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宏吉
微利时代,通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使企业以最低成本,完成最高质量的生产是印刷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一名从事印刷行业十几年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笔者在此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经验,谈谈自己对生产效率提升的几点粗浅看法。
生产效率的统计分析、检讨反省、计件薪酬模式
1.生产效率的现场管理
生产车间应该在车间的显眼地方悬挂产能达成目标看板,让每位员工都知道每天的产能目标,每个月、每天都要进行记录分析。产能看板上的目标达成与实际达成要做好明显的颜色区分,并且清晰、准确。
2.生产效率的统计与分析
利用每班的生产产能报表(如表1所示)对生产作业流程、作业工序时间进行记录;将所有影响效率提升的阻碍因素全部罗列出来,并把耗时最长、影响频率最高的环节标注出来,找出问题根源,集中资源与技术力量进行攻关,表2为某印刷企业统计的某周的各环节时间;设定每个作业步骤、环节的标准完成时间,比如,深圳一家印刷企业在员工操作海德堡4色印刷机时,当班经理就会记录装版时间、调飞达时间、校版时间和校色时间,然后对耗时过长的环节进行强化培训,虽然员工很累,但是其技术提高比较快,生产效率比较高。该企业曾经创下了3个人、10小时印刷12套4色版的记录;记录分析调机和生产异常问题处理过程,做成案例,车间主管组织机长交流和检讨。
3.工作效率时间损失因素汇总
不正常的导致生产延误的因素有:等单、等纸、等版、等墨、等指示、等看色、设备故障、工艺问题、材料问题等;正常时间只包括调机转单时间、正式生产时间和设备保养时间。可将影响工作效率下降的问题分为以下几大类。①计划安排问题:工序衔接不够紧密、物料没到位、印刷来料质量问题、生产设备产能超负荷或者不均衡。②印刷生产问题:印刷设备故障(电气、机械)、印刷调机、设备保养、临时停机、改网追色。③停机待料、等指示问题:转单切换、等墨、等纸、等版、等指示。④业务市场问题:看色、等客看色、待单。④印刷效率提升机制问题:奖惩制度、员工心态、领导魅力、工作氛围、跨部门协调。⑤其他:印刷打样、印刷工艺设计、临时加单、重复上机、测试材料、品质异常、补数单和重制单的生产。表3是某印刷企业统计的2007年非生产状态占总时间的情况。
4.工作时间的划分
工作时间一般可分为生产前的准备时间、设备调机时间、签首件看色时间、正式生产运行时间、报表记录时间、洗车转单时间、故障分析与排除时间。其中,故障分析与排除时间、设备调机时间、洗车转单时间是最耗时的。要提高生产效率,就是要把非生产时间控制到最短,把设备正常生产运转时间提高到最长。
5.对生产工序标准时间进行细化
例如,将上纸、上版时间规定为5~10分钟;校版、校色、调飞达时间规定为20分钟左右,签首件规定为 5~15分钟。
6.对损失的实际时间进行财务换算
例如,1台印刷机1小时能够创造价值3000元,如果这台印刷机因为维修用了3小时,则这台印刷机的财务损失是9000元。每天、每周进行此类财务换算,可以让机台人员深刻认识到企业高层对生产效率的重视程度。
7.薪酬管理模式
以很多企业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最好采用底薪加计件的方法计算薪酬,比例可以是保底60%,绩效(包含产能达成)40%,具体比例需要综合衡量与考虑。
8.头脑风暴
当出现疑难问题的时候,应调动所有机长,对解决其他机台问题的机长进行通报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9.5S管理
通过日清日高、5S管理,为生产效率的提升提供较好的基础。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生产效率的奖惩
(1)通过每天的生产产能报表,每3天记录、汇总并分析找出发生频率最高的环节或工序加以改善。
