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胜
就像《舌尖上的中国》一样流行,甚至更流行的,是营销策略和公关话术上的“舌尖上的胜利”。每天都在活色生香地上演着,而且有太多的品牌投身其中。
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品牌或产品,利用一些说服力并不足的素材,甚至是完全无中生有,出于“定位”或追求一个超越对手的形象,包装炒作一些概念,让自己沉浸在一种胜利的幻觉中,自我感觉十分良好而且乐在其中。
这种现象最鲜明的体现,是对市场第一的争夺。如果完全是用客观的数据说话,第一应该毋庸置疑。但是总有一些企业利用一些报告,大玩以偏概全、以假乱真的伎俩,用一个细分市场的数据,通过含糊的手法来定义整体市场,以此造成悍然领先的假象。不得不说,对于信息链条中的弱势一方,消费者很容易受到蒙蔽。
最近手机市场就发生了一起非常典型的案例。5月底,一篇《酷派4月出货近300万台 登国产手机榜首》的稿件满天飞。乍一看标题,有数据说话,很容易让人确信酷派已经是国产手机产业老大的信息。不过且慢,在“舌尖上的胜利”逻辑下,所谓严谨、理性的数据,只是营销传播的一个伎俩或工具而已。
事实上,酷派倒也谈不上捏造数据。其公关话术依靠的国内市场研究公司赛诺新鲜出炉的4月份手机市场销量报告。这份报告显示,企业排名层面,三星整体出货量达486万台位居第一,酷派出货量为296万台位居第二,联想、华为、苹果依次排名第三、四、五位。由此,酷派确可以发豪言,已跃居国产手机第一位。但同时,依据市场调研机构Kantar的报告,小米在中国销量第二次超过三星。如果小米超越三星,小米岂不是老大?数据打架,背后有何玄机?
如果深入研读两份报告,你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赛诺的报告,仅指3G/4G市场,并未包含电商渠道。众所周知,凶猛崛起的电商渠道再也不是冲击传统渠道的力量,而是可以分庭抗礼的主流渠道。小米的电商渠道走货,要远远大于传统渠道。很显然,酷派依据一份没有统计电商渠道出货量、且不包含2G市场的第三方报告,只是一个对细分市场有价值的报告。从整个市场的全貌来看,以这样的数据来定调手机市场格局,必然是以偏概全的,也是不准确的。
有意思的是,酷派并非是孤例。任何一个主流市场上,有关市场榜首的位置,从来都是口水四溅。品牌或产品在营销公司或公关公司的出谋划策下,卯足了劲利用一切对自己有利的素材,大肆炒作自己的领先,从而保持声势上的领先。
只是这种舌尖上的胜利,到底意义有多大,就没多少人愿意去想了。
与市场第一的争夺相映成趣,产品在传播诉求或形象定位上,总想找到一个压制竞品的响亮口号。在这种逻辑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王、皇齐飞”场面:“性价比之王”、“中级车之王”、“单手机皇”、“真八核机皇”、“千元机之王”、“品质王”……真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自封为王好不快哉!
另外一种“舌尖上的胜利”,则出现在不少公关稿件的标题上——秒杀XX,完爆XX,充满了鸡血和狗血。只是,这种无聊至极的文字游戏,难道读者真的就不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