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同
小时候,我想成为我爸,这样我能给自己很多钱。
后来我想成为班上最帅的那个人,因为他身处的那个世界我永远都不可能懂。
后来看电视剧,我想成为律师,觉得一个人哪怕长得不好看,只要口才好,也能显得特别威风。
第一次进五星级酒店,我觉得如果能够在大堂的钢琴那儿特别唯美地坐下来,手往上一放,各种曲子都能弹出来,那该多棒!
也曾想象过在机场和人吵架的场景,对方吵着吵着开始夹杂英文,我依然坚持用中文和他吵。他看我不会英文,于是开始全部用英文。周围的人越来越多,突然我转换语言,轮流用英文、日文、法文、中文变着花样和他吵。
从懂事到现在,我一直喜欢做梦,很多梦都破碎了。比如学英语,我曾下过几百次决心要学好英语,什么方法都尝试过:背单词,背文章,上培训班……均半途而废。
所以我很害怕外国人向我问路,也很害怕出国。
有一次,我和一个英文较差的朋友去泰国。在商场里,我没有现金了,想找自动取款机,好不容易遇见一个本地人,我说道:“A box,machine,have much money, if you inside a card,the box can give you many money.”(—个盒子,机器,有很多钱,插卡进去,它会给你很多钱。)
我手舞足蹈说了半天,对方仍没有听懂。然后那个英文很差的朋友走过来说:“ATM。”泰国人恍然大悟。
你越害怕一件事情,越用复杂的方式去解决它,但往往却解决不了。
我学了十年篮球,然后失败了;学过美术,失败了;学过英文,失败了。在失败的日子里,我又发现很多有各种特长的人都被人所欣赏、所喜爱,我就更恐慌了——如我这样一无是处的人,该如何面对未来。
我想成为的那些人,我都成为不了。我究竟要成为谁?
这是困扰我的问题,从高一一直到大四。因为你不知道自己要成为谁,所以你就活得很没有安全感,总想通过各种方式获得他人的关注,但方法实在是有问题。
后来,有朋友对我说:“先别想着成为远方的某个人,先成为你身边的某个人吧。如果你觉得一个朋友不错,就观察他身上哪一点令你欣赏,然后要求自己也这样去做。”
按照这样的方法,我发现有人的口头禅是:“先别着急,让我想一想。”每当有人这么说的时候,我都觉得对方既可爱又沉稳,然后就告诉自己,安静地想一想。嗯,掌握了新技能。
有人在会议中习惯说:“您的意思我理解了,我再重复一次,您看是不是这样的?”这样的人我也喜欢,不仅加强了所有参会人员的记忆,同时避免了自己理解的错误。再次掌握新技能。
还有人在吵架的过程中会说:“如果你是因为我说的某一句话而生气,我道歉,我原本的目的是……”这样的人我也喜欢。
渐渐地,你处事的方式开始变得像你喜欢的那些人,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处事方式让你的思考方式也开始变得不太一样,而世界也渐渐明晰了起来。那时的你会突然明白:我们没有办法突然成为某个人,但我们能慢慢地变成一个自己喜欢的人。
常有大学生问我:“同哥,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我们没法一下子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我们只能一点一点模仿自己喜欢的人,然后将这些改变组合在一起,就能成为一个自己喜欢的人。若你能客观地与世界相处,并且喜欢当下的自己,我相信周围一定有更多的人比你还要喜欢你。那时的你,多少算是成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