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公款消费

2015-05-18 19:15刘峰
月读 2015年5期
关键词:海瑞公务

刘峰

十八大以后,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重点治理社会普遍关注、群众反应强烈的“三公消费”问题。古代政府,又是如何治理这一“老大难”问题的?

从一首童叟皆知的唐诗说起——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名作《送元二使安西》。这位“元二”是王维的朋友、同僚,当时因公出差,目的地是安西都护府,位于今天的新疆地区。王维在渭水边上给朋友送行,当时的天气也很应景,刚刚下过一场晨雨,宾馆前的杨柳青翠欲滴,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诗人触景生情,诗兴大发,写下这首名篇。诗中呈现的就是古代公务招待的一个场景。元二因公出差,同事送行,是人之常情,也是官场上的礼节,这种钱肯定不用自己掏腰包,单位会报

销的。

从一般花销到挥霍无度

早在唐代以前的南北朝时期,公务招待就已经形成制度了。当时有一种“迎新送故”的制度,就是说新官上任和前任离职,都要搞个欢送会,费用由地方财政负担。而且,为了表示对前任的尊重,在他离职后的三年之内,以前任职的地方政府年年都要给他送点礼物,拜拜年,聊表寸心。这种做法还是比较有人情味的,不是人一走茶就凉,要凉那也得三年后了,大家都过了心理适应期。当时的地方政府还有专人负责这事儿,职位就叫“送故主簿”。

到了隋唐时期,公务招待的制度更加健全。招待所、政府宾馆就不用说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搞起了内部食堂,最讲究的当然是中央国家机关的食堂。当时,每当举行朝会的时候,也就是皇帝接见地方的重要官员,主持召开重要会议,或者接见外国使节时,就举办宴会,招待大臣们吃一顿,叫作“朝食”。能吃上这种朝食的,都是有一定级别的干部,级别不一样,待遇也不一样。像宰相这样的高官,到专门的高级餐厅去吃,称为“堂食”,后来的食堂大概就是从这来的;级别低一些的干部则吃普通的工作餐。在唐代,这种公务招待有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叫作“公廨钱”。

到了宋代,不但中央的干部能吃上朝食,地方官也可以定期聚餐,每月一次,行政首长和幕僚,军队的将校等各级军官都可以参加。钱从哪来的?“公使钱”,其中一部分是中央财政补贴,另一部分是地方财政的配套资金。而且,这笔钱有时候还花不完,有的人就拿剩下的“公使钱”投入出版事业,用来出书,流传于世的古籍中有一种版本就叫“公使库本”。

据说,南宋时有一个西南的地方官“公使钱”花得太多了,向中央财政要补贴,宋孝宗当时就气得拍了桌子。究竟花了多少钱?四十五万缗,一缗就是一千个铜板。当时要是拿来搞房地产开发的话,能盖普通住宅十三万五千间,搁现在,那就是个能容纳十几二十万人的大型社区,结果都被这个地方官给挥霍掉了,难怪皇帝要发火。

古代公务招待的名目非常多,比如升官了要招待,称之为“烧尾宴”;从虚职转入实职要请客,叫作“开印宴”;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也要喝酒庆祝,叫作“琼林宴”。一开始,这种宴会都是考生们自己凑钱办的,后来为了显示皇帝的恩宠,就由政府出钱,变成公款吃喝了。在宋代,为新科进士们举办的宴会规模盛大,皇帝也会出席,举办的地点就在皇宫御花园中的“琼林苑”,所以称之为“琼林宴”。

其他诸如官员出差,下基层视察、调研,公务招待都是难免的。通常是由政府的宾馆(“馆”)或者招待所(“驿”)来承担招待任务。从古至今,公款消费之所以居高不下,数额日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地方干部为了巴结上级,迎来送往,招待规格层层加码,礼品馈赠节节攀升,造成公务招待的费用不断膨胀,国家财政不堪重负。明代嘉靖年间一位名叫翟銮的大臣代表皇帝去慰问边防部队官兵,这一圈转下来,收的礼物竟然装了一千辆车。

像翟銮这种钦差,地方官巴结得最卖力,公务招待的开支也是最大的。当时的通行做法是:地方财政先预支一笔钱,作为钦差的招待费用,之后再让各部门分摊。钦差来了,宴请是必须的,加起来要十几二十桌;还得有娱乐项目,比如听戏,一直折腾到凌晨才结束。光这顿饭就得花个几百两银子。要是上面来的人时间紧迫,来不及赴宴,那就要把筵席的费用折算成现钱送过去,叫作“折席”,另外车马费、土特产之类的馈赠也是不能少的。

铺张浪费与公事公办

有一次,明代的名臣张居正因故返乡,对于这位位高权重的大人,这一路的招待自然是无所不用其极。张居正是个“吃货”,所以,他的车驾每到一个地方,地方官就会准备上百道美食供他享用。也不知道是饭菜不对胃口,还是旅途劳顿、胃口不好,就算是满桌的山珍海味,张居正仍然感叹没有下筷子的地方。

