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平静的缄默者

2015-05-21 15:50李天才
科学家 2015年4期

李天才

让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闻名于世的,是他的狭义相对论和质能方程E=mc2。前者无疑在世上构建了一座崭新的物理学大厦;而后者这一简约而唯美的公式则被誉为是“点亮群星的引擎”。

无可否认,在一百多年前,这个天才曾在世界上引起了一场关于时空观的彻底变革。

接下来,正当人们忙于理解狭义相对论的时候,爱因斯坦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著名物理学家、皇家学会会长汤姆孙曾称它为“自从牛顿时代以来所取得的关于万有引力理论的最重大的成果”“人类思想最伟大的成果之一”。

然而,若不提这些光环,爱因斯坦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却是模糊的,他被那些流传下来的图片具象为一个满头乱发、醉心科研的怪老头,可敬可畏却不那么可亲。问询他人对爱因斯坦的印象时,人们给出的关键词永远离不开奇怪、孤僻、智商高。认知稍微多一点的人,可能说得出他的量子力学、相对论和他珍爱小提琴。

百余年过去,历史的浓雾让他的形象不再清晰,我们已然无从了解到最真实的爱因斯坦。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成就万千,只是他的冰山一角。

“有一个问题常常把我搞迷糊:究竟是我疯了还是别人疯了?”

爱因斯坦常被认为是孤独的。

3岁不会说话,他被怀疑是哑巴而接受医生检查;9岁仍不具备通畅讲话的能力,说的每一句话都要经过吃力但认真的思考;小学、中学成绩平平,举止缓慢且不愿与人交往,曾遭到老师公开辱骂断言他“长大后肯定不会成器”,甚至差点被赶出校园。

青少年时期的孤僻,似乎为他的成年生活埋下了伏笔。由于对某些功课的漠不关心,以及对老师的冷漠态度,1900年,苏黎世工业大学拒绝让21岁的爱因斯坦毕业后留校。找不到工作的他,一度靠做家庭教师和代课教师过活,如此持续了约一年半的时间。之后,关心爱因斯坦并了解其才能的大学同窗马塞尔·格罗斯曼设法说服了自己的父亲,将爱因斯坦介绍到瑞士专利局工作。就这样,爱因斯坦成为了一名技术员。

对爱因斯坦来说,朋友的援助如同一根救命稻草——“突然被一切人抛弃,一筹莫展的面对人生。他帮助了我,通过他和他的父亲,我后来才到了哈勒(时任瑞士专利局局长)那里,进了专利局。这有点像救命之恩,没有他我大概不致饿死,但精神会颓唐起来。”

相较物质享受而言,爱因斯坦更加崇尚精神与行为的自由。

16岁,他第一次报考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工程系,虽然这次的求学之旅以入学考试的失败而匆忙告终,但看过爱因斯坦数学和物理考卷的该校物理学家韦伯先生却慧眼识英才,称赞他:“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爱因斯坦,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是你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你不想表现自己。”

这个特点贯穿了这一精神至上者的一生。

在晚年写给朋友的信中,爱因斯坦写道:“我年轻时对生活的需要和期望是能在一个角落安静地做我的研究,公众人士不会对我完全注意,可是现在却不能了。”

对于物质的追求和上流社会的交际,爱因斯坦永远表现得无所谓甚至厌恶,觉得是在浪费时间。他在自己的世界中,做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对于衣着、外表和物质享受,却漠不关心。对爱因斯坦来说,人们已经过多的受控于物质,而他要把自己对物质的依赖降到最低点。

“只有少数人在用他们自己的眼睛观察、用他们自己的头脑思考。”

朋友曾对未成名的爱因斯坦说:“你该买件新衣服,你的衣服太旧了。”爱因斯坦回答:“没关系,这里没有人认识我。”几年后,当朋友再次见到他,发现他仍穿着同一件衣服,再次催促他去买件新的,这时,已小有名气的他却说:“我不需要买新衣服了,这里每个人都认识我。”

太阳站在星星上面,孤独到用光芒打扫尘埃。当时有人说,全世界只有两个半人懂相对论。

对于爱因斯坦引入的全新概念,那个时候地球上大部分物理学家,甚至包括相对论变换关系的奠基人洛伦兹,都觉得难以接受。旧的思想方法成为障碍,这一全新物理理论直到一代人之后才为广大物理学家所接受。

让爱因斯坦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光子假设也曾受到质疑。在那个时代,如果你相信光是由粒子组成的,那么说明你在反对经典的麦克斯韦光理论。在经典物理学中,麦克斯韦光电方程使电、磁、光三种主要物理现象得到了统一,在理论上获得了近乎完美的巨大成功。麦克斯韦曾以不容辩驳的证据证明光是一种电磁波。在那个时候,麦克斯韦就是权威的代名词,没有人会莽撞到企图去对光的波动提出反对意见。

所谓的权威却并未给爱因斯坦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他的特点是,从不反对别人要对他说些什么,却永远不能容忍别人告诉他什么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爱因斯坦的7年级老师曾非常生气地训斥他:“因为你的出现,破坏了我在全班同学面前保持良好的师道尊严。”就是这位老师预言称,爱因斯坦日后肯定不会有所作为。然而,数年过去,这种经常对身边的各种权威论断持有怀疑并主动探求真相的品格,却成为了支撑爱因斯坦获得伟大发现的关键因素。

如果查看1905年让爱因斯坦获得博士学位的那篇博士论文,人们会发现无法找到一句对论文指导老师或其他权威人士写下的惯例性致谢话语。教育没有使他囿于教条,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爱因斯坦的心灵仍然是自由不受拘禁的。

