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有妙招

2015-05-21 12:41周春兰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乒乓球拍月季花层数

周春兰

从三年级开始,逐步要求学生会列两步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解答过程中,分析题意,尤为重要。但如何以一个正确的点切入,来理解题意?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从条件入手,求出中间问题

有效的教学活动,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应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从条件出发,解析题意,符合学生的正向逻辑思维。......

学生在获得知识节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方面得到发展。这一思考过程在练习的时间和实践中,缺憾在于学生能准确的找出题中的3个信息,但不能准确的提出中间问题,以至于第一个算式的单位往往写错,比如补充习题上一题“有240个球,有8个箱,每箱5盒,求每盒有几个球?”学生不管其意,拿到数就做乘除法,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其一,拿到一个比较大的数就除以一个比较小的数:240÷5=48(?),这两个条件“240个球、每箱5盒”有3个单位,不知道该写哪个单位;其二就是拿到两个比较小的数就相乘,5×8=40(?)想用哪个单位就用哪个单位。说到底是中间问题不明,数量关系把握不住。

我纠结于数量关系的深度把握,一笔带过说浅了,还不如不说,如蜻蜓点水在学生心里产生疑惑不解,不明的涟漪;说深了,这巨大的 数量关系在学生心中掀起波涛骇浪,苦恼不懂。在教学中,我逐步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二、从问题入手,找寻数量关系

数学教学应在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效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中的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联系第一单元除法以及分数的“平均分”,引导学生思考这里是把什么平均分给了什么,此题是以本数先平均分给书架个数再分给层数,则列式224÷2=114本,112÷4=28本,这就避免了单位的问题,那224本书能先平均分给层数吗?引导学生反思质疑,此时的层数指的是每个书架4层,还是一共的层数2×4=8层?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来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经验,帮助学生形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德国的良好学习习惯。

然“想想做做5”中出现了“有3只燕子,2天共吃害虫780只,平均每只燕子每天吃害虫多少只?”按问题顺序,得出用780只害虫先平均分给燕子只数,再平均分给天数,没问题;按780只害虫先平均分给天数,再平均分给燕子只数,这也没问题;学生会提到2×3=6(天)可以吗?引导学生思考题目上明明是2天,怎么变成6天呢?这个问题是小学高年级学习的假设策略,学生不容易理解,但作业中不是说规避到这中种算法,学生就不这么写的,往往有些学生固执地选择这种算法,而要让学生理解,就一定要浅而有度的把这个问题交待清楚:3只燕子吃2天吃完,就相当于1只燕子吃6天;以及2×3=6(只):6只燕子以1天时间吃完这些害虫。这时,我要求学生写出你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或简略的写出你的解题思路。

理解了这种解题思路,学生至少能列出一种解题方法,比如“想想做做6”中平均每辆汽车每次运多少箱,“想想做做7”中平均每人每天写多少个?

此外,“想想做做3”:我们每人买2块乒乓球拍,一共要132元,其问题是:“每块乒乓球拍多少元?”点明这里的“每块”也就是“平均每块”,一半的数量关系是元数÷乒乓球拍块数,题中元数“一共要132元”已告知,乒乓球拍块数题中没有明确告知,根据“我们每人买2块乒乓球拍”就可以轻松解决了。

三、从单位入手,顺藤摸瓜解题

其一,除了从条件和问题出发,我们还可以根据问题中的单位顺藤摸瓜。比如,“想想做做2”:共150片,每日3次,每次2片。这瓶药可以吃多少天?以问题中的单位“天”作为突破口,找寻条件中的“天”,也就是“日”,即“每日3次”。知道每日3次,要求有几日,只要解决“次”,追踪到根据“共150片,每次2片”而求出一共吃了的次数。即:

其二,除了以上所说的方法,还可以如下面这般顺藤摸瓜。一种形式,“爸爸”“妈妈”组成幸福的小家庭,然后去找“宝宝”,“爸爸”“妈妈”一开始是独立的个体:只有一个单位,比如“有4个年级,每个年级有8个班,一共有384盆花,问平均每个班分到几盆花?”这里的独立个体是有4个年级,一共有384盆花,个和盆组成了一个小家庭:平均每个年级有几盆花,再与“每个年级有8个班”相联系,求出所求。另一种形式,“宝宝”作为一个纽带,联系着他的“爸爸”“妈妈”,如想想做做2中的宝宝“次”:每日3次、每次2片,由这两个信息求出了每日吃的片数,再结合“共150片”,求出所求。

一般,我不建议学生这么想,这种思考方式不利于某些学生的思维能力,对那些不理解题意的学生而言,存在投机取巧的嫌疑。对于那些无法从条件和问题出发的学生,我不断尝试从另外的角度思考,尝试找到一种能让学生理解并接受的方法。比如处理“练习二”中第六题:“3个花坛里一共栽了144棵月季花,每个花坛里红、黄两种颜色的月季花同样多,平均每个花坛里红色的月季花有多少棵?”学生很容易受到新授时的影响,直接用总棵数平均分给3个花坛,而没注意到这里的棵数,指的是红色月季花的总棵数。这时,我们可以借助于树形结合的思想,对题目进行简略的图示处理:画3个圆表示3个花坛,每个圆、平均分成2份表示两种同样多的花,进而来分析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数学知识的教学,应让学生体会对于数学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作者单位:昆山市花桥中心小学校 江苏】

猜你喜欢
乒乓球拍月季花层数
填筑层数对土石坝应力变形的影响研究
上海发布药品包装物减量指南
月季花开
月季花
MoS2薄膜电子性质随层数变化的理论研究
乒乓球拍A B面
月季花
住在哪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