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伟,陈晓辉,徐文萍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广东 深圳 518000)
发热是急诊儿科最主要的就诊原因,如何给发热患儿及时、有效地降温便成了急诊科护士经常要解决的问题。
我科结合实际情况对家属进行发热相关知识宣教时,告知小儿腋下正常体温为36.0 ~37.3℃,37.4 ~38.4℃为低热,38.5 ~39.7℃为高热,≥39.8℃为超高热,有高热惊厥史的≥39℃。需优先进行退热处理。赖氨匹林作为一种安全的降温药,既可以静脉用药也可以肌内用药,是临床最常选用的退热药[1]。为探讨赖氨匹林在高热中及时、有效、安全的退热作用,选择高热性疾病6406 例,分别用2 ml 0.9% Nacl 稀释0.5 g赖氨匹林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和用5 ml 0.9%Nacl 稀释0.5 g 赖氨匹林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作退热治疗,并进行疗效观察和效果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我院儿科2013 年6 ~2014 年6 月发热患儿使用赖氨匹林共6 406 例。男3 502 例,女2 904 例;年龄4 个月~14 岁。所有患者用药前4 h 内均未用过其他退热药物。将6 406 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 203 例,分别为2 ml 0.9%Nacl 稀释0.5 g 赖氨匹林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A 组);5 ml 0.9%Nacl 稀释0.5 g 赖氨匹林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B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症状、体征、用药前体温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3]。赖氨匹林0.5 g 均为洮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20130502。
1.2 方法:A 组选用2 ml 0.9%Nacl 稀释0.5 g 赖氨匹林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B 组选用5 ml 0.9%Nacl 稀释0.5 g 赖氨匹林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两组病例用药前体温均在38.5℃以上,分别在用药30、60、120 min 后各测体温1 次,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断标准:观察2 h 内退热情况。显效:体温下降≥2℃为显效;有效:体温下降1.0 ~1.9℃;轻度有效:体温下降0.4 ~0.9℃;无效:体温下降<0.4℃或上升者[2]。
A、B 组两组患儿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前后退热疗效见表1。
笔者认为赖氨匹林无论是静脉注射或是肌内注射,均应充分溶解,以0.5 g 赖氨匹林为例,溶媒剂量应≥5 ml,这样才能更快起效,才有更好的退热效果。
表1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体温对比
表1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体温对比
注:两组间比较,P <0.05
组别 用(药℃前)用药(后℃3)0 min用药(后℃6)0 min用药后(℃12)0 min A 组40±0.7 40.5±0.8 38.8±0.8 37.5±0.4 B 组41.7±0.9 40.1±0.6 38.4±0.7 36.8±0.5
对于不能口服或口服退热药不敏感的高热患儿,赖氨匹林是临床最常选用的退热药[4]。
根据临床实际观察,一般情况下,用药后赖氨匹林退热作用开始显效时,约需60 min,在这段时间内指导家属配合适当的物理降温,能起到更好的退热效果:患儿用药后,如果四肢末梢凉,颜色发紫,应告知患儿家属,现在体温处于上升期,应采用温水泡脚等帮助四肢变暖的物理措施;如果四肢末梢暖,身上又无明显的出汗,应给予温水擦浴等措施。同时告知家属正确的饮水方法:因患儿高热时,胃肠道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少,故饮水时应少量多次,以温热水为宜。以免短时间内饮用大量的水,造成胃部急剧扩张引起胃部不适或呕吐,导致水分的额外丢失,影响赖氨匹林的退热效果。
国内外已经将赖氨匹林广泛用于解热,其在水中溶解度好,适合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5],特别是用于肌内注射时,由于考虑减轻患儿的痛苦,会用2 ml 0.9%Nacl 稀释0.5 g 赖氨匹林,以减少注入肌内的药量,减轻患儿的痛感,但是笔者在配制0.5 g 赖氨匹林时,发现当溶媒量为2 ml 时,该药液呈淡黄色、浑浊、类似于油状、超饱和状状态,药物易附着于注射器内壁,减少了药物的使用剂量,同时浓度过高时,药物在体内不充分被利用,从而影响该药物的疗效;配制赖氨匹林0.5 g当溶媒量≥5 ml 时,该药物能充分溶解,药液呈澄清、透明状,药物被充分溶入水中,减少了药物在注射器内壁的附着,能保证药物剂量的正确使用,同时合适的浓度,能让药物在体内充分被利用,使药物达到最大的退热疗效。
综上所述,赖氨匹林是目前比较理想、安全、起效快、作用强和可靠的一种退热药物[6-7]。值得注意的是,在配制粉剂赖氨匹林时,以0.5 g 赖氨匹林为例,溶媒剂量应≥5 ml,充分溶解药物,保证药物的临床应用,达到满意的退热效果,提高发热患者满意度。
[1] 王 梦.赖氨匹林静脉滴注和肌内注射退热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2014,2(7):35.
[2] 曲 辉,瞿英芬.静脉滴注赖氨匹林治疗发热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6(7):21.
[3] 苗青原,张丽娜,李 兰,等.静脉滴注赖氨匹林治疗小儿急性热病的疗效考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5(6):56.
[4] 陈 钦.赖氨匹林对儿童退热效果探讨[J].健康必读,2012,11(11):257.
[5] 黄智军.赖氨匹林静脉注射佐治小儿发热性疾病85 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6(11):249.
[6] 朱春根.赖氨匹林、安乃近与氨基比林退热效果的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3):3728.
[7] 徐艳荣.赖氨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与复方氨基比林退热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吉林医学,2012,10(29):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