淦作松
急性脑外伤是随着人类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一种外伤,大部分是由交通事故、建筑工地不小心跌落以及其他一些外部碰撞或击打而造成,这类外伤就会使脑颅内压升高,因此在治疗上就要控制患者的脑颅内压。而对于那些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在治疗上就会带来一定的困难,首先控制患者的血压,这是治疗此类疾病的首要工作,血压的控制是保证患者能及时抢救的关键[1-3]。本院于2011年4月-2014年4月对120例急性脑外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研究的结果汇总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1年4月-2014年4月对120例急性脑外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均有明显的高血压史,在受伤后3 h内送往医院,根据患者的血压与正常血压差值情况,将这些患者分为九组,其中第一组是收缩压1组30例,血压差值<0 mm Hg,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35~70岁,平均(50.9±8.3)岁;第二组是收缩压2组27例,血压差值0~20 mm Hg,其中男13例,女14例,年龄33~68岁,平均(49.8±4.3)岁;第三组是收缩压3组29例,血压差值>20 mm Hg,其中男14例,女15例,年龄36~71岁,平均(51.4±7.5)岁;第四组是舒张压1组30例,血压差值<0 mm Hg,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34~70岁,平均(50.4±6.3)岁;第五组是舒张压2组26例,血压差值0~10 mm Hg,其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36~71岁,平均(53.9±11.3)岁;第六组是舒张压3组25例,血压差值>10 mm Hg,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35~70岁,平均(50.9±6.3)岁;第七组23例,舒张压或收缩压差值< 0 mm Hg,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35~70岁,平均(51.9±5.3)岁;第八组24例,舒张压差值0~20 mm Hg且收缩压差值0~10 mm Hg,其中男12例,女12例,年龄34~70岁,平均(49.9±7.3)岁;第九组25例,舒张压差值>20 mm Hg或收缩压差值>10 mm Hg,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35~70岁,平均(51.9±6.6)岁。各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的患者入院后进行CT检查,并对治疗前的CT值进行详细的记录,对患者进行血压的控制治疗,并进行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治疗7 d左右,观察患者的血压情况,并进行CT检查,比较治疗前后的 CT值[4-6]。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入院前及治疗后7 d CT显示损伤灶体积扩展情况,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九组患者治疗前后CT显示损伤灶面积扩展情况比较 九组患者治疗后均比治疗前都有明显的病情改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尤其是第一组、第三组、第四组、第六组、第七组和第九组损伤灶面积扩展的比较大,而第二组、第五组、第八组损伤灶面积扩展的比较小。
表1 九组患者治疗前后CT显示损伤灶面积扩展情况比较(s) cm2
表1 九组患者治疗前后CT显示损伤灶面积扩展情况比较(s) cm2
?
2.2 九组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情况的比较 九组患者治疗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改善特别明显的是第二组、第五组和第八组,见表2。
急性脑外伤患者治疗前必须对其血压进行控制,如果控制不好对治疗后的恢复很不利,因此控制好患者的血压是治疗急性脑外伤患者的前提。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均采用分组方式,将患者的血压与正常血压的差值作为标准进行划分,这样就可以分为九组,对各组患者的头部损伤情况进行CT检查,比较治疗前后的病情改善情况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情况[7-9]。本研究得出的结果和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0-12]。
表2 九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情况(s) 分
表2 九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情况(s) 分
?
本研究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报道,将急性脑外伤患者根据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正常血压的差值的情况进行分组,分为九组,收缩压根据0~10 mm Hg的范围大小分为三组,舒张压根据0~20 mm Hg的范围大小分为三组,再就是根据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混合情况进行分三组,这样就出现九组[13-15]。比较治疗前后各组的病情改善情况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情况,从而得出不同组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患者的恢复情况。根据患者的血压分组并比较各组的病情改善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情况发现,第八组患者的无论是治疗前后CT显示损伤灶面积扩展情况还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情况均比其他组改善的明显,这也表明舒张压差值0~20 mm Hg且收缩压差值0~10 mm Hg的患者在病情改善方面比较明显[16]。
综上所述,控制急性脑外伤患者的血压,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1]黄昌琴,杨淑青.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48例进展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0):133.
[2]李平根,李伯和,刘文星,等.早期去骨瓣减压治疗脑外伤后顽固性颅内高压的疗效评估[J].江西医药,2011,46(7):609-610.
[3] Modrall J G,Rosero E B,Timaran C H,et al.Assessing outcomes to determine whether symptoms related to hypertension justify renal artery stenting[J].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2012,55(2):413-419.
[4] Fuchs F, Fuchs S C,Moreira B,et al.Prevention of hypertension in patients with pre-hypertension:protocol for the PREVER-prevention trial[J].Trials,2011,12(1):65.
[5]董永尧,陈雅倩,石祥飞,等.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治疗颅脑外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0):35-36.
[6]李钦浩,朱贵峰,张文娟,等.PETCO2监测过度通气水平对脑外伤患者脑血流、脑代谢和脑灌注的影响[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12):1260-1262.
[7]蔡伟,张莹.早期降压治疗在合并高血压的急性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价值[J].医学信息,2014,28(32):264-265.
[8]季泰令,张波,张贺,等.急性脑外伤患者早期降压治疗的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2,17(6):35-36.
[9]郭芳良.联合减压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4):114-115.
[10]向跃学,周建阳,邱必钧,等.58例脑外伤治疗中早期应用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5):55-56.
[11] Xu H B,Oliveira-Sales E,McBryde F,et al.Upregulation of junctional adhesion molecule-A is a putative prognostic marker of hypertension[J].Cardiovascular Research,2012,96(3):552-560.[12] Severo M D,Leiria L F,Ledur P D,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erectile dysfunction and echocardiographic variables of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and diastolic function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a cross-sectional study[J].Journal of Diabetes,2014,6(6):586-594.
[13]谢勇.颅内压监护和脑脊液外引流在重症颅脑外伤治疗中的价值[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24(4):25.
[14]鲍武乔,俞学斌,王刚,等.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伤术后早期发现迟发性血肿中的价值[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2):233-234.
[15]沈建忠.老年脑外伤患者围术期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变化对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评估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6):1550-1551.
[16] Daniel G V,Gonzalo G F,Povo M J,et al.Hypebaric oxygen treatment in urology[J].Arch Esp Urol,2011,64(6):507-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