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本,充满“生”机的信息技术课堂更精彩

2015-05-15 22:06朱小波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知识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朱小波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通过学习任务的设置、教师教学命令的压制以及学生课堂行为的管控进行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虽然能完成教学既定目标和任务,但容易出现教师职业倦怠、学生学业无趣的现象,因此,改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显得刻不容缓。2014年12月,我区开展了“校长公开课”活动,规定45周岁以下的年轻校长都要面向全区上教学公开课,我也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我开设的公开课课题为程序设计入门,经过我精心设计,学生积极参与,公开课的效果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现将课例设计思路和课堂教学反思整录于此,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 理论知识生活化,贴近学生生活情境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泊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有意义的,而不应该是机械式的学习。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对学生应有潜在意义,所教授的知识应和学生已有认知结构有一定的联系,能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建立联系,这样的教学过程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趣。诸多专家也一直在提信息技术教学要回归生活,关注学生学情,教学案例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但由于种种原因所限,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还是只关注教材和教参,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任务或教学案例和学生生活实际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当我讲解什么是程序时,教材里提供的是“猎人过河”的参考案例,我认为该案例不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因此,我摒弃了这一参考案例,而是用每一位学生都接触过的“银行取款”来讲解这一知识点。话题一出,效果非常好,学生踊跃回答,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在随后的教学中,当我讲到程序设计过程时我让学生们用“写作文”来辅助理解,当我讲到解释和编译的区别时我用“同声翻译”帮助学生们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教材和教参等只是教师教学的一种参考,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整合教材,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将教学案例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为学生的高效学习铺平了道路。

● 学习任务分层化,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蒙台梭利在其著作《童年的秘密》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往往是教师讲解、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虽然学生课堂上“临时”掌握了所学知识,但学生并没有历经主动思考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没有得到释放,知识并没有得到内化,课程改革一直强调的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没能得到提升。另外,学生的知识储备特别是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储备不尽相同,学生在学习能力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如果所有学生都用同一个学习任务,规定相同的任务学习进度显然不合理。

本节课的学生任务学习我采用了“微视频+学案+随机提问”的学习方式。具体做法是将学习知识点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多个微视频,每个微视频在学案中都有对应的学习任务,学生依据学案中的问题学习微视频,最后教师通过随机点名的方式让学生到教师机上给同学们示范讲解。课堂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改善了课堂教学结构,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另外,学生通过微视频可以随时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有学习困难的地方可以通过反复观看来解决;让学生上台讲解知识点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生本教育“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学理念,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随机点名的方式能很好地监督学生的微视频自主学习效果,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学习的掌握程度,从而为后续课堂教学提供依据。

● 碎片知识整合化,帮助学生知识迁移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帮助者。”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面广,知识点也比较零散。如果我们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递和概念讲解的碎片化教学,而没有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串联,那么,信息技术学科各知识点必然处于孤立状态,学生能获取到的只是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学生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不到提升。长此以往,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也会消退。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对知识点进行串联,让学生融会贯通地去理解所学知识,本节课也不例外。

教学实录1。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知道其主要有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大类。我们平时都是利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的编制,那高级语言计算机能直接识别码?

生:不能,计算机只能识别二进制代码。

师:很好,高级语言需要解释或编译成二进制代码计算机才能识别,那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还有需要解释成二进制代码才能识别的内容吗?(提示:DNS)

学生甲:我们原来学习的IP地址和域名也是这样的对应关系,IP地址是二进制的,不便于记忆,而域名的命名规则更便于人们记忆,但域名只有通过DNS解析成二进制代码后才能识别。

教学实录2。

师:同学们,大家想知道高级语言到底是什么样的吗?下面让我们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先向学生展示用VB编制的随机点名软件,然后打开学生上台演示的Flash学案文档,打开Flash脚本后问学生,这和我们第一章所学的Flash动画制作方法一样吗?区别在哪里?

