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丽丽
【摘 要】随着《指南》的学习,自主游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然而自主游戏并不是放任游戏,不是老师提供材料后让孩子漫无目的的玩耍。教师在游戏前、游戏过程中、游戏结束三个环节正确适当的介入,使游戏更加精彩。然而“介入”应当在适宜的时间和阶段,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不要把“介入”演变成“干预”。
【关键词】自主游戏;教师;适当;介入
幼儿的自主游戏和教师组织的教学游戏,两者构成了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自主游戏并不是放任游戏,不是老师提供材料后让幼儿漫无目的的玩耍。“观察”是教师指导儿童游戏的前提。“介入”是教师对游戏支持和提升的途径。“介入”并不是教师对游戏的无意“干预”,也不完全等同于对游戏的有意“指导”。既要考虑到教育目标,也要考虑到幼儿自身的愿望,教师应明确自身的立足点应是与幼儿当前游戏相结合的。
一、“富其经验,去其标准”——游戏前的介入
自主游戏并不是放置材料任由孩子玩闹,也不是教师过多介绍,局限孩子的发展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应适当的介入,但介入并不是提供标准。范例和图示只会局限孩子的思维。但是没有范例并不代表不要孩子指引的方向,我们只是尽可能去掉单一、局限的标准。所以日常生活中应多给孩子欣赏和学习的机会,才能不断丰富孩子的经验,提高自主游戏的能力。
在多彩世界中我投放了很多材料,按以往的常规,我都是介绍材料—出示作品—讲解示范——幼儿操作的规律。所以孩子们出来的作品相似度都非常高,能创造的也只有颜色的自由选择。现在我在日常生活中下载了很多艺术作品,如纸巾晕染、豆类拼贴、吹画、手指印画、手掌作画、餐盘绘画等等,还不断让孩子欣赏大师的名画名作,不断丰富孩子的视眼和经验。游戏过程中分为介绍材料—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拍照--活动后调整几个环节。我们发现往往孩子第一次接触材料的时候是迷惘的,好像不知道如何玩,可是不一会孩子们的想象力就彻底爆发了。甚至有个小朋友要用手指划画蒙娜丽莎。
在图形拼图活动角。以前投放材料的同时,往往会投放图纸,让孩子看图拼搭。这次我没有投放图纸,让孩子自由拼搭。离开了图纸的孩子们表现得很无助,除了搭房子还是搭房子。5分钟后,随着蕾蕾歪歪扭扭的圣诞树的开始,孩子的创作才能才真正的显示。
二、“画龙点睛之语”——谈游戏过程中的介入
1.“我的东东我做主”——孩子产生矛盾时的介入
游戏是游戏者自主的活动,当活动不受外在目的控制,仅仅是出于内在动机的时候,玩什么,怎么玩,游戏者对活动就具有了极大的自由度。
在玩纸牌的游戏中,周宝和可可在投入的玩纸牌。可可平面的摆纸牌后,把其中一张纸牌折了一下,立在了桌上。周宝一看,马上来告诉老师“金老师,可可把纸牌折掉了”,我笑了笑“可以折自己的纸牌”,周宝一听回去了,而且很快的投入了折纸牌的游戏,不一会,他们的桌子上围起了一排栏杆。在周宝的意识里纸牌可以玩,但是必须要保护它。我给他们的信息是“1、可是折,2、遵循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牌自己做主。”从以前小心翼翼的玩,过渡成大胆的玩。
2.“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戏瓶颈期的介入
孩子在游戏中进步,在游戏中提升。面对游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应该尽可能让幼儿自己解决,不必替代幼儿解决问题。但如果原有经验与当前问题所要求的能力距离太大,那就需要老师的帮助他实现游戏的突破。
还是搭纸牌的游戏。楠楠一开始就想搭高楼。他拿了2张牌,围成了2面墙,用一只手夹着纸牌,墙立住了。然后他拿了第三张纸牌,围成了3面墙,这就需要楠楠用两只手夹住,楠楠就不能再拿第4张牌,手一放又会倒。我一直在观察他,不知道他会不会想到解决的方法。他就这样倒了,拿好,倒了再拿好一直重复重复,我没有介入,只是冷眼观察他。他也没有一点烦躁的情绪。12分钟后,楠楠求助了“老师,这个怎么弄啊?”我提示他“你折一下纸牌试试”,他愣了一下,豁然开朗。在他不断不断重复的12分钟里,他一直在思考纸牌怎么站立?纸牌为什么会倒?我的手怎么解放出来?也一直在锻炼他的耐力。老师不应该剥夺孩子思考的权利,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的给他提点一下,让孩子有继续游戏的意愿。
3.“三人行,必有我师”——孩子同伴选择的介入
《指南》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让孩子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玩伴。在游戏过程中我发现孩子往往喜欢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孩子玩,相信同等水平的孩子在一起玩是非常开心、平等的,但我发现如果老是这几个孩子一起玩,如果没有新鲜的刺激,他们的水平会提高得很慢。
教师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如孩子在自主游戏时,自由选择玩伴的结果就是会玩棋的坐在一桌,不会玩棋的孩子也坐在棋类游戏的另一桌。会玩的孩子有滋有味的玩起了数字棋,你出一个我出一个的比大小比多少,慢慢的显现出了胜负。不会玩的孩子坐在一起玩起了棋子叠高的游戏。孩子的发展水平不一样,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玩,并不是数字棋就只能玩数字,当然也可以搭高。但玩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会玩数字棋的小朋友思维局限在数字上,不会玩数字棋的小朋友思维只局限在搭高上。这时,我进行介入。“谁愿意换一下位置,帮助一下别的组的小朋友?”两组小朋友互换一位孩子,刺激各组的思维。一下了,新鲜的动力带动了各自的思维,就像一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水里。
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游戏整理的介入
一直以来我们的概念是自己玩过的东西自己整理好。但我们是否会考虑,按孩子的意愿选择自己整理的内容。力气大的搬重东西,善于分类的整理玩具,动作快的收拾积木···大家相互帮忙,发挥自己擅长的,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完成材料的整理。
四、“适可而止,审时度势”——介入的适度
介入,让游戏更精彩。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自主游戏的介入也碰到了很多难点。教师的介入很多时候是随机的、是无法预测的。它不同于教师进行集体活动时,事先教案的准备和环节的预设,让孩子沿着教师的思路,达到预设的目的。自主游戏是以孩子的思维为主线,教师适当的介入,起到提升和支持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有过硬的理论基础和经验的不断积累。特别是新教师,往往在游戏中缺乏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缺乏对“收”“放”的理解能力,缺乏通过看现象反思实质及时调整策略的能力。如在玩轮胎游戏中,孩子们自由组合玩轮胎。有三个孩子一起在抬轮胎,一个一个叠放上去,等叠到第五个轮胎的时候,孩子们用上了吃奶的力气也抬不上去了,这时,小宇用力一推把第五个轮胎推了下去,把他们手上抬着的轮胎放上去了,这时老师立马介入“小宇,你不能把轮胎推下去的啊”,小宇高涨的情绪马上变得低落。为什么不能把第五个轮胎推下去呢?为什么不能推倒再放,放了再推呢?这时候老师的介入就是无效,甚至是起反作用的。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