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点赏析
本文给读者展现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图卷,交织着景美、人美、情美,重点刻画的一位摆渡老人又把我们带入哲理的思索中。作者用古朴典雅、婉约细腻的语言完成一篇情理兼美的散文。
浙东的水村,一句“那是一种水晶似的境界”总写,为下文描写浙东水村的特点奠定基调。小河向各处流去,萦回曲折,“荷叶地”的形象描写,简略而富有情味,自然引出渡头。渡船有的系在崖边山脚,有的系在平畴野岸,无论是“揉渡”还是“摇渡”,离不了的情味是“古陋”。缓缓流淌的河流,时有时无的鸡鸣虫声,乱叫瞎吼的俚歌,为生活外出的行人带包裹,挑担子,蹲渡头,捞绳子,他们的姿势不优雅,他们的歌声却响亮,这里古陋的行人是生活的原生态,古陋的景物充满野趣。历历如眼前,亲切如身受。外方行客扬起喉咙一声的叫喊:“摆渡呀!”在荒僻的渡头边,在古陋的小屋旁,在荒径的悄然中,衬出原始的寂寞,具有古老而拙朴的韵味。当一位白发白须的老人咿咿呀呀地摇着小船,如秋江白鹭般踏浪而来,浙东水村人清静恬淡的生活情味也跃然纸上。淡淡的情丝与点点的意趣勾起我们对故乡的亲切回忆,这个故乡是生育我们并伴随我们成长的乡土,也是唐诗宋词根植在无数中国人心中一笼梦境,形成《野渡》特有的韵味。
作者在对诗情画意般的浙东自然人文风光描绘之后,重点推出一位在渡口摆渡的老人,首先是群体像“秋江白鹭”,这是老人出场的背景,显然取意于白朴的散曲《沉醉东风·渔夫》,有“忘机友”之称的“秋江白鹭”,向来“傲杀人间万户侯”。意为人人称羡的万户侯又怎样,岂比我秋江之上从容来去自在?文中那一段对摆渡老人从年轻到老去的猜测,何尝不是这种傲杀万户侯而自由自在、宁静淡泊的人一生的高度概括?于是,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对如水时光的感叹与对山水田园风光的描绘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谛视的那一位老者,像是极其冷漠的人。“为年月所刻成的皱纹”,“脸上还永远挂着严霜似的寒意”,“默然吸他的旱烟”,“哲人似的许久望着远天和款款流水”,“沉默着”,“仿佛不愿意听这些庸俗的世事”,这位老人有“比他年轻的妻子”,有儿子媳妇,有生活依靠,身处尘世的幸福中,他却似乎于人事毫无热情,喜欢默默在水边独处,似乎要超脱俗世,独自咀嚼心中那份不可言说的寂寞。他可能厌倦了枯燥的摆渡,他可能无奈于岁月流逝。(他与我们熟悉的另外一位摆渡老人,《边城》中的老船夫多么不同呀,老船夫女儿女婿双双殉情,和年幼的外孙女相依为命,生活给与他沉重的悲痛,可他与人为豁达开朗,对每个人都热情。)从一句“庸俗的世事”转到结尾的思考总结,作者描述“白须白发老人在水上来去”的摆渡生活,“看看那点简单的人事,觉得总不缺乏值得咀嚼的地方”,咀嚼出的味道:摆渡其实是一种默默奉献的人生,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平平淡淡的生活自有它的幸福滋味。这样的渡头光景与开头的“水晶似的境界”合二为一,优美的山水图画与饱含哲思的片段精妙结合,为散文拓展出一个更为深广的审美空间。
难点指津
作者选取一个角落“浙东水村”,于精致的江南大画卷中选取一点,显示作者选材的精巧。体会此处景物描写的特点显得很重要,这里的世界如同水晶,河流萦回,鸡鸣虫唱,俚歌声声,行人匆匆,再加上渡来渡去的古船,飘然摆渡的老人,还有水面上的点点白鹭,色彩明丽,古朴自然,野趣盎然,文中画面承袭中国传统诗词,暗合题目中的“野”字。
本文的第二处难点是对摆渡老人形象的理解。这是一位沉默又似冷漠的摆渡老人,他的沉默凝望是在慨叹人生命运,是在无奈时光流逝,表达着一个普通人对庸俗人生的理解与判断。摆渡生活,渡引世人,平凡普通,但这种生活是奉献的生活,是一种幸福和超然的生活。
考点训练
1.文中的“浙东水村”有何特点?
2.文中摆渡老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附:参考答案
见“美点赏析”和“难点指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