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逶 张小美 周 晖 李蕴华 曹张华 邹 丽
(南通大学,江苏 南通226019)
“信号与系统”是我校电类专业本科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很多学校的考研课程。该门课程的前期基础课程有“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等,后续课程有“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因此该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然而,由于“信号与系统”涉及的数学知识多、理论性强,使得学生在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中几乎都是以“听课—笔记—记忆—考试”的形式度过,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忽视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
为了切实贯彻我校“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课题组提出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开展研究型教学方法研究与应用的教改课题。
研究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从广义上讲,研究型教学是指指导学生主动进行研究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方法,该教学方式适用于所有学科。从狭义上讲,研究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课题,通过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收集和分析所获得的资料,让他们亲身体验运用原有知识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以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3]。
“信号与系统”课程用到很多数学知识,内容较抽象,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理论性。同时,该课程又具有相关的工程应用。针对“信号与系统”课程的这些特点,在对该课程进行研究型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采用了基于问题的教学法,将数学和工程知识相结合,加强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性思维。该课程研究型教学方法的要点如下: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源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研究型教学的关键。传统的接受式教学并不能完全适用大学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对学生更多地加以引导和启发。 问题教学法的宗旨是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并验证其得到的结论。“信号与系统”基于问题的教学法步骤如下:
(1)启发式教学,加强教-学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把相关章节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有目的和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诱导和启发,引导他们自已发现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索,寻找问题的答案。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同时,能从问题的发现、提出、解决等过程中体验研究的精髓,培养其逻辑性思维。
(2)专题讨论,激发兴趣。针对学生比较集中的疑问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通过专题讨论,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基本概念和知识难点,使他们在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和应用相关知识,并在专题讨论中,将抽象理论与工程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提高其学习兴趣。
(3)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行点评和总结,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得到的结论进行引导和补充,并介绍一些相关应用领域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在“信号与系统”的理论教学中,经常碰到学生会问教师,某个知识点学了有什么用?讲解时,如果把抽象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就能减少学生学习抽象理论的枯燥感和迷茫感,增加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取样定理时,学生通常会问:何为取样,为何要取样?对此,可以计算机存储语音信号为例。因为计算机只能处理离散序列,而语音信号是连续信号,所以先要将连续信号离散化,即采样;当播放语音时,因为对接收者来说需要的是仍然是连续的语音信号,所以要把离散信号再恢复为原来的连续信号,即无失真恢复。采样就是对原连续的语音信号f(t)每隔相同时间TS取一个样本值,其集合为取样信号fs(t);可以看出,当TS越小,fs(t)就越接近f(t),也就越能还原出f(t),但是样本值fs(t)越多,计算机处理的复杂程度就越大。因此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当TS最大取多少时,可以在样本值尽量少的条件下,由fs(t)无失真的恢复出f(t)?
此问题可马上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取样定理的内容就是该问题的答案。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TS取多大,可由下面几步说明:
先建立取样模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简要介绍下取样的概念,再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呈现取样的动态过程,从而得到取样模型,即fs(t)=f(t)×s(t)(s(t)为脉冲序列)。
然后,分析取样信号的时域特点。假设取样脉冲时间无穷短,即为理想取样。取样信号fs(t)可看作是连续信号f(t)与冲激序列δTS(t)的乘积,即fs(t)=f(t)×δTS(t)。可解得,如图1所示。由图1所示,根据fs(t)的时域特点,TS的最大值并不能解出。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转换角度分析问题,从时域t变换到频域ω,看是否能求出问题的答案。
图1 时域取样
最后,分析取样信号频谱的特点。令语音信号f(t)的频谱为F(jω),取样信号fs(t)的频谱为Fs(jω),求解Fs(jω)和F(jω)之间的关系。由傅里叶变换性质的频域卷积定理可知,Fs(jω)可看作是f(t)和δTS(t)两个信号频谱的卷积。求解可得,,即Fs(jω)是F(jω)的周期延拓,周期为ωs,如图2所示。
图2 频域取样
由图2知,Fs(jω)中包含了F(jω)的全部信息,只要通过适当的低通滤波器,就可无失真恢复出F(jω),再利用傅里叶反变换就可求出原语音信号f(t),验证了原连续信号可由取样信号表示的结论。
同时,学生可以由图2看出:当频谱不混叠,即ωs≥2ωm(fs≥2fm)时,信号可无失真的恢复,由此可得TS满足的条件为。综上所述,取样定理可如下描述:一个频带为(-fm,fm)连续信号f(t),可以由离散的采样值来描述,若采样间隔满足:,就能够不失真的恢复出原信号[4]。由此,通过教师有目的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概念和方法进行探索求解,获得了新的知识,掌握了取样定理的内容和应用。
在“信号与系统”的考核中,平时成绩除了课堂出勤和作业外,还将一些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报告等加入其中,建立新的更适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信号与系统”的教学中开展研究型教学让学生受益良多。通过研究型教学,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其主动性、独立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地发挥,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做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研究型教学适应了当前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值得大力推广。
[1]钟启泉,黄志成.美国教学论流派[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51.
[2]陈琴英.研究性学习与教师角色的转化[J].高教论坛,2005(1):126-128.
[3]张玮.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J].交通高教研究,2004(5):61-62.
[4]吴大正.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8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