学生乙:这和原来的动画制作方法完全不同,反而更像我们今天学习的高级语言。

师:对了,其实我们原来学习的Flash也可以通过高级语言来控制动画的产生和效果。

通过上述教学实录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如果充分信任学生,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是有能力帮助教师填补“空缺”的知识的。但这要求教师对信息技术教材各章节内容要非常熟悉,对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十分明晰,对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充分了解,帮助学生寻找知识学习中的规律,指导学生形成学科知识点的目录树和思维导图,使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体系的建构者。

● 课堂教学开放化,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自17世纪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诞生以来,班级授课制成为时代教学的主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借鉴苏联的教育教学理论发展自己的教育事业,由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发展而成的“凯洛夫教育理论体系”影响了中国教育40年之久。在该教育模式下,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力”越来越强,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能力发展被忽视了。随着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和新课改的实施,教师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逐渐开始改变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自主学习以及学习体验等,学生逐渐从教师手中接管课堂,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逐渐被释放出来。但纵观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学,一些教师还是在严格控制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在自己预定的轨道上运行,并人为地控制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在本节课以及平时的教学中,我一直积极实践课堂开放化教学,让学生大胆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本节课由于是在外校借班上课,课前询问教师该班学生总体情况,教师说该班纪律良好就是课堂参与度不高,有点闷。因此,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成了本节课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于是我想到了2013年参加信息技术国培时李冬梅老师做培训时提供的随机点名软件,刚好该软件又是用VB编制,在本节课教学中使用再合适不过。但课堂教学的发展还是出乎我的预料,当我利用比尔·盖茨和罗伯特·内一老一少两位杰出人物的事例引入教学后,有几位学生的学习热情异常高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抢着回答,而且还都正确,课堂教学氛围很好,也很顺利。这时我在想,还有没有必要把随机点名软件拿出来?在接下来的课堂提问中我便通过点名软件随机点名,课堂教学气氛一下子又高涨起来,学生都翘首期盼着每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陌生感瞬间消除,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大家都尽情地享受教学过程所带来的愉悦感。在最后的课堂总结和学习畅想部分很多学生能各抒己见,课堂教学展现出平时信息技术教学中难得一见的课堂生命力,让我感慨不已。

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踏实,学生在课堂上享有充分的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敢于在课堂上展现自我。当然这也对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捕捉课堂动态教学资源的意识,要有灵活机动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的策略,要有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其实,所有这一切又都是一名优秀教师所必备的素质。

● 学科教学前瞻化,引领学生人生发展

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从文化传递的角度把人类社会的文化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传统的教学中前喻文化和并喻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教师特别是信息技术教师在某些方面的信息掌握量低于学生,后喻文化正逐渐兴起。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还要将和学科相关的前沿技术、创新理念等能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的人生视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因为我们所教育的不仅仅是一群孩子,还是国家的希望与未来。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经常找一些和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前沿技术给学生,如网易公开课、TED演讲等,在学生心里埋下思想的种子,让学生大胆地构想未来、创造未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也给学生传递了很多这样的正能量信息,告诉学生谷歌和苹果公司一直在致力帮助青少年在程序开发上有所建树,每年都会投入上百亿美元付给APP开发者,并给学生列举了一些青少年APP开发者中的佼佼者。最后,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是美国拥有小乔布斯之称的12岁的少年ThomasSuarez的TED演讲,讲述的是他如何克服重重困难、通过自身努力追求人生理想的故事,学生观看后感触颇深。有位学生这样总结到:“作为同龄人,我觉得和他们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我坚信,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恒久的毅力、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也会取得属于我们的成功,明天我就想成立我们学校的编程俱乐部。”面对学生的回答,我也感叹不已,对学生思想的引领远比知识的教授来得重要,教育只有触及到内心深处才能激起情感的涟漪,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立足生本是现代教育观的核心思想,教师应该时时关心学生,处处考虑学生,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变传统的“师本教育”为现代的“生本教育”,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使我们的课堂充满勃勃“生”机,让教育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让学生在不断的自我学习中去开拓创新,成就自我。

猜你喜欢
知识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