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消费主义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养成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使得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理念受到影响。我们的社会和高校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 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态观和消费理念,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消费主义;大学生群体;消费价值观
消费是整个生产过程的一个主要的也是最终的环节,它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是任何人都必须面对的人生主题之一。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每天都要消费,无论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中都是一样的。”大学生由于刚刚离开父母自己独立生活,容易被一些负面的消费观念影响。攀比性消费,盲目消费,非理性的超前消费等不良的消费行为在校园中随处可见,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明显。
一、大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存在需要引导的部分
1.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中存在攀比、炫耀的现象:当大学生在进行物质生活消费的过程中,会赋予其商品的主观性价值,在人与人交往的社会中,商品作为中介发生联系,这时人的价值很容易被商品的价值所取代,导致拜金主义,出现以物质消费水平的高低来衡量人的价值的大小。在科技发展飞速的当代,各种科技电子产品往往会成为大学生攀比炫耀的最重要的资本,而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又非常的快,容易导致刺激学生之间的攀比,狂热的追求新产品,而没有考虑性价比等因素,这就导致资源消耗加剧,而产生的电子垃圾又使环境污染加大。
2.大学生盲目的过分的追求时尚:在受西方消费主义影响下的中国市场经济,精神消费品的文化元素已经不仅仅在于注重其实用性,价值性,审美性等有益于人类精神发展的因素,而是更多的考虑是否能为投资者创造高额的利润。它造成精神文化消费品的快餐式,批量式的发展态势,已渐渐在文化消费市场占据主流。在大学生群体中,这种快餐式、批量式的文化消费会造成一股股的时尚热潮,一大批造星类的节目不断涌出,虽然有正能量的影响,将平凡的人也能成为明星作为卖点。在大学生群体中造成较大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往往会浪费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去追逐那些所谓的平民偶像,在节目的周边产品中进行盲目的消费。
3.大学生非理性超前消费:近年来,大学生在消费观念上的不同变化,经历过这样的过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加上新旧体制的转换、新旧观念的冲突,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中外经济、文化、消费水平的差距,刺激了大学生的消费观。有一些大学生认为金钱是自己的,想怎么花完全是自己的事情。这种把消费看成完全是个人的行为、片面强调个人消费自由和权利的观念,显然没有考虑到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员而在消费中应遵循基本的义务和道德,也没有考虑到个人的消费对他人以及社会影响。
二、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1.消费主义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消费主义作为现代资本的逻辑产物,从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它把物欲的享受和追求作为人生快乐的资本,把追求人的“虚假需求”作为人生的目标。消费主义的本质危害是对消费者主体的异化,它会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偏离,崇尚“以消费为快乐”,陷入物欲世界,成为商品的奴隶。
2.大众传媒中消费文化泛滥:一是,大众传媒中的商业化倾向。在消费主义影响下的中国大众传媒不仅仅作为现代化信息社会的传播媒介,而且把大量的商业资本注入大众媒介中,以人们的需求为出发点,把商业利润的增值作为最终目标。二是:时尚化,娱乐化消费成为大众媒介中的主题节目,而丝毫不顾节目的质量与其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更会刺激消费主义的发展。
3.自身素质及修养不够,自我估计过高:有些大学生自以为身价高了,生活要现代化点,不能太寒酸,不能再勤俭节约了,而应大方、洒脱。大学生中常可以听到“何必那样精打细算,斤斤计较”等大气话。显然,这是对“勤俭”“大方”的片面误解,也是对人生观、幸福观的错误理解。并且学校虽然一直在宣传勤俭建国、艰苦朴素作风,但学校教育往往停留在课堂教育、表面宣传上,在消费观念、生活作风上没有很好地给予引导端正。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大学生群体中构建合理的消费文化价值观
1.以社会为载体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合理的消费价值观的教育:社会是每个人赖以生存的大环境,社会上的各种因素都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也毫无例外的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如果要求大学生在面对社会的各方面影响时能够做出正确的辨别,这就需要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良性作用。因此,社会舆论、传播媒介应坚持正确的消费导向,向大学生传递健康的生活理念,带领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性的现代消费观。总之,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消费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大学生的合理的消费价值观的构建应以自律为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都由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必须以自我教育为基础和前提。首先,要提高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主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物质消费方面,需要有着对消费价值的正确认识,适度消费,有计划的消费,量力而行,不超过父母和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其次,要增强大学生的消费责任意识,要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消费行为,会对其他人,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不盲目崇洋媚外,享乐为主,要认清事实,做出理性的选择。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理性的消费标准,坚持合理、适度、文明的消费理念。
总之,在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对具有多重社会角色的大学生进行消费观教育时,应当实现社会、学校、自身三个方面相结合的教育路径,共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消费观,抵制消费主义思潮带来的消极影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M].张萍译.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韩旭,吴庆.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观念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8(4).
[3]王悦.当代大学生消费主义思潮[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4]李琴.高校消费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理论界,2011(2):203.
作者简介:薛钧(1989-),男,汉族,成都理工大学政治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