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虎军
【摘 要】新课改实行以来,小学数学无论在教学理念、教学形式还是教学手段上都有很大的改观,从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合作探究式学习,不仅关注学生数学技能的掌握更侧重数学思维的培养。鉴于当前教学新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存在的不足,本文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存在问题和改进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改进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断深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逐渐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课堂教学是小学课堂的核心,提倡教学目标与学习过程的有机统一,关注学生的亲身实践和情感体验既能帮助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构建,也是符合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激活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实现主动数学思维模式构建的教学目标,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把握不准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关键,是教学工作开展的根本立足点,当前部分教师存在对教材理解不够深入从而导致教学目标偏差的问题。一方面教师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准源于对教材本质理解深度不够,另一方面则因为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教学计划。例如,以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这一小节教学为例,某教师在教学中给出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和引导学生直观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意义的定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形状的纸片,要求学生折出相应的比例,最后以课堂练习作为总结。从表面上看,该教师既创设了情境又重视了实践,但深入分析不难发现,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忽视了螺旋上升的基本规律,即对教材的编排体系理解存在偏差。三年级的教材中已明确给分数作了明确的定义,并且学生在学习过也已通过观察和操作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在五年级分数意义的教学中,理解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才是教学目标,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课堂教学盲目追求形式。
新课改的实施促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但教学实践中却存在教学盲目追求形式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情境导入流于形式。情境创设是教师在教学活动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手段,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教学手段。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情境的创设要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出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实际运用中许多教师为了追求情境的新颖却忽视了教学质量,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与学习内涵是不相符的内容上,难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其二,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合作形式是新课改的新亮点,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又有利于数学教学的高效开展。但部分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掌控力不足,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的纪律难以保障。同时部分教师以指令作为合作学习的主要手段,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被真正调动,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其三,操作流于形式。小学教学与中学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思维能力偏弱,因此教师更要重视通过组织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但许多教师在组织操作活动中常常安排一些没有操作意义的教学内容,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准确把握教材,突出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脱离以往站在教师角度来把握教材重点和难点的局限,从挖掘教材的角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三年级上册中对容积单位这一小节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升、毫升的概念十分抽象并难以理解,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来加深学生对容积单位的认识。例如,教师可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做一份调查报告,比较大容量的饮料和普通装的饮料哪一种更便宜。这个任务不仅需要学生关注饮料的总价更需要学生计算出每毫升饮料的单价。经教学实践证明,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调查、比较分析、数据整理的全过程,不仅对容积单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还进一步加深了对除法运算的理解。其次,教师要根据教材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点任务,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迅速的运算,还要注重培养灵活运算的思维。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无论哪一阶段的教材内容都有专门的计算单元,从单一的四则运算、混合运算到简便计算。因此教师要从多方面开展计算能力的培养工作:第一,加强口算训练。口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平日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部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较小、记忆随意强的特点通过反复训练强化口算能力。第二,鼓励多样化与优化计算。教师在鼓励学生多样化运算的同时更要强调优化运算,避免引导学生走入过度追求与众不同的误区,应将算法优化作为多样化的前提。
(二)改进数学情境创设,提高课堂效率
大量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创设教学情境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同时更需要强调的是数学课堂情境的创设要突出实效性和针对性。首先,教师要充分创设具有数学内涵的情境。数学情境除了要起到教学开展的导入作用更要体现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例如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课堂教学时,为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可设计一个导入情景:小王,小红,小明春节从三亚旅游回来,导游要退给他们42元钱,平均每人能退到多少钱?这时事先设计好的课件上呈现4张10元的纸币,和2枚一元的硬币。这时学生便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先将10元的纸币分配给每一个人,再把一张10元的纸币换成10枚一元的硬币每人分配4元。本身除法的运算对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除法的竖式,因此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从高位除起,先除十位再除个位”“十位上的余数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是教学难点。这个教学情境的创设既结合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又突出竖式除法的计算特点。其次,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数学情境的创设。新课改要求教师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并且以情境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启发学生从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发展个性。
三、结束语
新课改的背景下为了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必须要准确把握教材,从中挖掘富有生活气息的教育素材,并且将其合理运用,使教学模式更好为课堂服务。
【参考文献】
[1]宋伟薇.把握小学教学教材特点 改进课堂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09,06
[2]乐玮.优化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措施[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