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伟波
【摘 要】精神交往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重要内涵。目前国外多个流派的学者对马克思精神交往思想作了解读,其理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国学者多从传播学、哲学角度研究马克思的精神交往思想,但专门对马克思精神交往思想进行论述的文献较少。
【关键词】马克思;精神交往;研究综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到了交往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唯物史观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加以研究。马克思认为,交往一方面指的是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物质交往;另一方面,就是与物质交往相对应的精神交往。“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文学就是精神交往的一种重要形态。然而,这些在马克思理论中极其重要的思想,在学界受关注的程度,似乎远不及人们对马克思其他思想的关注和研究。以1989-2003年中国知网检索结果为例,“精神交往”、“马克思”为主题的文献不足100篇,其中以马克思主义为研究学科的只有21篇。本文拟对马克思精神交往思想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并简要评价当前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马克思精神交往思想进行了各自的研究和探讨,他们的视角与侧重点也都有所不同。在现代西方哲学中,海德格尔作为西方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就从本体论的角度对人的交往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交往是人存在的体现,具有生存意义的活动。与他人共在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而共在的途径就是通过显性或者隐性的交往。通过交往,产生了一个共同世界。海德格尔认为,人之所以交往,是出于先天的能力,交往是人的本质使然,而非主观偶然。这是从生命体验出发,站在思辨的角度上研究交往的。伽达默尔在海德格尔基础上发展了理解理论,认为任何理解都必须从已有的“先入之见”或“偏见”出发。理解是视域的融合过程,也是历史与现实的融合,解释者与被解释者之间的沟通,这种融合或沟通是向一个更广泛视域的上升。
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的存在与交往密不可分。没有交往,人就无所谓存在。作为孤独个体的人,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人才是真实的,人作为孤独个体的个性也才能够展现出来。雅斯贝尔斯还把交往看做是衡量真理的标准,交往是人存在的本质要求,只有有利于交往,真理才具有它的实在性,否则就毫无意义。在其交往理论的基础上,雅斯贝尔斯还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认为在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中,人在物质和技术的压制下已变成“单面人”:只求物质,不求精神;只顾现实,不讲未来;只按技术合理性行为,而没有批判性和创造性。而哈贝马斯则认为交往是理解马克思生产方式概念的重要角度,并批判了马克思的对交往的工具理性注解,认为马克思无法深刻理解交往活动本身的逻辑和性质。在批评和吸收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础上,哈贝马斯提出了自己的交往行动理论,并试图重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哈贝马斯将语言作为交往媒介,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解释交往行为。在他看来,交往行为指的是主体间通过语言符号而达成的互相理解和一致的行为。他的侧重点在于告诉我们如何通过掌握交往来实现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法。
二、国内研究综述
在国内,精神交往理论也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比较集中的,有中国人民大学的陈力丹教授、南京大学的张一兵教授、江苏师范大学的任平教授等人的著作及一批学术论文。传播学角度。例如陈力丹的《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在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的展示马克思、恩格斯的交往观点的同时,还对精神交往的概念,产生,媒介(语言、文字、报刊等),形态(宗教、文艺、舆论、宣传、新闻等),以及人们在交往中的心理都做了深入的分析,以此来奠定传播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哲学角度。例如张一兵和任平。张一兵是从实践交往的角度来讨论精神交往的。首先,他认为实践交往是一种物质交往,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是人类交往的始基性的活动,它是人们主观交往即精神交往的根本性驱动力。一开始只是简单的工艺技能方面的信息交流,慢慢地发展为人们对美的感受的交流以及价值取向的交流等。随着生产的扩大,主观交往逐渐从物质交往中独立出来,变成人类交往的主要方面。任平对于精神交往的理解也是建立在他的交往实践理论基础之上。精神交往经过交往实践在双重整合和双向建构中所形成的意义结构的投射,通过理解和共识构成了意义层次的精神体系,这一体系离不开话语,而话语又以交往实践和精神交往为基础。
其他角度。例如张灵的《精神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张彦和郑永廷的《论精神交往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张洪武的《精神交往的功能及其实践意义》,屈彩霞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精神交往批判思想探析》,刘艳的《论马克思的精神交往》等,主要是从精神交往的功能、精神交往的异化等方面进行探讨。郑永廷和张灵、张彦等学者就精神交往的社会职能进行了深入挖掘,如郑永廷提出精神交往分为间接精神交往、直接精神交往、综合精神交往三种类型,都能促进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与发展。屈彩霞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精神交往批判思想探析》中分析了马克思将精神交往神圣化、功利化的理论,批判了精神交往的意识形态化,认为马克思的精神交往批判不是根本否定精神交往的重要性,而是想要将异化的精神交往现实和极端的精神交往理论纠正过来。而张洪武则认为精神交往具有维系、互补、促进、整体化的功能。
三、对目前研究状况的简评
学者们的研究表明:首先,学界对精神交往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将一般的交往与生产关系的概念,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的关系做了区别,看到了物质交往的基础性地位以及精神交往的能动作用。其次,学者们对交往理论的实践价值做了充分论证,看到了实践对于精神交往的重要意义。然而,尽管对于精神交往理论的研究,国内外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他们或是从存在主义的视角,或是从解释学的角度,在广义的、一般的层面探析精神交往,却很少专门地探讨马克思的相关思想。即便是国内学者立足于实践唯物论的探讨,但对于马克思精神交往的全面系统分析仍显不足。因此,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剖析马克思的精神交往思想,从精神交往的内涵、功能和当代价值等方面做出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276.
[2]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76.
[3]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90.
[4]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出版社,1989:15.
[5]张一兵. 实践交往:人类社会主体的群际功能互动——关于一种哲学新视界的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1993(08).
[6]张一兵.实践交往:人类社会主体的群际功能互动[J].哲学动态,1993(09).
[7]屈彩霞.《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精神交往批判思想探析[J].理论月刊,2012(02).
[8]张洪武.精神交往的功能及其实践意义[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