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更重要

2015-05-14 03:59胥兴春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无原则两难学会

胥兴春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儿童发展心理、学习与教学心理、教师心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编、参编多部教材专著;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

孩子所在幼儿园放假比其他学校都早,放假后孩子在家一个人待得很无聊,就一直缠着我陪他玩。但手头工作实在是太多,我陪他玩了一会儿就说爸爸要去工作了,让他自己一个人玩。孩子满脸的不高兴,从嘴里蹦出:“爸爸,到底是我重要,还是你的工作重要?”此话一出,我无言以对。想了一下我告诉他说:“在爸爸心里,你与工作都很重要。”孩子脸上表现出了些许失望。我看出了孩子的心思和想法,于是与他有一段对话。我:“爸爸妈妈生你养你,对你有无限的爱,希望你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为了你什么都愿意做,你在爸爸妈妈心里是非常重要的。”孩子:“那为什么我还没有你的工作重要呢?”我:“我并没有说你不重要啊!我只是说你很重要,爸爸的工作也很重要啊。”孩子:“我就是觉得你把工作看得比我还重要。”我:“你肯定很重要,但我们的工作也很重要啊,如果我们都不工作,我们就会没饭吃,当然也没钱给你买玩具啦,你愿意这样吗?”孩子迟疑了一会儿说:“那好吧,你先工作吧。你要快点把工作做完陪我玩哈。”我点点头说:“嗯,好的。”

望着孩子独自玩耍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孩子为什么要让我面对两难选择呢?一转念,我忽然想起这都是源自我们自己给孩子提出两难选择的结果。如我们经常问孩子:你喜欢妈妈还是爸爸?你喜欢玩游戏还是看电视?你是把大苹果留给爸爸吃呢还自己吃……诸如此类要求孩子做出选择的事例太多了。孩子在被迫做出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地学会了圆滑和世故,也变得更“聪明”了。当然,他们也学会了成人的话语,并用我们成人的话语来反问我们。同时,我们也逐渐发现两难问题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的焦虑,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我们也不断地反思究竟该如何与孩子进行交流、交往与对话,并尽量避免让孩子处于两难选择的困境。

一直以来,父母都把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与生活的内容,并尽量提醒自己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是的,孩子需要在父母的关注、尊重和支持的环境下成长,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不能附加任何条件的。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孩子才能体会到父母给予他们的支持,也才能发展出足够的安全感以支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认识与探索。而两难选择问题则给孩子营造了一种不安全和缺乏支持的环境,限制了孩子自由大胆的探索与发展。

同时我们也发现,父母为孩子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与情感,但父母一味的无条件的爱也带来了明显的问题。一方面父母容易把无条件的爱变成无原则的爱。我们知道,父母的爱虽然是无条件的,但并不是无原则的,这种爱是建立在让孩子树立基本规则的基础之上的。而许多父母过于强调自己的付出与孩子的满足,以致最后变成对孩子的溺爱,背离了父母关爱孩子的初衷。另一方面,孩子容易把父母无条件的爱看作是理所当然的。在与父母的交往中,他们只知索取而不懂感恩与回报,也难以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从而变得比较自我与自私。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的许多小学生、中学生乃至大学生都不懂得感恩,更何况年幼的儿童。我想说的是,这些大中小学生不懂感恩,恰恰是因为父母没有让他们从小学会感恩。尽管儿童还不知也不会感恩,但父母应该让他们从小学会感受与体会父母的爱,从而逐渐学会体贴体谅父母并逐步学会感恩。

对于“工作重要还是孩子重要”的问题,表面看起来很简单,因为工作与孩子是不能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而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大多数父母想都不用想就会脱口而出地认为孩子更重要。但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当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父母生命与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时,那就值得我们深思了。因为这不仅仅是谁更重要的问题,而是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与关爱是否是有限度的,或者说孩子是否真的感受到父母所付出的爱而抱持感恩之心的问题。

因此,父母无条件的爱应该是有原则的,父母的爱要让孩子明规则、懂规矩和会感恩,从而让孩子真正成为父母生命与生活中最重要的人。

猜你喜欢
无原则两难学会
两难
学会分享
中国式宽容
两难的选择
学会分享
煤价上下两难四季度或维持窄幅震荡
学会尊重
“无原则”还是“新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