新旧结合,持之以恒。
1.练习应抓住难点。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36+47中,当十位上的3与4相加得7时,还要加上6+7进位得来的1,所以3+4+1这类口算练习,要在进位加法教学之前加以训练。再如,四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简便计算时,因为简便计算往往改变了计算的顺序,学生受到干扰往往会分辨不清出现错误。因此,要针对这个难点让学生反复练习。如100-24+76与100-(24+76),学生往往会100-24+76=100-(24+76),这时教师应反复讲清运算的顺序,并在反复的练习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它们之间的区别。
2.练习应持之以恒。学生计算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每天课前的口算天天练,中午笔算每日一练等,长期进行,持之以恒,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
3.练习应举一反三。每讲完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应先集中练习新学内容,再练习与本节内容有联系的题目,最后把新旧知识串联起来练习。
故事激趣。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首先给学生讲高斯创造性地计算1+2+3+……+99+100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简便计算的兴趣,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一比的念头。儿歌激趣。如估算歌:要想快速验算,试着用用估算;先估估,后算算,四舍五入是关键;≈符号来连接,简便快捷真叫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