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喜 (山西省怀仁县人民医院,山西 怀仁 038300)
锁骨[1]位于胸廓的顶部前方,是唯一骨性支架连接着躯干与上肢。由于其位置较为浅显,一旦受到外力作用极易形成骨折。为了探讨锁骨骨折临床有效治疗方法,本文就我院2012 年7 月~2013 年7 月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112 例分别采用克氏针与锁骨解剖型接骨板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选取2012 年7 月~2013 年7 月收治的112 例锁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均符合《临床骨科学》相关诊断标准。112 例患者中,5 例摔伤,11 例高处坠落致伤; 96 例交通事故致伤; 36 例斜形骨折,76 例粉碎性骨折。其中,男66 例,女46 例,年龄7 ~42 岁,平均为(24.0±0.5) 岁,伤后至手术时间在3 ~8 个h,平均为(5.5±0.5) h。50 例右侧锁骨骨折,62 例左侧锁骨骨折。按照随机抽样方法将112 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6 例) 和参照组(56 例),两组患者在致伤原因、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予以所有患者取平卧位,将患者骨折边的侧肩背部垫高,以骨折为中心沿着骨折上缘作切口,5 ~9 cm,弧形或横形切口,将骨折端充分暴露。治疗组患者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予以患者局部麻醉,于远端骨折端按照逆向方向穿入骨折端髓腔,直至肩缝后穿出皮肤,将确定骨折复位后,使克氏针顺行方向穿入近骨折端髓腔,随后将克氏针尾折弯并间断埋于皮下。若为粉碎性骨折或斜形骨折患者,则根据患者伤情选择丝线或钢丝予以辅助捆绑; 参照组患者采用锁骨解剖型接骨板治疗,给予患者颈丛神经麻醉,使用复位钳夹持固定两骨折端,使用丝线将粉碎性骨折中的小骨块贴骨膜缝穿,使用螺丝钉和骨折内外侧断端固定大骨块并予以复位,然后根据骨折长度寻找锁骨解剖型接骨板进行固定。
1.3 疗效判定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疗效情况,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疗效判断标准[2]: ①术后5 个月显示内固定不牢固,骨折端不稳及愈合不良,需再行手术治疗为差; ②术后4 ~5 个月显示骨折愈合,肩关节与上肢活动受限为尚可; ③术后3 ~4个月显示骨折愈合,肩关节与上肢活动有所改善,骨折区域疼痛感基本消失为良; ④优为术后2 ~3 个月显示骨折愈合与复位良好,肩关节与上肢活动正常,骨折区域疼痛消失为优。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3]将所有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情况对比: 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比参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参照组手术指标比较
表1 治疗组与参照组手术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骨折愈合时间(周)治疗组56 46.2±0.3 50.8±0.3 13.1±0.6参照组56 81.6±0.2 88.1±0.2 22.3±0.5
2.2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治疗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0.36%,参照组患者优良率为71.43%,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组与参照组疗效比较[例(%)]
克氏针内固定方法[4]是应用较为广泛的锁骨内固定方法,其具有操作简单、切口小、术后瘢痕不明显、对骨折部血供应影响小、无需再次行手术等优点,但存在一些缺点,如克氏针游走会潜在损伤患者胸腔、心脏及肺内等周边脏器,存在固定不确切因素,容易发生针道感染等。锁骨解剖型接骨板[5]的钢板与锁骨不规则形态相一致,容易与骨面贴附,其轴向支掌具有良好的内固定效果,具有较强的旋转与抗弯曲能力,因此,手术结束后无需另加外固定,这样有利于减少外伤性肩周炎发生,同时促进创口愈合。但由于进行固定时所作的切口较大,对骨膜剥离较广泛,提高内固定后再次骨折、断板、骨不连等风险。
本文试验中,治疗组与参照组患者优良率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良好;但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优于参照组。
总而言之,克氏针与锁骨解剖型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各具优势,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实际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1] 李文生.克氏针内框架式固定治疗锁骨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1,14(3):349.
[2] 袁 斌.克氏针内固定和解剖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比较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4):212.
[3] 胡向炳.解剖型接骨板治疗锁骨骨折37 例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11):1138.
[4] 刘亚波.锁骨骨折的治疗[J].中国骨伤,2012,25(4):267.
[5] 于小光,郑加法,苏 云.不同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0,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