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凡
新时期,党和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伟大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依靠自己的力量,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续写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作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从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至党的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得到进一步完善,被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部分。
具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表明今后党和国家工作要围绕这条主线进行。这一决定是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作出的。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需要科学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较为落后基础上建立的,因此实行赶超型发展战略是必然选择。在改革开放阶段,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发展时空急剧压缩,在几十年的时间内中国要完成西方国家在几百年内完成的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任务,而且要迎头赶上信息化、全球化浪潮,无疑,前无古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面临新的挑战。
迎接新挑战,一方面,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为在30多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已经磨合出了较为成熟的为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只有坚持它而别无选择,同时要避免苏联推倒重来的覆辙。另一方面,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回顾社会主义运动史,在工人运动初期,无产阶级认识不到自己的历史地位、前途,也认识不到自己受剥削受压迫的根源,因而,工人运动处于自发盲目状态,迫切需要理论指导。为此,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成功指导了欧洲工人运动实践,达到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的目的。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面临新的情况、新的问题,需要在原有理论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在30多年的实践中,就是在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来逐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地位和指导作用来看,我们应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同志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属于科学社会主义范畴,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此外,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具体界定也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涵盖的内容 “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讲话时认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新时期,我国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了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1978年和2013年中国的GDP总量和人均总量分别为3645亿元、568845亿元和381元、41804元。35年间,后者分别为前者的156倍和110倍。1978年和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43元、134元和24565元、7917元,后者与前者的比值分别是71.6和59.1。1978年和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7.5%、67.7%和36.2%、39.3%。从1979年至2012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8%,远高于世界经济同期年均增长2.8%的增速。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日本居世界第二,2011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比例超过10%,中国实现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跨越,基本实现工业化。中国对世界经济的累计贡献率2000-2009年超过20%,2009年则超过50%,军事实力在2011年的排名则居世界第二。同时,我们进行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领域的改革,建立和实行了较为完善的各方面制度、体制、机制,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种进步在世界发展史上是罕有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雄辩地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國。
从实际出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如何作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作出适合自己的路径选择。
坚持走自己的路。道路就是方向。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我们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在道路选择方面都经历过曲折,但最终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成功。新时期,我们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找到了、坚持了、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我们寻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作了总结,认为它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之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
顺应世界大势。中国和世界是紧密联系的,能否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事关我们事业的成败。实践证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能够取得成功,都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结果。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正是由于邓小平同志对当时国际环境的正确研判,得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论断,我们才作出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战略转移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当今世界,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与互动更加紧密,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变化,把握世界大势,构建和谐世界,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执政之基。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认为:“ 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搞好党的建设是我们革命、建设、改革取得成功的法宝,对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工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使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各种风险考验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容,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经历了长期实践的检验,因此,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们要在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上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为理论和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引领了中国发展进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征程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推动中国的伟大历史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郑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