“我们的人性已经远远落后我们的科学技术了。”

今天,当所有的人都在赞颂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伟大与神奇的时候,当他的理论被运用在无数崭新学科包括宇宙空间的研究、计算机领域的开发甚至信息存储的时候,我们想象不到,爱因斯坦曾为了自己所追求的真理,将自己置于被孤立的境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爱因斯坦发表了一连串关于“和平”的演说,试图在现实的基础上构建自己世界和平的梦想。在一个反战宣言《告欧洲人书》上,只有4个人的名字,其中就有爱因斯坦。此后,爱因斯坦被视为危险分子,他周围的一切都对他充满敌意。

科学家无奈地被卷入了政治——德国物理学界、哲学界以及政界都开始对爱因斯坦进行排斥与反对。德国右翼刺客们的黑名单上也出现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名字,希特勒悬赏两万马克要他的人头。

1920年,针对爱因斯坦的更大规模的敌视行动开始了。柏林大学的学生在爱因斯坦讲课时蓄意捣乱,爱因斯坦愤然离校。后来,柏林甚至出现了一个专门攻击相对论和爱因斯坦的组织,他们撰写文章、发表演讲、收买其他科学家并辱骂爱因斯坦。德国实验物理学家、190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勒纳也对爱因斯坦进行了恶毒攻击,德国有机化学家维兰德更是疯狂,居然在报纸上说“要杀死爱因斯坦”。在这些压力下,爱因斯坦被迫离开柏林。

作为一个和平主义者,爱因斯坦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不仅如此,他的祖国还被人认为是疯狂的野兽。

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国家元首,从此,德国反对相对论的运动更加气势汹汹。正在美国的爱因斯坦对自己的祖国彻底失望,他公开宣布不再回德国。1933年5月10日凌晨,在一片欢呼声中,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书籍被投入柏林国家歌剧院广场中央一个火堆里——他的祖国抛弃了他,他的学生抛弃了他,他的同行抛弃了他。而在这种时候,爱因斯坦的精神信仰让他获得了救赎。

“数学想象的领域有助于把精神从纷繁的俗物中解脱出来,就这个意义而言,我认为他确实是一个孤独的人。他的哲学可以叫做一种超验的唯物论,这种哲学达到了形而上学的前沿,那里可以完全割断对自我世界的纠缠。对我来说,科学和艺术都是我们天性的表现,它们高出我们的生物学需要之上而具有终极价值。”这是泰戈尔对爱因斯坦的评价。

“从观察和理解中获得乐趣是大自然赐予的最美好的礼物。”

“亲爱的爱因斯坦先生,我是一个6岁的女孩,我在报纸上看见了你的照片,我觉得你应该剪剪头发,这样你或许会更好看。”在研究人员整理爱因斯坦留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私人资料时,这封充满童稚的信件无疑在超过8万份的文件中格外引人瞩目。

时光回到百年前。工作、家庭、紧巴巴的生活,上班途中的爱因斯坦匆匆瞥了一眼途经商店的橱窗,在玻璃的反照下,他看见了一头乱蓬蓬的头发。是的,他又忘记在出门前整理一下仪容仪表了。

对爱因斯坦来说,传统社交很浪费时间和精力,他宁愿将其用于工作。身着浅灰色毛衣,衣领上别着根钢笔,即使在面见罗斯福总统时也不穿袜子——这就是爱因斯坦在美国生活时的常态。

让不爱社交的爱因斯坦永远不能理解的一个难题,便是他的名声之响。“这件事不奇怪吗——我写的书从不畅销,但我却是个如此有名的家伙?”爱因斯坦曾提出这个疑问。

人们想会见他,陌生人在大街上会停步向他凝视微笑,科学家、政治家、学生和家庭主妇都会写信给他,甚至他衣服上的扣子也能成为别人的圣物。爱因斯坦一直困惑于这些如同洪水暴雨般的关注从何而来。

“我有过好主意,其他人也有过。但是我的幸运在于被接受了。”

然而,爱因斯坦却不希望自己站在众人瞩目的焦点。在他50岁生日的时候,许多人要为他举办一场奢华的生日宴会,而他却躲到了乡下一个没有人能找得到的地方,独自静静思考科学问题。

然而,不被瞩目对爱因斯坦来说实属不易。卷曲的白发、一件普通毛衫加一只烟斗——加州理工学院人人都知道这个形象属于谁。由于要求他写自传的人络绎不绝,爱因斯坦只好求助于冯·卡门。于是,冯·卡门为他在洛杉矶的一条艺术街安排了一个住处,那条街以行人普遍留长胡子、穿羊毛衫而远近闻名。这样就没有人认得出这位大科学家了。果真,走在这条大街上的爱因斯坦再未碰上过麻烦。

其实,他的“人气”不仅体现在大众对他的崇拜。1952年11月9日,刚刚成立4年的以色列国首任总统哈伊姆·魏茨曼逝世。此前一天,以色列驻美国大使向爱因斯坦转达了以色列总理戴维·本-古里安的信,正式提请爱因斯坦为以色列共和国总统候选人。“教授先生,我是奉以色列共和国总理本-古里安的指示,想请问一下,如果提名您当总统候选人,您愿意接受吗?”爱因斯坦被其好意感动,但他想的更多的却是如何委婉地拒绝大使和以色列政府,而不让他们感到失望。不久,爱因斯坦在报上发表声明,正式谢绝出任以色列总统。

“当总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爱因斯坦说,“方程对我更重要些,因为政治是为当前,而方程却是一种永恒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