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主义”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015-05-14 16:53何亚非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大国亚洲奥巴马

何亚非

美国极力推行“奥巴马主义”,在全球层面“适当战略收缩”的同时,在亚太“全线出击”,以巩固步履踉跄的“亚洲再平衡”战略。中国则以大国的胸怀和担当,投身区域和全球治理架构建设,倡议建设“亚太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的亚太融合发展。全球力量均势继续朝着总体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调整、发展。

然而,地缘政治博弈的阴影不断扩大,局部战争的导火线四处可见;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债务危机挥之不去,全球金融风险再次积聚;全球治理问题和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呼唤体系改革、呼唤新思路和新的解决办法。

“奥巴马主义”主导的美国外交

最近,奥巴马请《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周末在白宫喝咖啡,谈及奥巴马主义的美国外交思维。奥认为,美国实力超群,完全有能力从容应对全球的“核心战略挑战”。同时,正因为目前美国力量无人可及,美国可以试着与伊朗、古巴、缅甸等国寻求“接触”,化解危机。加上美国从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脱身为标志的“战略收缩”和重心转移,“奥巴马主义”的轮廓渐趋明晰。

作为“奥巴马主义”的另一面自然是强化美国在亚太的存在,持之以恒地推进“亚洲再平衡”战略。近日,美国国防部长卡特访问日本和韩国,与日商谈修改美日防卫合作指针,包括认可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自卫队扩大海外活动等敏感内容。

据透露,美防长访韩期间很可能与韩国商谈在韩国部署“萨德”中高空反导系统问题,虽然韩国方面矢口否认。韩美将举行“超级雷霆”军演,超过100架战机参加。美与菲律宾和澳大利亚在南海地区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地点包括离黄岩岛仅220公里菲海军基地。外界普遍认为,美防长此行以及美军演旨在亚太地区“秀美国的肌肉和军事实力”,其目标指向不言自喻。

令人纳闷的是,奥巴马在拉美之行访问牙买加演讲中,却说成是中国在南海等区域“秀肌肉和块头”。当然,美国经常把自己做的事情安在“别人头上”,此乃司空见惯。

东亚目前的紧张局势应该说与美国的“亚洲再平衡”战略、极力增强与日本、菲律宾等国的军事同盟有很大关系。美国这种“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和“离岸平衡”术在全球化时代是行不通的,只会激化地缘政治矛盾,小矛盾变成大矛盾,小冲突变成大冲突。结果对谁也没有好处。

“奥巴马主义”受现实主义理论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基辛格最近在评论伊朗核问题框架协议时说,传统的现实主义均势理论就是要利用和支持相对弱的一方,来对付和牵制“上升”和“扩张”的一方。看来姜还是老的辣,一语中的。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充分体现了“达则兼济天下”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哲学思想。中国领导人提出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其主要考虑正是,在中国实力相对上升的大背景下,确保中美两国对话压倒对抗、合作压倒竞争,逐步塑造相互尊重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战略共识”,或者说战略信任和“托底思维”。

中美围绕“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展开合作,实际上是“利益共同体”建设,最终将是“命运共同体”建设。两国领导人对新型大国关系达成基本共识说明,对中美关系的长远发展,双方还是有认知基础的。目前,两国政治磋商频繁,“战略与经济对话”(S&ED)规模和议题范围无所不包;经济关系密切,年双边贸易额已达6000多亿美元,每年有400多万人员往来,年均增长40%。习近平总书记今年9月将应邀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将为中美增加了解、加强合作注入强大动力。双方要精心筹划、早做准备,确保访问取得预期目标。

全球治理机制和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大国之间如何求同存异,寻求共识,找到合作共赢的恰当路径?接下来全球治理怎么走,怎么改革?不仅将考验国际社会在历史转折时期能否顺势而为,平稳过渡,建立更加公正、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更将考验大国的战略定力和胸怀。中美关系同样面临这方面的机遇和挑战。

今年是万隆会议6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70周年。二战后确立的国际秩序走过了七十载风风雨雨的历程。我们回顾历史,不能只是“坐而论道”,需要有担当、有气魄、有远见,从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对未来的全球治理体系,乃至新的国际秩序进行顶层设计,并厘清前行的“路线图”。