(2)如有可能的话,当班产能当班进行核算,达不到目标产能的,非特殊原因,机长和班组人员下班后要到部门经理办公室进行检讨,确保生产效率的持续改善与提升。东莞富阳彩印的印刷车间就是这样做的,其生产效率非常高,企业效率管理氛围非常浓厚。
(3)除了本车间人员自身因素外,别的部门影响本车间生产效率的,一律在《生产效率时间损失因素统计表》上签名、核实。
(4)对产能排名第一、第二、第三的机台,根据各自的产能达成状况,进行现金奖励;对于产能严重不达标的机台给予警告、批评,并令其检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
生产效率的流程改善与瓶颈攻关
生产流程中的瓶颈不仅限制了产出速度,而且还影响其他环节生产能力的发挥。在有些情况下,人力不足、原材料不能及时到位、某环节设备发生故障、信息流阻滞等因素都有可能成为生产瓶颈。生产效率的改善,主要是依据产品类型的生产线进行分析、整合、优化与配置,能减少或优化步骤的,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尽量减少和优化:①找出生产流程或整条生产线的瓶颈;②确定挖掘瓶颈潜能的方式;③给予瓶颈最优质的资源支持;④给瓶颈“松绑”(绕过、替代、外包);⑤生产流程中最大的瓶颈打破后,再对整个流程进行梳理,重新寻找新的瓶颈,着力解决,周而复始。
1.故障损耗(机械故障造成的损耗)
对策:①严格执行保养、维护计划;②严防设备带病运转;③避免设备出现慢性故障、突发故障;④建立设备履历卡。
2.切换损耗(转单时产生的损耗)
对策:①做好生产排期审查;②确保相同类型订单一起生产;③确保物料齐全,质量标准清晰、准确;④做好前期工艺审核、生产安排。
3.调整损耗(调整过程中产生的损耗)
对策:①通过时间记录与分析,调整、优化、整合、提高每个动作环节的时间;②对特种物料的印刷适性有清晰的认识,识别和判断质量风险;③对产品工艺与质量标准做到心中有数;④合理安排机台班组人员,并对其进行培训使其胜任岗位;⑤通过专业的设备供应商对员工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与技能考核,待员工的设备调试、操作、保养水平均过关后,方能让其正式操作设备。
4.临时停机损耗
对策:①对临时停机的所有因素进行记录,并一一加以解决;②首件签样前,保障产品品质,稳定设备工作状态,杜绝开开停停,使之处于稳定的能够达到品质标准的作业状态;③正式生产前,确保物料合乎生产品质要求。
5.速度损耗(在额定速度以下运行所造成的损耗)
对策:①提高操作技能;②确保设备稳定工作;③确保物料齐全;④确保工艺合理;⑤确保产品质量;⑥解决特种物料、工艺给设备带来的效率损失。
6.质量问题损耗(印刷出不合格品所产生的损耗)
对策:①首件签样前确保品质;②生产过程中勤抽检、勤看样板;③对异常质量问题分门别类,加以分析与量化,并集中技术资源解决瓶颈障碍,且进行PDCA循环改善,建立预防长效机制。
实际案例剖析
1.惠州喜运来
该公司主要产品为手挽袋。在印前环节,其CTP印前车间根据印刷车间的排单要求,可以根据原稿图文生成印刷墨色数据,并自动放墨到印刷机台,机长不需要花太多时间进行调色、追色,一般跑3次,颜色基本就达标了。相对于传统调色方式,这种方式的调色速度至少快了3倍。
在印刷环节,该公司会记录生产数据,例如,其有一台小森印刷机,配有2个电脑台,一个主要用于生产操作,另一个用于记录印刷设备的保养、生产运转、临时停机等数据,机长可以随时查询,智能化程度很高,为生产效率提供了数据支持。
2.深圳彩天印刷
该公司的部门经理会对生产人员的操作流程、动作时间进行记录,找出耗时较长的环节加以改善,生产效率提升的效果非常明显,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升也很快。此外,该公司采用计件薪酬管理模式,机台班组人员的配合度很高,下班10分钟后,当班人员还要多印2000张纸,而一般采用计时模式的印刷车间往往在下班前半小时就开始打扫卫生了。
3.深圳中华商务
该企业的工作氛围很好,虽然薪酬在行业属于一般水平,但是对员工的技术培训舍得投入,基层人员对企业的认可度也非常高,所以在工作时,员工主观能动性非常强,机台的帮车人员、二手人员都抢着干活。
4.东莞富阳彩印
