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病,即因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造成的种种弊病。近些年,为了追求经济发展,我们国家的不少城市正在向周边呈“摊大饼”式的扩延。大量耕地被占,人地矛盾更加尖锐,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可以说“城市病”是几乎所有国家曾经面临或正在面临的问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无疑也正在接受“城市病”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彬(北漂一族):我在北京。人太多,天天堵车,空气太差,还买不到房。我的家乡是龙岩。小地方,但是空气清新,山清水秀。
Dawn(外地在京大学生):我在北京。这个城市太大了,流动人口大且流动人口还浮躁,说真的啊,我觉得北京服务人员的态度都不好,容易急,总感觉他们在催着你买买买,要不就爱搭不理。
LXT(海外留学党):我在美国旧金山。交通问题不严重,市中心有时候会堵一下,但只是为了等红绿灯。环境很好,适合生活,没有资源短缺情况。城市里有穷人,但是饿不死。人口膨胀现象很厉害。我的家乡武汉最要命的就是堵车,因为到处修路。
美熊猫战士(返乡白领):我在山东潍坊。还有一次去湖南常德也有感觉到,和大城市比起来这些地方没那么多戾气,人们特别爱聊天,让人感觉特亲近。不过我们这些地方就是行业不正规,掺假很多且早已成为风气,而且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多。
Tancy(旅行一族):北京等北方的一些大城市普遍都有人口膨胀、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这些问题。不过像南方一些大城市比如广州的环境问题相对就好一些。
李肥肥(小镇姑娘):我在河南商丘。虽然没有人口膨胀这种情况,但是资源短缺严重导致山寨问题严重,盲目追大城市的风什么都想模仿,人家是海底捞到我们这成了池底捞。
有胆有识的乒乓球(海外留学党):我在墨尔本,虽然交通较贵、娱乐少、商店关门早,但没什么人口膨胀和环境方面的问题。我的家乡是沈阳,感觉交通拥堵、资源短缺问题比较严重。
一只蜜蜂(小城白领):我在河南新乡。好多连锁我们小城市没有能力引进来,不是说没钱,是城市太小,公司考量觉得你那消费能力不到位没法开,所以你只能自己编个名字效仿一个。
《经济学人》网站:过去30年,飞速的城市扩张推动中国强势崛起。随着农民大量拥入城市,中国的城市人口激增5亿——这是地球上短时间内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现在,中国超过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虽然有些人住在地下室或棚户区,但中国的城市总体上没有出现很多发展中国家那样的脏乱街区。
麦肯锡咨询公司:中国依靠城市推动经济发展和创新,但并没有充分利用几个最大的都市。相比之下,人口150万至650万的中等规模大城市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社会福利方面做得更好。尽管很多居民的生活水平比过去有了飞跃,但他们开始质疑:生活质量还会继续提高吗?巨型城市污染严重,物价高昂,拥挤不堪——北京的平均车速只有纽约或新加坡的一半。
《21世纪经济报道》:眼下的“十朝古都”南京,仿佛正处在最迷茫的时期:一方面,城市的扩建大张旗鼓,城市的面貌也日新月异;另一方面,身居其间的人们对南京作为一个城市的认同却无新进展。除了那些高悬于故纸堆中的闪耀名词,南京再也没有新的城市级坐标,以至于南京也有了“泯然众人矣”危机感。
深圳市政协委员金心异:在城市的高楼看远处,远处还是高楼,高楼的远处还是高楼。
《中国经济季刊》总编汤姆·米勒:简单地将一个农民搬迁到楼房里并不能使他在经济上成为有意义的消费者,反之,如果政策制定者不给移民提供社会福利,不能使他们融入城市经济,那么,更大的城市化将只会创造一个庞大的城市下层阶级。
德国波恩大学发展研究中心多丽斯·菲舍尔:德国在城市化过程中保持了相对意义上发展和人们收入上的均衡,这是德国城市病不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德国城市规划非常严格,任何城市政府都不得随意指定地皮,批给什么人开发房地产。但在中国,起码一段时间里是这样:只要有人肯投资,他看中了哪块地,大概只需走一走建筑设计上的形式,只需搞到这样那样的条子,就搞定。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城市规划,那是很后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