这里有两个重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尤其是大国达成基本共识。一是维护二战确立的国际秩序和战略平衡,二是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塑造新的国际秩序。

乌克兰危机和美日同盟反映的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存续问题。

作为“奥巴马主义”的另一面自然是强化美国在亚太的存在,持之以恒的推进“亚洲再平衡”战略。

乌克兰内部从国家转型危机而起,到现在民主政治和国家认同危机,“颜色革命”的后遗症十分严重。就外部而言,美俄自冷战结束以来就俄战略空间之争从未停息,遏制与反遏制、俄建立欧亚联盟与北约欧盟双东扩的“帝国博弈”现在进入“新冷战”。

乌克兰危机激化美俄矛盾,奥巴马总统在2014年9月联大讲话中把俄罗斯与埃博拉和“伊斯兰国”极端势力相提并论,列为“当今世界三大威胁”。俄罗斯把乌克兰视为其战略空间的最后“堡垒”,为拓展“后苏联空间”、保住黑海舰队的出海口,决意反击。

美日同盟源于二战后美国的战略布局和冷战需要。虽然与现有世界格局格格不入,只要不针对第三方,中国也没说什么。可是,如今日本作为美国地缘政治“离岸平衡”的重要抓手,美国一再放水,纵容日本在解禁集体自卫权和军备竞赛中“策马狂奔”,不惜赌上二战后确立的国际秩序。同时,美国竭力打造东亚反导体系,日本已在其中,韩国受到美巨大压力。“萨德”反导系统一旦建成,将对中国的战略威慑能力造成损害,破坏亚洲战略均势,其后果是严重的。在这些问题上,孰轻孰重,美国应该掂量清楚,不能过于目光短浅。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跌宕起伏,危机虽去,阴影始终未散。全球治理领域目前面临改革和洗牌,各方博弈深入展开。二十国集团(G20)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国际社会的期望值在上升。今年底将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同样面临艰难抉择,能否就延续《京都议定书》减排目标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筹集足够资金,尚难下定论。

中国2016年将主办G20峰会,作为候任主席国,中国今年开始将加入G20三驾马车,深度介入G20事务,设置议题,确定方向,为解决全球性难题创造条件。中国在全球治理问题上已经富有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担当精神,努力从“中国智慧”和文化中汲取养分,提出了一系列中国方案,为全球治理和区域治理的顶层设计做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中重点谈及“一带一路”构想,提出建立“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中国带头创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也顺利起航,参与国家超过50个,充分表明中国的全球金融治理设想得到世界范围的欢迎。

中国的“一带一路”构想既是中国发展构想,更是区域发展构想,“对接”是关键词。它与其他国家发展战略对接,与亚洲区域和次区域一体化对接,将“中国梦”与“亚洲梦”和“世界各国人民梦”对接。

亚洲开发银行表示,为保持增长和帮助数百万亚洲各国人民摆脱贫困,亚洲每年需要基础设施投资8000亿美元,而亚开行和世界银行总投资量分别只有1600亿和2800亿美元。连亚洲需求的一半都不到,更遑论全球需求了。

中国在刚成为净资本输出国之际,就展现大国担当,愿让周边和其他沿线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和便车”,可见中国的“一带一路”构想既非马歇尔计划翻版,更不会拾门罗主义的“牙慧”。“一带一路”构想已经走出“历史终结”的阴影,是全球治理“阳光普照”、合作共赢的新思路,是走共同安全、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之路的愿景。

新时代呼唤新思路、新战略。全球化时代的快车只有大家都来坐,都来搭乘,才会真正成为“时代的列车”,滚滚向前,势不可挡!

猜你喜欢
大国亚洲奥巴马
绘画
多想记住你的脸
令人惊叹的发明大国
亚洲足球
那些早已红透VOL.03半边天的亚洲it gril,你都关注了吗?
奥巴马道歉两边不讨好
奥巴马增兵阿富汗饱受争议
奥巴马“舞剑”
日全食令亚洲很兴奋
周边大国的海上挑战