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主性绘画及其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2015-05-21 18:13任静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自主性绘画儿童

任静

在绘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很多幼儿临摹老师的画作,幼儿被绘画的命题范围所限制的现象,这样的一种命题式的绘画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儿的绘画技能,但同时禁锢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笔者通过一个幼儿绘画作品的追踪与分析,希望为儿童绘画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自主性绘画的实质和研究过程

(一)实质

自主性绘画是指幼儿用自己的所画的内容来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倾诉自己内心世界的表现形式,对幼儿的能力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幼儿“生活史”的呈现,包含了幼儿生命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连续的事件,以及这些事件相互影响的个人状态和情境。

(二)研究过程

1、研究方法

采取介入观察的方法,仔细观察幼儿云云小班至大班期间绘画的内容并进行记录,再选择整理,选取典型的例本加以评价。自主性绘画不同于一般的绘画活动,它更多的体现的是幼儿的动态生活、心理活动。对于在当时情景下无法清楚得出图画背后意义的情况,再追加谈话来探究图画背后的意义。

2、思考与分析

(1)自主性绘画是幼儿“生活史”的呈现

6岁的小女孩云云通过自主性绘画描述了自己的园外生活:图1是她过生日的景象。“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大蛋糕。画上是我的好朋友香香姐姐和我的爸爸。”

儿童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不仅描述事件、而且把自身的思想、情感也融入其中。图1中小作者将蛋糕画的奇大无比,并插上了多支蜡烛,通过交谈我们得知这是“我和爸爸共同的生日”,而这个“共同的生日”是“我”假想出来的,凸显出小作者与父亲之间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因此幼儿的自主性绘画不仅展现幼儿的“生活史”,还是幼儿“思想史”的展现。正如罗泽?弗莱克-班格尔特所提醒的那样:“孩子们的图画给我一把打开儿童生活的钥匙……通过对儿童图画的研究,我发现了感知和了解儿童信息的新渠道。这些信息表明了孩子们当前的状况、特别的愿望和眼前的矛盾冲突:通过这些信息,我们还可以了解孩子们的生活经历。”

(2)同一主题下从绘画作品看幼儿社会性发展

自主性绘画是幼儿个性化的表达,所谓个性化表达就是指幼儿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和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经历、体验、观点等。

分别是幼儿云云小班、中班、大班画的小女孩,画面的内容都涉及人物造型等方面。三幅画记录的内容不仅通过人物造型感受到小作者的愉悦心情,也能从细节中表现出作者心理的变化以及社会性的发展。图1简单呈现了一个斜眼看右边的女孩形象,说明小作者已经能观察到生活中人们的表情和眼神;图2讲述的是一次去上海欢乐谷的经历,“妈妈给我买了一个紫色的娃娃,我为她添上了皇冠和魔法棒”,在添画人物的同时小作者还将自己的喜好加入其中;在图3中,进入大班的小作者“我”已不再是中心,构图中出现了10个人物形象,刻画了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温馨场面,画面更关注于自己和小伙伴的关系,“我的每个好朋友身边都有一个长着翅膀的守护天使”,表现出小作者细心、友爱的个性特征。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贡献与其说是发现了儿童智力的多种类型,不如说是对儿童各自独特性的一份尊重。它提醒我们,幼儿与生俱来就各不相同。个体的独特性不仅表现在每个个体具有差异性,还表现为每个个体在不同阶段具有差异性,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对同一事件的感受有所不同,造成画面构图、线条、细节处理的变化,因此自主性绘画作品具有不可复制性。

二、幼儿自主性绘画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大班上学期至下学期一年的绘画记录活动,我们深深体会到幼儿的绘画记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自主性绘画能形象生动地记录幼儿的成长历程、感受片段,有主于幼儿获得情感体验。

幼儿自主性绘画的事件或故事一般都经历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情绪情感也会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而不断变化,儿童能体验到一种难以名状的审美愉悦,获得丰富而深刻的审美体验,从而实现艺术的根本目的。儿童在描述作品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积极的情绪,很多儿童一边画画一边哼唱,表现出一种自我满足的愉悦感。而随着叙述的变化,幼儿常常出现高峰体验的情感状态。

幼儿在描述作品时不仅感受到生活充满情趣,而且使他们在艺术活动面前表现出由衷的向往。当语言不足以表达情感时,幼儿可以拿起画笔,将快乐、忧愁以及渴望等表达出来。幼儿表达的过程,是幼儿在艺术中得到滋养的过程,是不断增强艺术审美感受能力,是塑造幼儿审美心灵的过程。

(二)自主性绘画引导幼儿展现自身的社会角色,有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在不同的事件、场所中幼儿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儿童在表述作品时候有时是快乐的旅行者,有时是医院的小病人,有时则是爷爷的小助手。不同的角色就会有着不同的表现,各种语言、动作、形象等。如儿童对自己作为购物者的描述:“我和妈妈、奶奶去超市,人很多,我们必须排队进超市。超市门口有个箭头,告诉我们那个就是的地方。”儿童在绘画中塑造了排着队的人物形象以及超市入口标记。儿童在自主性绘画中的不同角色常常是儿童对自己未来社会角色身份的初步体验,这些不同的角色身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儿童在丰富的描述中的角色体验强化了儿童的社会角色意识,使他们对将来可能充当的社会角色有了最初的感受。

亲子活动是儿童自主性绘画的重要内容,如与父母共同游玩、一起购物、共享美食等等。良好的亲子依恋使儿童带着积极的态度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探索,乐观、积极地与人交往。幼儿在绘画中也常常表现出对良好同伴关系的渴望与诉求,幼儿在自主性绘画中反映互助、合作等亲社会行为,并对相关的人际关系技能、社会规则等进行总结和反思。

(三)自主性绘画能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自主性绘画常常伴有言语行为,这些言语对于儿童的绘画有多方面的意义。如幼儿画了一张自画像,看了一会儿说:“我在看电视!”于是继续画上电视机等物体。这样的自言自语往往是对绘画作品内容的补充。Claire Golomb 认为当幼儿发现某些画面有不完美的地方,就会借助语言对绘画进行解释和修正,如幼儿说成“不一样长的腿”说成“断了的腿”。幼儿还常常用语言对画面省略部分进行矫正和说明,如“它在那里,你看不到它。”Claire Golomb将幼儿绘画中的语言比喻成幼儿使用的“小花招”,这些“小花招”称谓幼儿绘画过程中的重要策略。

【作者单位:苏州吴江区盛泽镇中心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自主性绘画儿童
留守儿童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