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语篇中的转述话语与意识形态的建构

2015-05-19 22:07彭圣娟
校园英语·中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

彭圣娟

【摘要】本文以上海外滩事件为素材,利用话语分析方法,对不同报道中的转述话语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转述话语是政府借助新闻媒体传达其政治主张的有力工具。利用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可以使读者透过表层的语言现象看本质,从而揭示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

【关键词】新闻语篇 转述话语 上海外滩事件 意识形态

一、引言

最早提出“批评话语分析”(CDA)的是学者Fairclough,他指出,CDA的目的不仅仅是分析,而主要是批评,通过分析语篇中的某些语言使用形式来解释那些隐含的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以及统治阶级如何运用语言来实施意识形态的控制和维护自己的权利地位。

批评话语分析可以实现与多学科融合,比如,认知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还有学者尝试从修辞学的角度分析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转述话语是新闻语篇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新闻报道力求报道的客观真实,使读者确信报道者并没有掺杂个人的观点,不注重对个人观点的表达。在新闻语篇中,常常使用的转述话语表面上看似是作者主观观点的表达,但是通过分析转述话语,我们可以揭示出语言背后所隐含的意识形态。

二、对转述话语的批评性分析

本文的研究选取了英国路透社的3篇和美国《华盛顿邮报》中的4篇关于上海外滩事件的相关报道,分别从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和消息来源三个方面对该事件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新闻语篇背后隐形的意识形态。

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了踩踏事件,导致36人死亡,49人受伤。这一事件引发了国际的关注,很多媒体都对此次事故进行了相关的报道。

1.直接引语。美国华盛顿邮报中报道者用直接引语,目的在于为读者再现当时的情景。事故发生之前,没有交通管制,并且以当事人的口吻叙述了当时发生的情况,这样报道者就和中国的群众站在了一起,对这件事情造成的严重后果,感同身受。直接引语的使用也增强了报道的可靠性和说服力,使读者好像处于当时的混乱场景之中。通过转述当时情景的对话,报道者旨在向观众传达这样一种信息:中国对于公共场合的治安管理力度不够,所以才导致了上海外滩事故的发生。中国政府对于这件事情的解决不得人心,人民群众对此很是不满。

在英国路透社的直接引语中,主要引用的是外界对于这次事故的看法,特别是中国人民的看法,通过引用这些话,报道者有意对受众做出这样的暗示: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对中国发生这样的事情感到吃惊,中国不应该发生这样的事情。中国毕竟是个发展中国家,发生这样的事情也情有可原。这实际上是国外的媒体,特别是英国,对中国的嘲讽,一方面是说中国的发展还没到一定程度,发生这样的事情也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说,中国人民对自己的国家都感到失望,别说其他人了。

通过两家报纸的直接引语的选用,表明美英两国在对待这件事的不同的态度。美国通过引用受害者的亲属的话,表明美国是以人权为上的,而中国这是在侵犯人权。美国主张人权高于主权,并将自己的人权观念和模式标榜为全世界普遍适用的人权标准,在国际上推行“人权外交”。美国所认为的人权是片面、抽象的,只重视个人的公民、政治权利,忽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集体人权。英国向来以傲慢自居,对中国是一种嘲讽和旁观的态度。孤傲是英国人最明显的性格特征,外面世界中发生的事情对英国人来说是没有多大关系的,他们不愿意和别人多说话,不愿意谈论自己,更不会对别人的事情在意。

2.间接引语。两种报纸中的间接引语的使用频率都很高,远远超过其他四种的使用频率,原因可能有两种:第一,该文章收集的预料都是消息类新闻,“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体裁,是最广泛、最经常使用的新闻体裁”第二,内容简化是新闻报道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为了能够快速及时地报道最新发生的事件,报道者就要对他人的言语作删减、减排,进行简化处理。间接言语就是一种简化了的言语叙述,适合了新闻报道的特点,间接引语在新闻中就会被大量的使用。

3.消息来源。通过分析发现,华盛顿邮报对当事人的间接话语引用的最多,使得来自当媒体和官方的声音被削弱,力图对外界传达这样一种信息:这次事故对当事人产生的影响最大,给他们造成的伤害也是最大的。华盛顿邮报最大限度的对当事人的话语进行间接转述,报道者站在美国政府的立场上,试图说明中国政府控制着中国人民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是在中国政府的残酷的政治压力下的。

与华盛顿邮报不同的是,英国路透社在官方话语的间接引用上所占比例最大,报道者一方面想用间接引语来模糊报道者和说话者的声音,同时又引用的是官方的间接话语,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增强报道的可信度。间接引语的使用,使读者分不清是政府的话还是报道者自己的话,报道者在有效地创造了现实的同时,也能逃脱责任。

三、结论

通过对英国路透社和美国华盛顿邮报中所使用的转述话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两家报纸在转述同一些人的同一些话语时表现出了不同的观点。

1.从报道的侧重点来看,英国路透社的侧重点不是很明显,它只是在对此次事故进行客观、全面的叙述,华盛顿邮报则是侧重对事故的处理方面,它主要报道的是事故发生后中国政府对于此次事故的解决方法以及受害者亲属对解决方法的态度。它是在批判中国的人权问题,中国政府没有妥善对受害者进行安置,以至于引起了受害者家属的强烈不满。

2.两种报纸对中国政府的形象的树立也是不相同的。对于路透社而言,通过引用一些直接言语,透露出英国政府的傲慢的态度,对中国是一种嘲讽和观望,他们不会也不愿意对此次事件发表任何评论。但是,与英国不同,美国政府对中国此次事件表示出了明显的立场:中国对这次事件的处理是不合人心的,中国是在侵犯人权。

3.从英美两国的报道中,可以看出英美人的性格特点及政治立场。英国对世界上的事情都是不关心的姿态,因此,在新闻报道中不随便发表评论,力求客观、真实的对事情进行报道。他们多用间接引语,在消息的来源上,也是有比较清晰的消息来源,这是和他们的保守的性格特点有关的。美国人的性格与此相反,他们热衷于其他国家事情的性格也在报道中有体现。美国的报纸多使用直接引语,为自己的报道增加了真实性,引用的内容的背后却又处处在指责中国政府的不妥的处理方式。

参考文献:

[1]Fairclough,N.L.Language and Power[M].London: Longman,1989.

[2]Fairclough,N.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papers in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M].Harlow: Longman Group Ltd, 1995.

[3]Fishman,M.Manufacturing the News[M].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80.

[4]丁建新,廖益清.批评话语分析述评[J].当代语言学,2001.

[5]彭建武,郭秀珍.两篇新闻报道的批评性分析[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5(9).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
从意识形态角度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两译本的研究
广告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