这一天,张居正经过真定(今河北正定),当地的知府钱普祖籍无锡,擅长做家乡菜。吃了这位知府大人亲自下厨做的家乡菜,张居正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总算吃上一顿饱饭了”。这位钱知府不仅厨艺高超,溜须拍马的本领更是高人一筹。他还为张居正特别设计制造了一辆“豪华座驾”,比现在的豪车一点也不逊色。这顶特制的轿子光门就有好几层,轿子里有寝室,两边还有亭子,各配一个“人力风扇”,就是有两人专门在亭子里摇扇子。抬轿子的轿夫要32个——要说这张居正也真敢坐,皇帝的轿子才16个人抬,也不怕犯忌讳。

相比之下,他的政敌高拱回乡的时候就凄惨多了。高拱被张居正打败之后,皇帝勒令他立即告老还乡,并让锦衣卫押着他出了北京。落到这步田地,自然别想沿途有人接待了,高老是坐着一辆牛车回老家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地方官都随波逐流,敢于坚持原则、不搞超标准接待的也有,当然是极个别的,比如与包拯齐名的海瑞,就是这样一个另类。他在浙江淳安当县令的时候,在公务接待的问题上就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办事。一般情况下,公务招待,包括伙食费、车马费,总计花费不过五六两银子;重要干部,在这个标准上增加点蔬菜,再来只鹅,来条火腿。别人要花几百两银子才能搞定的事情,到他手里大幅缩水,公事公办。

一次,一个“重量级”官二代——节制浙江、福建等地军务的总督胡宗宪的儿子从淳安路过,淳安县驿丞(相当于今天的政府招待所所长)按照海瑞的吩咐,依照规定标准招待他。这个胡公子山珍海味吃惯了,哪见过这种清汤寡水的宴席,觉得这个驿丞根本没把自己放在眼里,指使手下把他捆起来,吊在了房梁上。海瑞闻讯赶来,胡公子本想借老爹的威风压一压海瑞,没想到,海瑞根本不吃这一套,当场就把官二代给扣押了,还送信给胡宗宪说:您多次强调不许挥霍浪费,公务接待不能超标准,现在,有人假冒您的儿子骗吃骗喝,被我抓住了,您看该怎么办?胡宗宪被他搞得哭笑不得,拿他真没办法。

这样一来,谁也不愿意到海瑞的管片儿来了。到了该提拔的时候,也没他什么事儿,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当县令,算是平调,而且是调到了经济发展水平更加落后的地方,从浙江换到了江西。

古代治理公款消费的措施

古代的当权者也认识到了公款消费恶性膨胀造成的危害,不但让国家财政收入大量流失,被官员们挥霍浪费、中饱私囊,而且地方官把负担转嫁到老百姓头上,导致民怨沸腾,威胁政权稳定。汉景帝就曾经颁布禁令,严打官员“下基层”接受宴请、公款吃喝之风。如果发现了,马上撤职。大家觉得这种处罚太重了,到了地方,跟同僚们一起吃个饭,是人之常情,因为这点事儿就撤职,那太不近人情了。于是,汉景帝出台了新的规定,想吃可以,但吃完了要自己出餐费,赔偿国家财政的损失。

对于招待所和宾馆,汉代也有严格的管理措施:因公出差的时候,要到驿站食宿,必须有介绍信,按照级别高低享受不同的待遇,级别高的,吃饭的时候可以有酒有肉;级别低的,肉减量,酒没有。

宋代,因公出差的人员食宿有统一的标准,吃饭要拿就餐券,叫作“券食”,按照规定的标准用餐。超过了标准,或者私自接受地方政府的宴请,那是要依法治罪的。对于那些公款吃喝又寻欢作乐的,更是严惩不贷。台州知州唐仲友宴请自己的亲属,包括老丈人、小舅子之类的,宴会持续了一个月,花一个铜板都要报销,还招妓、嫖娼,被大学者朱熹给举报了。

草根皇帝朱元璋是铁腕反腐的,对于公务招待这块卡得也很严。如果不是办理军国大事的人,各地政府招待所是不能招待的。至于公车,也就是驿站的马匹、船只,不能随便动用,必须符合《应合给驿条例》的规定。历朝历代出台的治理公款消费的措施不可谓不多不全,但真正要扭转这种官场陋习,铲除公款消费的痼疾,还是要看当政者的决心和魄力。再严格的制度还是要靠人来执行,只要领导人的决心、魄力足够大,手段足够硬,铺张浪费的歪风邪气还是能刹住的。明代的吏治在开国初期之所以比较清明,跟朱元璋这位铁腕皇帝的反腐决心和力度分不开。

猜你喜欢
海瑞公务
在宋代擅用“公务马”要严惩
天下钱粮减三分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清官海瑞妻妾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