该公司的现场产能目标十分清晰,下班前5分钟当场进行产能核算,产能达标率严重不达标的,机台班组人员主动到部门办公室进行检讨,说明缘由,并承诺持续改善、减少生产效率不高的情况发生。因为某些原因,相关部门造成本班组、机台耗时的,一律要在《生产效率时间损失因素统计表》上签名、核实,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维修时间是60分钟,则当班现场主管与设备维修师傅要在该机台的《生产效率时间损失因素统计表》上签名。每个星期、每个月,对耗时时间进行记录与财务成本核算。在生产会议上,影响生产效率的责任班组与责任个人要检讨,并在月度绩效奖金上会有相应体现。
5.虎彩印刷集团
①每个工序、车间实施一个流的精益生产作业;②对流程进行优化,找出耗时最长的瓶颈工序,由生产线经理组织相关车间主管、机长进行攻关;③对前后工序的产能进行均衡安排,比如,1台印刷机1小时的实际产能为9000印张,1台模切机1小时的产能为5000印张,则安排2台模切机与1台印刷机进行匹配生产;④对耗时的生产订单与工序进行财务核算,分析、检讨其原因,督促相关车间、班组进行改善;⑤进行标准化的转单换版培训,对每个流程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执行;⑥生产过程中,不随意更改物料品牌、技术参数、物料配方、生产工艺等,对生产工艺技术进行记录并标准化。
6.广州丝艾包装
该公司的纽博泰M3300组合印刷机型,集凹印、胶印、丝印、柔印、烫金、模切于一体,4种组合印刷方式加烫金、模切一次完成,比单个工序,生产效率快了很多倍。
7.汕头壮丽
该公司的单凹机组加冷烫,可以在白卡纸上实现压印转移加镭射冷烫效果,一次性完成,既节约了成本,效率也非常高。
8.上海烟草工业印刷
前两年,笔者曾与上海烟草工业印刷的葛威先生探讨过印刷车间的相关问题,葛威先生提到极限印刷的含义。所谓极限印刷,就是将生产设备的生产速度提高到设备的额定速度。例如,某印刷机的最快速度为16200转/小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印刷机的速度一般是其额定速度的80%,老设备为40%~50%。如果在生产过程中,能把设备调整到理想状态,速度提高到15000转/小时,那么速度损失大约只有1000转/小时。对于企业来说,同样的时间,能够印刷出更多的印张,就能创造更大的效益。当然要想追求设备的极限印刷,操作人员必须对设备的性能、调节方式了如指掌,且对生产各个环节的管理、把控十分精准。这无疑对企业的现场管理、设备的维护管理、生产计划的安排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以上印刷企业的实际案例中可以看出:①自动化的设备与色彩管理系统是提高生产车间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②生产数据记录非常重要且很有必要,能够为生产效率的提高提供决策、改善的依据;③动作时间需要标准、量化,对每个环节精益求精并持续改善,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办法;④相对而言,计件薪酬管理模式对机台班组人员更有吸引力,人员的高效配合与主动意识也是高效生产的法宝;⑤帮助机台班组人员学习与成长,并取得他们的认可,针对其技术薄弱环节进行OJT培训,是提高效率的好办法,尤为重要的是其内在的自我驱动力是自动自发提高生产效率的源泉;⑥明确清晰的产能目标,并为产能目标进行相关的、持续的改善与检讨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强大基础;⑦标准化、规范化、数据化、程序化是提高生产效率的王道;⑧设备改造、工艺改良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⑨现阶段,很多企业忽视了设备额定速度的损耗,如果在此方面做足功夫,生产效率提升的空间也很大。
综上所述,生产效率提升是一个系统的管理工程,牵涉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全面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追求更高效益,需要严密、科学的管理体系以及持之以恒的改善态度,方能在企业生产效率提升层面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