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孟保国的“长生不老药”

2015-05-15 05:49高顺喜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5年1期
关键词:保国长孙上古

高顺喜

落叶缤纷、草枯天凉的深秋时节,我和文友张新章在退休老教师程专才的带领下,来到了嵩县大坪乡宋岭村寺沟村民组孟保国老人家里。

老人看上去身材瘦高,两眼闪亮,慈眉善目,未言先笑,一副乐天派的模样,给人的感觉像七十多岁的人。老人说:“我是1914年9月25日出生,前些天刚过100岁生日。”与其交谈,我发现老人眼不花、耳不聋,说话思路非常清晰。

90岁后还能干农活

孟保国老人一生务农。解放前,他家租种了当地大户人家的地,凭借着勤劳,他和家人没挨过饿。那时,孟保国才十六七岁,已是家里的主劳力。

解放后,大集体时,孟保国在生产队里当牛把子,喂牛、犁地、耙地、耩地是他的拿手活,村里几乎无人能比。

老人说:“我把牛喂的好,生产队为牛评膘选优时,我还得过养牛模范。”

孟保国老人的儿子说:“我爹之前一直下地干活,只是近两年才不再下地了。”

由此可见,劳动是最好的体育运动,也是健康长寿的关键。

一日三餐粗茶淡饭我问老人的家人:“老人吃饭挑剔吗?”

老人的儿媳说:“他吃饭可好了,不挑食,不拣食,家里人做啥他吃啥,早上一般吃一两个鸡蛋,从没有为他专门改善过生活。”

老人接过话茬说:“我喜欢喝玉米糁汤,喜欢喝糊涂和面条,喝了几十年没有喝腻过。”

我问:“平常吃补品吗?”

老人说:“什么补品也没吃过,我不喜欢那些东西,我觉得吃啥都没有吃饭好。”

真是饮食简单,粗细搭配胜过一切营养品。这种清淡、素雅的饮食习惯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肠胃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我问老人的长孙:“老人过去的身体怎样?”

老人的长孙说:“我今年五十多了,从我记事起,我爷爷就很少感冒,偶尔感冒了也不吃药,挨几天就好了。”

这应得益于老人的遗传基因,也是一个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把任何磨难放在心

能以乐观的心态,积极地面对一切挫折,是老人长寿的另一方面。

老人的儿子说,老人心地很宽,什么难事儿都不计较,也不放在心上。1941年,国民党政府抓壮丁,半路上,他害了眼疾,差点失明,部队过黄河时,他中途逃跑回到了家里,身上的虱子绣成了串……他给我们讲这些时,好像是讲别人的故事。

没有不良爱好

孟保国老人住的院子里种着许多花草,有桂花、吊兰、菊花、月季,还有几块上水石,石头上长满碧绿的小草。

从老人长孙的口中得知,老人平常不睡懒觉,天明即起,在家里家外走走转转,早饭和午饭后,会到村里的大皂荚树下,和村里的老人们一起聊聊天……

离开孟保国老人家,我想起了黄帝问歧伯的话:为什么上古之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而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至半百,而动作就都衰弱无力了?

歧伯说:上古之人,饮食有节,作息有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不房事过度,所以活到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滥饮无度,纵欲享乐,而使阴精竭绝,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长期从事农业劳动,饮食起居有规律,思想乐观,没有什么不良嗜好,这就是孟保国老人的“长生不老药”。

猜你喜欢
保国长孙上古
唐太宗托孤藏玄机
一箭双雕
上古
转角遇萌物
来自太傅的恶意
贞观时期影响时代的女性——长孙皇后
女娲补天
爸爸去哪儿了
上古、中古与三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